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财务管理专业双语及全外语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 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7 10:53: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商学院上过财务管理专业管理学(全英)、战略管理(双语)、金融学(全英)三门课程的大二和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的外语水平、对双语/全外语教学的认同度、课堂效果、教学方式、教材选择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探究了财务管理专业双语及全外语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对今后如何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双语/全外语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双语课程教学;全外语课程教学;财务管理专业

  自2001年教育部明确指出“我国本科教育应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把双语教学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以来,大连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出台了多项奖励机制和相关措施鼓励和引导各院系开展双语/全外语教学工作,通过在全校范围实施“全英/双语课程建设”“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建设”等教改项目,激励了更多的教师投入双语/全外语教学活动。

\

  本文选取我校商学院上过财务管理专业管理学(全英)、战略管理(双语)、金融学(全英)三门课程的大二和大三学生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从学生的外语水平、对双语/全外语教学的认同度、双语/全外语课程的课堂效果、教学方式、教材选择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探究了财务管理专业双语及全外语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对今后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双语/全外语教学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及全外语授课比率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充分发挥语言优势,设置了财务管理、ACCA实验班和日式簿记特色班三个方向。在财务管理、ACCA实验班两个方向中开设了英语强化课,并分为英语必修课和英语选修课,其中英语必修课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主;英语选修课包含商务写作、跨文化商务沟通、英语演讲、雅思精讲等课程。而日式簿记特色班方向开设了日语强化课,同样分为日语必修课和日语选修课,其中日语必修课以基础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课程为主;日语选修课包含日语演练工作坊、高级日语、日语商务沟通等课程。此外,我校针对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大幅度提高了双语、全外语及国际化课程的比例。如财务管理方向双语授课的比率为29%,全英语授课的比率为8%;ACCA实验班方向的双语授课比率为65%,全英语授课比率为6%;日式簿记特色班方向的双语授课比率为32%,全日语授课比率为24%。

  二、财务管理专业双语及全外语课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校商学院上过财务管理专业管理学(全英)、战略管理(双语)、金融学(全英)三门课程的大二和大三学生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共计70人。

  (二)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答卷方式,遵循自愿原则。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度和回收率,在休息期间发放问卷,在微信群聊中采用小程序的方式匿名调查。问卷起止时间为2021年10月27日至2021年10月28日,共发放70份问卷,回收67份,有效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围绕学生的外语水平、对双语/全外语教学的认同度、课堂效果、教学方式、教材选择等多个维度展开调查。

  (三)调查项目及结果分析

  1.学生的外语水平。如表1所示,在全外语教学课堂中,基本或完全能听懂的学生占17.9%、听起来有些吃力的学生占67.2%、完全听不懂的学生占14.9%。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词汇量不够,对专业词汇不理解,以及听力水平较差、口语表达能力不佳、阅读速度较慢等。而在双语课堂中,通过教师中文的重点解释,基本或完全能听懂的学生占74.6%、听起来有些吃力的学生占20.9%、完全听不懂的学生只有4.5%。通过这一调查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继而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及其在课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把握。据调查,在填写问卷的67名学生中,有95.0%的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只有不到40.0%的学生通过了六级考试,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学生的外语基础比较薄弱。

  2.对双语/全外语教学的认同度。如表2所示,有88.1%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本科阶段很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双语教学模式。有89.6%的学生认为在双语课堂之中能接收到更多的有效信息,且认为双语教学对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的学生超过半数。在双语及全外语课堂之中,授课教师通过中文和外语交叉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既保证了一些外语专业词汇的原汁原味,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这些表达,因此相比单语教学,学生更认可中文和外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这样的认同度也体现在有76.1%的学生希望双语教学可以保证质量,稳步增加,且有13.4%的学生希望可以大力开展这种教学模式上。

  3.双语/全外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对问卷中关于授课方式的问题做出了如下回答。如表3所示,希望双语课堂中外语授课的比例在51%~85%的学生占55.2%,达半数以上;对于教师制作的课件希望外语占比50%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7%;有73.1%的学生在课堂中更喜爱的教学方式是外语讲授为主,重难点用中文解释。这显示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希望学会关于专业知识的地道外语表达,但由于专业词汇较难,也希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用中文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关于使用的教材或讲义,有59.7%的学生认为使用标有中文注释的外语教材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

