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满足“减负增效”的基础教育新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文章论述了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策略,包括立足差异,增强目标意识;精选内容,作业减量保质;变换形式,促进学生乐学。
关键词:语文作业;“减负增效”;农村小学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情并巩固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教学 材料。当前,基础教育强调有效的作业设计应围绕教学知 识内容与学生学段特点展开,尊重学生做作业的一般规 律。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减负增效” 的基础教育新要求。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来说,教师 应改变传统作业设计方式,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增强作 业趣味性,全方位增强作业效用,以促使学生实现更高效 的语文学习。下面笔者拟对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减负 增效”策略加以探讨。
一、立足差异,增强目标意识
为实现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减负增效”,要求教 师增强目标意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学习状态 下不同作业完成能力与参与需要,使作业满足学生个性 化语文学习与成长要求,真正具有检验功能。因此,教师 设计作业时,应对学生差异展开全面分析。而从学生角 度来说, 其差异不仅体现在相同学习阶段受学习方法、 态度、习惯及知识储备影响的不同上,还体现在不同阶 段的学习目标上[1]。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差异,增强目 标意识。具体来说,教师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可先从以 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把握学段,统筹规划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 与成长目标差异,渗透“减负增效”思想,统筹规划作业 设计方法及基本模式。在一、二年级,即低学段,教学重 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认读并书写汉字、借助读物中的图 画进行阅读并喜欢阅读、在阅读中初步获得情感体验、 对写话感兴趣并在写话中灵活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 讲好普通话等能力素养,且处于低学段的学生尚未对“什 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形成准确认识,故教师 面对此阶段学生设计作业时,应以基础内容为主,如识 字、阅读绘本、仿写语句等。
至于在三、四年级,即中学段,教学要求应有所提 高,需强化对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运用 语文知识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作业设计 中,教师应突出阅读、读写分析、写作训练、综合实践等 内容,让学生在作业指引下尽可能多地提升读写能力与写作水平。
而在五、六年级,即高学段,教学重点集中在对学生 揣摩文章情感并分析表达顺序、表达阅读感悟并掌握不 同文体阅读方法、养成良好观察习惯并进行写作与修改、 策划并参与主题活动等能力素养的培养上。因此,设计作 业时,教师应杜绝机械、重复、刻板的基础作业,融入更丰 富的实践内容,拓展多元的课外材料,以实现学生语文学 习实践力的高效培养。
(二)关注个体,分层训练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相同阶段学习过程 中显露出来的差异,并结合学生薄弱之处,设计个性化、 差异化的作业。即以分层为基本原则,螺旋上升地提高任 务难度,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2]。以小 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要关注学 生个体,根据综合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发展层、拔 高层三个层次,随后设计以下作业训练任务。
【基础任务】
1.在画线字中,选出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A.
挣扎
挣脱 B.茶
几 几乎
C.摇
晃 晃眼 D.
喷泉
喷香
2.看拼音,写词语。
huǒchái ( )
wéiqún ( )
líqù ( )
chénjiù ( )
fùrén()
3.为画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可怜: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 不值得一提。
a.这几片面包对于他这个大胃王来说,简直少得
可怜。 ()
b.对于一贯做坏事的他,不值得
可怜。 ()
c.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这么冷的天还要出来卖火柴, 真是太
可怜了。 ()
【发展任务】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a.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只小小的 蜡烛。 (用“多么……多么……”仿写一句话。)
b.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仿写一句 排比句。)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中的第一个“幸福”是指——,第二个“幸福”是指—— 。
【拔高任务】
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如歌一般精彩,我们做过不 少现在想来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但它们又像是一个个 小小的音符,欢笑着,跳跃着,让我们的记忆更加生动, 让我们的童年无比快乐。请回忆一件你在童年时期做过 的有趣的事,用温柔的笔、用真诚的声音记录下来吧,让 我们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带领下,一起回忆童年!
