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常州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6 11:45: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陶行知教育理念为依托,立足于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文章从常州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融入小学音乐课程的策略、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应遵循的原则这三方面入手,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旨在引领学生感悟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让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以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常州民间音乐,价,值策略,遵循原则
 
  将民间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是将乡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尝试,更是引导学生传承与弘扬乡土文化的客观所需。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悠悠历史岁月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音乐得以形成,特有的音乐文化滋养了一代代常州人。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将常州民间音乐融入音乐学科教学之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常州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
 
  常州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
 
 
  1.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纵观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教师都习惯局限于音乐教材,将教材中所涉及的音乐曲目及音乐知识讲解、传授给学生。这虽然是组织音乐教学的一种正常形式,但实际上学生所学到的音乐内容不够丰富、不够开阔,学习方式也属于被动接受,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得到发展。但将常州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之后,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学生能在教师的带领与组织下,学习诸多具有当地鲜明特色的音乐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2.传承常州民间音乐文化
 
  常州作为文化古城,其历史悠久,有着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但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喜欢流行音乐,对常州民间音乐却少有人静下心加以欣赏与品鉴。把常州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对于传承、弘扬常州民间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常州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
 
  1.立足音乐课堂融入常州民间音乐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立足于学情,在课堂上巧妙引入常州民间音乐。
 
  例如,泓口丝弦是流传于溧阳泓口村一带的汉族古乐,其音乐风格轻巧、明朗,能带给聆听者以优美的听觉享受。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笔者有意识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了泓口丝弦六个优秀曲牌的视频片段,如《雄鹰》《春燕》等作品,向学生展现了泓口丝弦这一民间音乐所使用到的乐器,像笛、箫、笙等。当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乐器一一被呈现时,学生被其合奏形成的泓口丝弦音乐作品而感染。在学生接触泓口丝弦这一具有常州地区特色的民间音乐时,关于热爱常州民间音乐文化、热爱常州这一生养自己地区的情感将会被充分地激发与调动,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常州民间音乐的有效价值得以充分凸显。
 
  再如,东浦丝弦锣鼓生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弦乐器上的弦为丝线,故又被称之为“丝弦锣鼓”。虽最早起源于外域,但经过常州人民群众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也逐渐成为常州当地一项特色鲜明的民间音乐。东浦丝弦锣鼓分为弦乐和打击乐两类,弦乐类使用的乐器为二胡、京胡、板胡等;打击乐使用的乐器则为板鼓、大鼓等。笔者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了东浦丝弦锣鼓分为弦乐和打击乐这两类,为了补充更多的知识,笔者还为学生播放了东浦丝弦锣鼓的主要曲目。在民间乐器的演奏下,小学音乐课堂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韵味,意蕴悠长的民间音乐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被深深感染。
 
  2.举办丰富活动融入常州民间音乐
 
  音乐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或者停留在教材上,音乐课也应当有着丰富的生活外延。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小学音乐教师在将常州民间音乐融入音乐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有意识地组织与带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生活即教育”,让学生在与常州民间音乐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品析与吸收其中的优秀人文魅力,注重对自身进行更好的熏陶与启迪。教师借助于现有的资源,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帮助学生与常州民间音乐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音乐感悟能力。
 
  例如,太平锣鼓是常州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发展传承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当地百姓便组队演奏太平锣鼓,锣鼓一响,万人空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参观的队伍也是非常壮大。教师可以在逢年过节或者其他喜庆节日时组织学生前往聆听现场版的太平锣鼓鼓乐,甚至尝试着模仿表演。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演奏场面会让学生大饱耳福,在近距离的观看与聆听中感知、体会太平锣鼓这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文化。
 

\
 
  再如,锡剧这一叙事山歌《东乡调》也是常州一带的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其以唱为主,曲调优雅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江南水乡风韵。“东乡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常州地区极富魅力的民间音乐宝贵资源。对此,可以将优秀的锡剧演唱者请到学校中来,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现场表演锡剧代表剧目,像传统戏《双推磨》和现代戏《红花曲》等。
 
  三、常州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遵循原则
 
  1.常州民间音乐融入时应精心挑选
 
  民间音乐,有其精华所在,也存在一些糟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将常州民间音乐融入音乐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加以精心挑选,以便让学生对优秀的常州民间音乐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对于乾元观道教音乐这一常州当地的民间音乐形式,小学音乐教师在挖掘与利用时应当有意识地侧重其音乐文化知识的讲解,将其宗教性的内容认真进行筛选。注重精挑细选,才能让乾元观道教音乐这一民间音乐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助推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2.常州民间音乐融入时使用合理灵活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音乐教师在将常州民间音乐融入音乐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与灵活性,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趣味化的民间音乐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常州民间音乐,切不可单纯采用固定的模式使学生产生抵触,这样的民间音乐融入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四、结语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今天所要说的,就是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准此类推,照加上去:是那样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教育。”丰富的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常州地区历史文化的悠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常州地区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科学而合理地对宝贵的民间音乐资源加以挖掘与运用,以让小学生在接触我们常州民间音乐文化的同时,能够深刻感悟音乐的人文魅力,并由此得到音乐审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明霞.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小学民族音乐传承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2(4):76-77.
 
  [2]王明霞.试论核心素养背景下民间音乐融入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9):101-102.
 
  [3]许楠.谈小学音乐课中民歌教学方式的创新[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5):45-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2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