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整合听说读写,高效阅读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5 11:53: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不仅促进 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还能发展其言语智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中的课程目标分 析,我们发现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整合听说读写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还应该同时关注人文性,教学过程要努力实现目标的统一,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关键词 :听说读写   阅读教学   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应关注教学的三维课程目 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仔细钻研语文 课程标准和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结合实际情况,  创 新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 不能脱离当前语文课程标准,应结合教材和学情等 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过程,根据目标将教学内容重组 与设计,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知识,  切实提升 语文学科知识素养。

  一、阅读教学设计思路与分析

  听、说、读、写各个板块不应该是分裂的,在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对其进行相应整合。教师要明 确每个板块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对其进行合理安排, 进而充分发挥其价值。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 认真钻研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其进行 重新归纳与整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注重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 教材,  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并进行相 应的整合,让学生真正把握语言文字的文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慈母情深》这篇文章设计有 相应的教学板块:字词教学、对课文内容的概述与 归纳、对语句的分析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朗读与体 会、迁移运用方法到写作中。这样整合听说读写的 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体悟到文本中隐含的思想感情,  有利于发展其言语智能,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实现真正的语文教学。

  2. 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除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显性教学目标,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隐性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课文蕴含不同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学生深入领会课文中的情感,阅读教学才算实现其教育意义与价值。在整合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下,《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以“母爱”为核心内涵,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隐含在了课文的文本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究,抓住重点字、词、句理解,体悟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二、《慈母情深》的阅读教学

  1. 读准字音,听写词语

  在课堂开始的第一部分,教师可以设计字词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字词放回课文原句中,  在具体文本中理解其含义。随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字词测试,并让学生根据词性分类写。听写之后,让学生说明归类原因。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齐读黑板上出示的生字词“魄”“龟”“权”等,并强调多音字“龟”的不同读音与含义。其次,听写词语。教师每组只读一遍,  锻炼学生听力和记忆能力。第一组:铁路、口罩、机械,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词语是描绘同类事物 的? ”第二组:潮湿、阴暗、瘦弱、龟裂,并提出问 题:“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作用? ”第三组:连续、 辞退、挣钱、忙碌,并提出问题:“这些词语之间有 什么样的联系? ”最后,让学生扩充第一组词语,增 加一个名词,留出最后一个词语“数落”,让学生归 类并阐述理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 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2. 概述内容,掌握方法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是默 读、出声读、分角色混合读、小组齐读等任何方式, 同时做好段落标记并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精简、完整的语言表达,提炼、归纳、 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根据事 情的发展顺序厘清层次,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过后,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每个层次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最后再试着整合文 本,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3. 解读文本,指导朗读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 体感知。在此,笔者将重点研究如何深入解读文本。 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 究,对文中感触最深的场景与细节开展交流体会。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细节和人物情感描写指导学 生有感情地朗读,或者小组分角色朗读。在《慈母 情深》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层次,并让学生说说如何了解“我”的家境以 及对书的强烈渴望的。学生通过“想得整天失魂落 魄”感受“我”对书的渴望;从书价与母亲工资的 对比以及卖收音机体会“我”家庭的贫困;从“怂 恿”感受“我”想买书又舍不得买书的矛盾心理。 接着,  教师鼓励学生读第二层次的内容,  并启发学 生边读边想:“文中的哪些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慈母 情深’? ”让学生在书上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和细 节处做批注,  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进行场景划分。以第一个场景为例。教师引导示范,让学生思考:“‘我’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 受到了什么?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边 读边想象,体会作者初次体会母亲挣钱不易的心情。 接下来,通过小组合作体会其他场景和细节,感悟 “慈母情深”。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着对课文 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设置多角度分角  色朗读,从作者的角度体会母爱,从而激发学生对 母亲的“爱”。

  4. 课后练笔,迁移运用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炼相应的写作素材, 也可以根据对整篇文章的体会与把握,将方法与技 能迁移到课外写作中,使学生真正得到综合能力的 发展。在《慈母情深》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 “小练笔”教学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  的真情实感写一写自己生活中“鼻子一酸”的经历。 另外,  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父爱”的主题练 笔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课堂中 感受到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对细节和场景描写 表达感情的方法,将所学内容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师可以选择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相应的鼓 励与表扬;对于迁移运用不到位的学生,  也要鼓励 其继续提升自己的迁移运用能力。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提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 生。”教师通过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整合进行教学, 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 力,学会了阅读与作文的技巧,进而实现语文学科素 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唐美会 . 整合听说读写,提高“语用”实效 [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27):49-50.

[2] 吴杰 . 品味课文语言 感悟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文本解读 [J]. 小学语文教学, 2021(8):36-37.

[3] 陆小平 .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13-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1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