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育,打造高效课堂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17:20: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论述了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化学生的知识建 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的情感塑造。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学科教育


  21世纪,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教育部原副部长杜 占元在十九大后提出:"要坚持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实践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教 与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 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发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 引领作用。”〔吃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步减轻义 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 求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小学阶段,信 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更加全面、理性地掌握知识、技术提 供了条件;同时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可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实属一举多得。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进行了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化学生的知识建构

  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教学要 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以常见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整合信息技术教 学与学科教学,完善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奠定学生自主 发展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跟上知识经济 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他们接触丰富的 知识,以完善各学科知识结构,进而在将来能够随心所 欲地运用回。由于各学科知识点较多,而教材版面和教学课时有限,故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将信息 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它能够融合大量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利用网页课件、移动终端进 行自主学习,从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有效地完 善知识结构叫

  例如,对于“初步认识信息技术”这一模块的教 学,教师可以和语文教材中的《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 课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设计思路如下。教师 根据学生对《呼风唤雨的世纪》的阅读体验提出以下 问题:“①什么是'程控电话’?”(这些科技术语虽然很 难直接了解,但是并不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 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通 过这一问题可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 之快,强调人们对科技创新的始料未及,以及对于技术 带来变化的惊喜。)“③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 是好处吗? ”(以此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联系生活经 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 现代科学技术。)学生在结合文本回答问题后,教师可 先让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 信息技术,谈一谈信息技术都给自己的生活及学习带来了哪些便利。

   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 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这样的教学融合,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技术层面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 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信息技术给 当前社会带来的变化。这种形式的引导与启发,相比直接 进行理论的“灌输”,学生理解起来的难度有所降低,同时 丰富了知识建构,还进一步增强了其思维能力既

  再如,在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时, 教师可结合小学数学中"位置与方向”这一节教学进行教 学设计。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电子地图,并要求 学生说一说电子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接着教师可用多 媒体出示“校园电子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电子地图中的 基本标志,并结合地图认识方位。然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 分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考察、讨论,用基本图形画 出校园示意图。具体而言,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考察校 园,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场所的方 位布局,并在电子地图中指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 馆、操场等场所的基本图形和位置。最后教师展现全新的 电子地图,并要求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描述地图中 不同场所的位置,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设计可 以促使学生结合经验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 潜移默化地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 信息技术知识相融合,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 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现代信息技术蓬 勃发展的背景下,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不仅要掌握信息 技术的操作技能,还要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在小 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提供 广阔的空间,并结合学科融合,促使学生根据其他学科 的学习要求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 成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用Word制作电子卡片”这一课的教学设 计中,教师可将这一课与语文课程中的习作课"我想对 您说”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以电子卡片的形式把自己的 心里话告诉爸爸妈妈或他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具 体教学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和爸爸妈妈无话 不谈,也可能平时与他们交流得不多。现在有•个很突出的 问题摆在我们眼前,那就是我们和父母之间存在沟通障碍。 当你有心里话想对父母说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

  生1:“我会直接和父母说。”

  生2:“我会把它写在日记里。”

  生3:“我想写一张卡片,交给父母。”

  师:"我们在生活中和父母交流的方式有很多,而信 息技术使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制作 一张电子卡片,写上自己的话,然后将卡片发送给父母, 让父母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用多媒体展示电子卡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美丽的电子卡片。 你能说一说自己在这张卡片中都看到了哪些信息吗? ”
 
  生4:“有艺术字。”

  生5:“插入了漂亮的图片。"

  生6:“还有悦耳的音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如果你想给自己的父母 制作一张电子卡片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你在制作之前要 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7:“我要注意设计漂亮的艺术字,放在比较显眼的 地方。”

  生8:“我会插入我们的全家福,让卡片看起来更温 馨一些。”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掌握Word操作技能,并以“我想 对您说”为主题设计一张个性化的电子卡片。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将信息技术课堂与语文写 作任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方 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也能够在具体 的写作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让学生感受 到信息技术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同时这对激发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回。教师围绕学生的综合能 力发展设计教学策略、进行课堂引导,在应用信息技术 的环节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写作主题调动学生的写作积 极性,并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掌握Word编辑技能, 同时不断完善写作内容,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如,在学习“用Excel软件制作功课表”这一课 时,教师可整合数学"平均数”相关知识,实现教学融合。 教师首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A从周一至周五上学 所花时间情况,如星期一 15 min、星期二17 min、星期 三14 min、星期四16 min、星期五18 min。然后设计问 题:“①学生A每天匕学平均要花多少时间? ”(独立计 算,组内订正。)“②学校规定到校时间是上午8:00,学生 A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合适? ”(先思考,再在组内充分 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走上讲台进行汇报,由全班 学生评定该学生的回答是否合理,能否给小组加1分。) 为了更加迅速地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可将数据录入Excel 表格,并针对要求计算平均数的数据,提醒学生多选 -格用于显示结果,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平均数 的按钮,得出结果。

