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然后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最后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数据;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中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就读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给了莘莘学子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了普通家庭的升学要求。这些高校的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除了少部分会继续深造,大部分学生都将走上社会进行就业。目前,我国每年向就业市场提供的高校毕业生在800万以上,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校毕业生是其所在家庭的生活希望,如何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应用型高校领导层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问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系到应用型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以及生源吸引力,因此有效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其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虽然应用型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应用型高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但是瞄准行业的最新需求,根据行业知名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才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换言之,在课程教学中有机嵌入应用能力培养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必由之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其在企业中的逐步应用,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来说,提取海量的电子商务数据进行应用分析已经具有技术可行性,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愿意与应用型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为高校的教学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教学环境建设,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应用企业的实际电子商务数据进行分析演练,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是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指对跟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活动进行规划、设计、评估和改进的一门课程,由于涉及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决策模式及发展趋势,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教师讲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决策模式,并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开展电商物流的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时采用传统分析方法对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运作进行科学管理变得极为困难。基于此,高校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为行业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
一、研究背景
目前,有不少学者关注了大数据背景下高等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如庞小平等[1]探讨了运用大数据技术培养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美学素养的问题,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呈现的新特征,然后总结了地图美学在地图学科中的重要性,最后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具体对策。孙苗等[2]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对传统教学设计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立足大数据的精准性和可反馈性等特征,提出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贾丽坤等[3]认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高校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同时探讨了信息管理与系统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实训效果的对策。高锋等[4]认为大数据技术为采矿工程专业的精准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关系、培养模式和实践路径等视角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采矿工程新工科的精准教学范式,为采矿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叶茵和叶蔚[5]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欠缺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肖翠仙和梁荔[6]总结了时代发展对于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从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徐学敏[7]认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海量的数据处理成为可能,精准教学理念有了实施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路径,同时建设性地将学情数据库、即时互动反馈系统、“学困生”预警系统集成于教学系统,这有助于促进大数据教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冀永强[8]认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引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变化,数据分析和信息挖掘是经管类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技能,因此为适应社会对经济、金融和管理等领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以培养数据思维素养和统计应用技能为目标的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雒辛芃[9]总结了数据警务技术专业课程的特征,探讨了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数据警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路径。习丽[10]认为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应用性较强,教师必须适应大数据的发展形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尽管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高等院校课程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策略,但是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策略,这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而为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帮助。
二、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大数据,又称为海量数据,是指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无法通过常规软件在规定时间内实现采集、管理、处理并成为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信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规模化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数据越来越具有大数据的特征,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变得日益困难,然而这又是电商企业日常运营必不可少的决策信息,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以后具备运用大数据技术处理电子商务物流数据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就业。课题组选取了10余所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为调研对象,对任课教师、授课学生等教学主体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课题组发现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课程教材内容滞后,大数据分析的内容较少。目前,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通常由任课教师在网上选购教材,有教学针对性的自编教材很少见。而可供选用的教材一般都是介绍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含义、内容及模式等方面内容,关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的内容不多,这使得课堂教学没有依据,因此完善和更新教材内容,是进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第二,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陈旧。应用型高校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解、课堂互动、作业答疑等,学生主要采用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进行学习。运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在电子商务普及的背景下,大型电商企业的销售规模庞大,必须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因此提升学生的电子商务物流大数据分析能力是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就业。
第三,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需要提升。目前,专业课程教师能够对课程教材进行理解和扩展,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软件对电商物流数据进行分析和演示,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挖掘、分析电商物流数据并进行电商物流决策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需要进行提升。
第四,课程考试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更新和改进。目前,应用型高校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考核一般是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主要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这种分析仅限于用文字表述进行理论分析,而有关实践操作的考核几乎没有,因而无法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导致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高校对课程考试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更新和改进,使任课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对于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笔者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如下策略。
第一,根据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更新教材内容。高校应根据电商物流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将其理论化并融入课程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依据。同时,教师应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内容,设定与课程内容配套的应用软件,以及创造相应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办学合作,共同建设课程实训实验室,让学生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领域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背后隐含的管理意义,以便用于辅助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运营决策。
第二,改进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数据的规模呈现海量化发展趋势,常规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用于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亟须进行改进和更新。具体而言,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大数据的理念重构教学内容,规划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题组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商物流数据进行分析操作的时候,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首先向学生讲解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并运用示范案例进行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操作技能,给出实际应用问题供学生求解分析,并将求解正确性和求解效率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构成部分。
第三,专业课程教师向“双师型”转型。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任课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办学合作,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情况,考核合格以后其才能进行课程教学实践。为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培训,应用型高校需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如培训课时可以与教学课时按一定比例互换,从而鼓励专业课教师自觉参与培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第四,变革课程考核方式和手段,由结果性考核向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的方式转变。常规的试卷考核方法已经不适用于考核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要根据能力考查的需求,在机房、实训室等教学场所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给出应用型题目,由学生通过操作来实现或给出解决方案。概言之,教师既要注重操作过程的考核,又要注重考试结果的考核,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收集反馈,作为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依据。
四、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商物流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隐含在数据背后的信息并将其作为决策依据已经越来越具有可行性。大型电商企业在招聘应用型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时,也逐步将大数据应用能力作为人才选拔必须参考的一项内容,这要求应用型高校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水平等方面建设适宜培养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教学环境,并对考核手段进行改进和完善,准确考核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或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相关教学主体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为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在分析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后续课题组将进一步采集精确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和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以便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作为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庞小平,阮晴,马晨燕,等.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J].测绘地理信息,2022,47(1):13-18.
[2]孙苗,兰晓红,黄丽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可反馈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21(12):113-116.
[3]贾丽坤,康丽峰,李飞,等.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3):226-227.
[4]高锋,蔡永乐,部静静.大数据驱动下采矿工程新工科精准教学范式[J].高教学刊,2021,7(33):105-108.
[5]叶茵,叶蔚.“大数据”时代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2):101-103.
[6]肖翠仙,梁荔.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探索[J].市场论坛,2020(10):89-93.
[7]徐学敏.大数据技术在大学英语精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70-75.
[8]冀永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商科概率统计课程改革探究[J].科技风,2021(4):48-49.
[9]雒辛芃.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警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2,13(9):116-117.
[10]习丽.大数据背景下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22,8(13):14-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