如此,作业任务难度层层递进,围绕课文展开,指向 针对学生语言基础、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的分层训练。学 生根据自身能力由浅入深地完成作业,逐步提升语言积 累与读写能力,从而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更进一步地增 强学习效果。
二、精选内容,作业减量保质
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要实现“减负增效”,减少作业数 量是关键,同时想要保证其质量,就要求教师对作业内 容精心设计。以下,笔者将对小学语文教师精选作业内 容展开说明。
(一)平衡基础,注重素养
语文兼具人文性与教育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 学中不仅应指导学生探究基础知识,还应着力培养其人 文素养,提升其综合品质,使其建立健全人格[3]。因此,教 师设计作业时,应在关注基础知识的同时,将人文素养 培养融入其中,以“减负增效”为目标,注重对素养型任 务的设计。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 内容为小兴安岭自然风光的描写,旨在促进学生对祖国 壮丽山河、富饶土地的了解和热爱,促使其形成保护自 然的价值观。为了在作业中落实此教学任务,教师设计 了以下作业内容,以平衡“素养”与“基础”的关系。
1.回忆课文,搭配词语。
飞舞 升起 又松又软的
盛开 融化 又鲜又嫩的
2.将下列语句分别改为“把”字句与“被”字句。
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把”字句:
“被”字句:
3.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 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 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问题①:文中形容小兴安岭树木秀美风光的词语有 哪些?
问题②:对于小兴安岭的秀美风光,你有怎样的感悟? 当我们面对破坏此秀美风光的事或人时,应该怎样做?
问题③:回忆从小到大的经历,你是否听说过一些与 自然环境被破坏、保护自然相关的事件,这对你有怎样的 影响?
上述作业任务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以及课文的中 心思想,一方面考查基础内容,另一方面将社会责任、保 护自然等德育素养内容巧妙融入作业设计。由此,使学生 在巩固课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对课文体现的自然之美展 开了思考,并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树立了保护自然、热爱祖 国大好河山等意识,从而切实增强了个人素养,且于“减 负增效”环境下达成了更高效的语文学习目标。
(二)因地制宜,渗透生活
当前,农村学校在地域素材、生活化教学方面拥有得 天独厚的优势。为了丰富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 教师要结合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地制宜地选择作业内容,并将教材知识与农村生活结 合在一起,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
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中,作者回忆童 年,娓娓道来母亲与自己在农村月下发生的故事,能够很 好地激活学生对童年生活、农村夜晚的回忆。此时,教师便 可将农村生活融入作业设计,于基础内容之外补充“回忆 某一个与父母或爷爷奶奶共赏农村夜晚风光的片段,将 该故事写下来,介绍农村夜晚风光”的内容。
小学时期学生往往具有旺盛的分享欲,因此乐于介 绍农村生活,且在完成生活化作业时有较高的积极性。 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学生语言建构、写作表达等能力显 著增强,且发现了农村生活之美,加深了对农村生活的热 爱,从而更加认同自己的家乡。由此,小学语文教学效用 得以增强。
(三)挖掘趣味,“减负增效”
受活泼的性格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影响,小学阶段 学生更喜欢多变、富有趣味、具有新鲜感的作业内容。因 此,为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 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全方位了解学生兴趣点的 基础上,将趣味内容融入作业设计,以便充分挖掘教材内 外的趣味元素,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热情[4]。
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文 阅读与探究中,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对“恐龙”的兴趣,更 有学生提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翱翔在天空中的鸟类,会 不会有一部分是翼龙演变而来的”等问题。基于此,教师 设计了“了解、讲述恐龙的前世今生”作业,要求学生自主 搜集课内外资料,进一步了解恐龙演变历史,并通过做报告、写故事、绘制手抄报等方式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这 样,学生对“恐龙”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出来,对课文描写 对象产生兴趣,并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增长智慧, 进而能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此外,学生在此过程中改变 了作业参与方式,以搜集资料等形式代替了传统的“做语 文习题”,从而激发了学习乐趣,增强了学习动力[5]。
(四)兼顾课内,得益课外
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此可 见,在“减负增效”视角下,对于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教师不应将视线集中在教材课文上,不应仅关注生活与 教材、趣味与课文的结合,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 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材料,以便结合课外拓展 材料设计语文作业。学生在拓展材料与教材课文之间搭 建思维桥梁,既可以巩固课内所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开阔语文视野、深度锤炼阅读理解与情感分析能 力,最终从课外材料中获益,持续提升语文素养[6]。