  4.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看法和评价。如表4所示,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双语课程学习不仅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50.7%),还提高了学习兴趣(32.8%)及外语水平(76.1%)。学生认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基础和教学方式及手段,分别占比为85.1%和76.1%,其次是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和条件,最后教材的选择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目前的双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教材、学生参与积极性、考核方式等有所改进的话,双语教学的质量将会更高。基于此,教师在接下来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这样双语教学将会收到更好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效果。

  三、财务管理专业双语及全外语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建议

  (一)加强英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1.加强日常英语能力的训练。财务管理专业的英语

  强化课分为英语必修课和英语选修课。教师在日常英语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表达方面,要结合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英语对话环节,并用英语提问,带动学生用英语作答。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尽量用现有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过多顾忌发音是否标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1]。

\

  2.加强专业英语能力的训练。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的前提。课堂上,教师应当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财务管理类的专业术语、常用句式和经典范文,并根据相关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考核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口语表达的能力。课后,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财务管理专业的相关英文书籍和一些国外上市公司的英文财务报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使其理解基本英文财务报表范式[2]。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1.小组讨论。如果教师一味地以讲授作为授课的主要方法,学生会感觉枯燥,对课程丧失兴趣。管理学、战略管理类课程的探讨空间非常大,在保留现有互动方式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可让那些不愿意积极互动的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指定每组成员的分配,将平时上课较为沉默的学生与积极主动的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强和英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分在一组,用一部分学生的热情感染另一部分学生,从而达到让全班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3]。

  2.学术报告。学术报告是双语/全外语授课最有效果的方法之一,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用英语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如笔者在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创建一家虚拟公司,并结合管理学的管理方法和战略管理中的战略手法,在分析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思考采用何种方式和战略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同时,整个报告过程都需要用英语来完成,PPT也要用英文展示。从实践来看,效果良好,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4]。教师可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将管理学、战略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整合,也是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检验,更是对双语/全外语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估。

  4.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在双语/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基于“身临其境”的方式,学生不但可以掌握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通过企业内外部的英语沟通认识到双语/全外语教学的前瞻性及其重要性。如笔者在讲授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时,让学生扮演组织的管理者和员工,通过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人力资源部如何招聘员工等环节的演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应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5.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学习的形式[6]。课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在线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学生则和教师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期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个性化——指导而非说教,这也被称为“逆向教学法”。财务管理专业中的管理学、战略管理等课程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在线课程的作用,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讲授知识,学生需要在课后自主学习这些知识。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既能掌握深度的专业知识,又能提高专业英语能力[7]。

  (三)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

  1.语言上的循序渐进。双语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授课语言的使用比例[8]。教师对于基本知识可用英文讲授,关键的专业术语及重点和难点知识则要用汉语做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后,教师可逐步加大外语授课力度,由双语教学转向全外语教学。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应当在第1、2学期实行日常英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以听说为主的日常英语交际能力;第3、4学期实行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双语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理解能力;第5、6学期实行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全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2.教材上的循序渐进。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要求,学校要加速双语教材的开发,对专业用语及重点内容用汉语标记,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9]。但随着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可以逐步用外文原版教材替代双语教材,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在使用原版教材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将我国的特殊国情、经济、社会、政治等内容通过思政方式融入课堂讲授内容,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对比方式,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采用目标管理考核方式

  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0]。教师要改变传统以成绩为主的评定方法,以任务驱动、目标导向为双语/全外语教学指导理念,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任务成果展示等评定方式,同时要注意考查成员在组中表现及其贡献,将从前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双语/全外语教学的实际适应能力。

  四、结语

  双语/全外语教学在高校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和教师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以满足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企业对既能熟练掌握英语又能通晓财务管理决策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完整的目标达成评价体系,并循序渐进地实施与完善,这样才能达成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愿景。

  参考文献:

  [1]王佳一.以Audit and Assurance课程为例的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2):72-74.

  [2]刘利.新形势下英语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5):40-46.

  [3]刘静.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7):184.

  [4]曹志鹏.财务管理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7(9):210.

  [5]何晓燕,计毅.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场景式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50-51.

  [6]谭雅妃,吴卫卫.“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1(4):89-91.

  [7]丁文将,刘婧.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效果研究[J].高教学刊,2017(15):66-68.

  [8]罗菲.财经类专业双语课程的分层次授课及教学实践思考: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辽宁经济,2019(2):92-93.

  [9]唐步龙,张前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趋势与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191-192.

  [10]袁晓婷.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全英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文渊(小学版),2020(7):38-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9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