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究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起点与有效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2 11:10: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分离制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上有本质的不同,但是也同样因为办学本质的影响,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劳动教育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中“五育”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板块之一,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劳动教育概念出发,分析劳动教育的现实起点,随后从教师素质、教育资源、教评体系分析问题及成因,最后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劳动教育,德育

  一、概念简述

  1.九年一贯制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指实施小学和初中一体化教育的学校,与常规分离制义务教育学校相比,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连贯性。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相继完成义务教育课程,教育课程不间断。二是教育统一性。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教育具有全面性。

\
 

  2.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使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五育”教育内容的重要板块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起点

  1.劳动教育目标分析

  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分离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制度虽有区别,但是教育观念相同,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纵观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各个学龄段具有不同的劳动教育任务,如一到六年级阶段的劳动教育任务是利用简单的劳动项目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逐步掌握基本的劳动常识,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思想、劳动行为;而七到九年级的劳动教育目的是透过劳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从而养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

  2.劳动教育现实起点

  为了准确抓取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起点,劳动教育需要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目标与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深入分析。以七年级劳动教育课程为例,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具劳动意识、劳动行为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而七年级劳动教育目标是“学会生活自理”。因此,通过细化七年级劳动教育目标,可以将该年级的劳动教育活动分解为“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三大板块。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问题及成因

  1.教师的教育素质影响教育效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而如今,在人才竞争越发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学习成果仿佛成为评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受到传统劳动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尚未从应试教育思想上得到转变,教学重点仍聚焦学生的成绩,并且部分家长与教师将“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这种应试化、功利性较强的目的降低了教师的劳动教育素质,影响教师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经过调查了解,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漠视影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劳动者十分“廉价”,从而降低劳动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2.可利用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分离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但是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模式与其他学校是无二的。纵观九年一贯制学校低学年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以学校劳动实践、班级劳动实践为主要实践活动形式。这种较为局限的劳动活动形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参与积极性,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教师劳动教育素质低下,鲜少主动挖掘和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只简单地为学生讲解劳动知识和注意事项,并未将劳动教育深植学生的脑海中。

  3.劳动教育缺乏全面评价体系

  现行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部分亟待改进的问题,如劳动教育课程缺乏评价制度,评价缺乏长效机制等。所谓劳动教育课程缺乏评价制度是指虽然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劳动教育课程已经普遍开设,但是缺乏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手段,学生个体的劳动实践情况并未纳入其档案中,降低了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评价缺乏长效机制而言,现行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劳动活动实践的评价结果主要以学生的劳动态度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主观性较强,影响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四、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1.强化劳动教育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聚焦教师队伍,可以从优化队伍师资结构、强化劳动教育培训两方面加强劳动教育队伍建设。

  (1)优化队伍师资结构

  以教育部门为上层引领,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注重统筹师资培训,以壮大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队伍,改变现行的劳动教师“兼职”情况,确保专人专项,提升劳动教育质量。除此之外,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面向社会加大社招力度,吸引更多具有丰富劳动教育经验的人才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工作。

\
 

  (2)强化劳动教育培训

  劳动教育研究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积极联合当地其他义务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专题研究或者开展教学竞赛,使教师深入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把控更加专业、熟练。

  2.抓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劳动教育课程是稳步推进劳动教育的关键,所以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结合办学条件、学年劳动教育目标,抓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具体可从完善课程方案、优化课程形式、创新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

  (1)完善课程方案

  结合师生教学实际情况,充分落实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以特色化办学为办学出发点,充分开发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避免传统教育形式“一刀切”问题。除此之外,教育部门应当结合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内容定时定期指导检查,并建立劳动教育通报制度,对部分不按照教学计划实施的学校严厉批评,以此保证劳动教育计划准确落地。

  (2)优化课程形式

  多样的课程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对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素质有所帮助。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应当积极召开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分享会,邀请同地区的劳动教育教师前往参与、探讨、分享劳动教育经验。结合优秀的劳动教育经验开展社区考察、社区体验等课程形式,拓宽劳动教育的广度与深度,落实劳动教育目的。

  (3)创新教学内容

  结合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基础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更应当紧密结合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是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艺术。以七年级“劳动技能”板块《家庭是教育的港湾》劳动教育活动为例,有如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
 

  3.完善劳动教育教评体系

  完整、全面的劳动教育教评体系是评定学生劳动教育成果的关键,同时也是给予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工具。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结合办学条件从建立课堂评估制度、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方面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1)建立课堂评估制

  以教育部门为上层引领可以联合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督导活动,并建立或者完善课堂评估机制,规范教师的劳动教育行为。而九年一贯制学校则需要严格按照劳动教育课程计划和劳动教育评价规章制度,从备课、导入、授课、课后实践等环节开展综合评价。

  (2)多样化评价方式

  在劳动教育评价当中应当从传统“教师-学生”单向评价向“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学生”的多元评价,对学生的活动态度、活动次数、活动结果评价与记录,并建立劳动档案,以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起到帮助作用。

  五、结语

  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目标的引动下,劳动教育“身负”全新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分离制义务教育学校虽然在办学制度上有不同,但是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内容与分离制义务教育学校无二,并且根据办学连贯性等特征,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劳动教育质量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基于此,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明确自身办学特色、劳动教育目标和内涵,明确劳动教育的现实起点,并从教师素质、教育资源、教评体系分析问题及成因,并针对性从强化劳动教育队伍建设、抓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完善劳动教育教评体系进行优化改良。

  参考文献

  [1]宋建军.养“双十”习惯,塑五项品格——基于习惯品格养成教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育人路径探索[J].山东教育,2020(08):17-18.

  [2]王志昌,赵怀颖,高冰雪,等.基于山区资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德育实践[J].辽宁教育,2021(10):39-42.

  [3]吴柯江,喻昌学,高瑜.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20):22-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69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