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 首”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根据课文诗词“写秋”“赞秋” “叹秋”的特点,拓展了课外与“秋”相关的古诗词,如王维 的《秋夜曲》、李白的《太原早秋》、白居易的《秋雨夜眠》 等。同时,根据诗词内容,设计以下作业任务。
1.阅读课外古诗词,对比课内古诗词,分析作者在描 写此情此景时的思想感情,并讨论诗词情感与语言差异。
2.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首古诗词,说出你的想法,尝 试有感情地将其朗读或背诵出来。
3.根据你的课外自主阅读经验,向同学介绍一首其 他关于秋天的古诗,并说一说你介绍它的原因[7]。
其中,任务 2、任务 3 为选择性任务,学生可以根据 自身实际,自 由选择分享阅读感悟或介绍其他让自己记 忆深刻且与“秋”有关的古诗词。这一选择为学生创造了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对其高质量的语文学习大有裨 益。而任务 1 以课外拓展为基点的古诗词阅读与分析, 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多元古诗词阅读感悟空间,也拉近了 他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能够在增强其古诗词 阅读理解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探索热情[8]。
三、变换形式,促进学生乐学
除了以上基于内容的变化,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组织 形式的变化同样具有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提升学生语文 素养的功能,且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农村小学 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既要追求整体教学的“减负增 效”,还要适当变换其组织形式。
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教师 设计作业时,可选择以下多种任务形式。
1.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学写倡议书,倡导全社 会参与到“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行动中。
2.以“我爱我的家—地球”为主题写演讲稿,并在 班级内进行演讲,表明你对“保护地球”的看法。
3.根据学习感悟,合作编排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 课本剧,并在班级内进行演绎,以创新宣传“爱护地球”的 思想。
4.走进社会,宣传“只有一个地球”理念,呼吁人们保 护地球。
……
上述作业任务将传统书面作业转化为实践作业,学 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任务,或独立写作、演讲,或合作表 演、实践,将课文所学、所感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从 而激发了学生作业参与热情,进而使教学效果有了质的 提高。
此外,“减负增效”视角下,为了发挥作业功能,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将情感渗透在作业评 价中,以促进作业检验、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9]。即教师 要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进行融合运用,一方面关注学生作业反馈结果,另一方面跟踪了解学生在课堂内外 做作业的各种表现,客观评价其付出、进步,及时表扬、激励,委婉提醒、引导。同时,引导学生面对作业结果,主动进行自省,使其充分吸取经验,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10]。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效减轻学生的 作业负担,对此,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面对 不同学习任务的成长需要;同时,全面优化对作业内容与 形式的设计,充分体现作业的基础性、层次性、开放性、趣 味性、多元性,以此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最终保 证作业效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苏诗童.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J].科教 导刊(下旬),2019(18):148-149.
[2] 万娟.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科技资讯, 2019,17(26):107-108.
[3] 王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 (2):266.
[4] 刘琼香.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探析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理 论与实践,2017,9(1):18-21.
[5] 从美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现代经济信 息,2019(24):398.
[6] 孙建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刍议[J].赤子(中旬), 2013(7):214.
[7] 徐文珍.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整体框架构想[J]. 天津教育,2022(18):94-97.
[8] 曹志文,张庆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J].宁夏教育,2022 (6):53-55.
[9] 黄芬梦.“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J].天天爱 科学(教学研究),2022(6):16-18.
[10] 冯秀金.有效分层 高效作业:探究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 略[J].新教师,2022(5):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