  各组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果,并回顾Excel表格的 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了解Excel软件的功 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计算机计算能力的 强大,相对于笔算、脑算来说效率更高、更加精准,由此可 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设计了综 合应用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Excel表格辅助解决:“某 学校'六一'文艺汇演中某节目得分如下,评委1:98分, 评委2:92分,评委3:90分,评委4: 96分,评委5: 89分, 评委6:90分,评委7:63分。①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 并计算出该节目的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②观察这个 平均分与上面这些分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③通常情况下,为保证评分的公正,节目组会要求去掉 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用其余分数的平均数作为最 终的比赛成绩,请根据这一操作重新运用Excel表格计 算该节目的平均分。”

  根据这一案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为学生 的知识巩固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条件。教师通过引导学 生利用所学的Excel表格知识,解决了成绩统计中的- 些实际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了举-反三的机会。这样更 利于学生将学到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 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同时也为学生其他学科 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角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 效整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学生 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純另外,在学科整合教学的 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的情感塑造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小学阶 段,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但是鱼龙混杂的 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许多学生 沉迷网络,缺乏对自我的保护,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 求叫 对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将信息 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融合,丰富课程的人文价 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将信息技术教学与“道德与法治”课程 中的“安全教育”这一主题相结合,以网络安全教育为切 入点,引导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信 息安全。教学片段如下。

  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获得大 量的信息,同时我们的各种信息也很容易被公开,甚至 被别人盗用。你或你的家人在生活是否因为信息丢失而 面临过困扰呢? ”

  生1:“我妈妈经常会收到垃圾短信,她很是苦恼。”

  生2:"我家里的电脑曾中过病毒,爸爸说丢了东西。”


  生3:“我在用电脑学习的时候经常会跳出广告。”

  师:“同学们出现的这些困扰就是我们在信息时代 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那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些重要的信 息是如何丢失的吗?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们日 常上网行为的各种图片,并要求学生结合经验思考、总 结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

  生4:“随意上传自己的信息。”

  生5:“随意在网络上透露自己的信息。”

  生6:“随意点开网站。”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 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呢? ”(教师结合具体操作引导学生 掌握在网络空间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

  生7:“不应把自己和家人的信息放在网上。”

  生8:“给电脑、手机设置密码。”

  师:"我们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或利用技术手段保护 信息安全,但是有时候却是防不胜防,面对信息泄露、信 息被盗用等情况,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教师以''互联 网不是法外之地”的漫画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 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思考自己在面对网络安全时应釆取 的措施。)

  生9:“及时删除网上的个人隐私信息。”

  生10:“可以报警求助。"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学生介绍了当前信息时 代的特点,并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为学生科普安全常 识,引导学生在日常应用电子设备的时候主动采取措施 保护信息安全。另外,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网 络信息安全软件,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能够利 用网络安全技术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这对于提高学生 的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再如,在进行“PowerPoint软件”这一节教学时,教师 可以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爱家乡山和水”这 一课的内容相结合,并提岀教学任务:'‘①打开电脑桌面 演示文稿,同桌一起讨论问题:如何插入标注到演示文 稿并进行美化;②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和艺术字, 展现“家乡的山和水”这一主题。”在这一环节,教师没有 进行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使其在摸 索和发现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及操作能 力。接着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③登录网络 并选择能够代表家乡山水的代表性图片,存储到桌面, 并插入图片美化演示文稿;④编辑文字,对家乡的山和 水进行简单的介绍,突出家乡山美水美的特点。”教师围绕主题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同样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启发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选择素材,对主题进行适当美化,从而提高演示文稿的质量。然后教师可要求学 生进一步修改演示文稿,注意每一张幻灯片的布局和颜色搭配,完善“幻灯片浏览视图”。最后教师可为学生提 供作品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借助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介 绍自己的家乡,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将信息技术课程与“道德 与法治”课程相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是以家乡 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展示家乡的风景名 胜、自然资源、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叫在信息技术 的支持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展现家乡山与水的方 法,并指导学生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用生 动的图片展示家乡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在技术指导与人 文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全面发展。

  总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推动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探究学科综 合培养思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网。教师可以从 丰富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引导学生 的情感塑造等角度实现学科融合,以发挥信息技术在其 他学科中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占元: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EB/OL].(2017-11- 27)[2022-06- 02].http://www.cqooc.com/news/detail?id=899.

  [2]王东海.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J].新课程, 2021(13):125.

  [3]邵琪.浅析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 科学(教育前沿),2019(9):38,72.

  [4]丁小平.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及策 略[J].学周刊,2017(17):124-125.

  [5]任航.浅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中学),2016(11):12.

  [6]王志娟.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议[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 (12):140.

  [7]潘兰萍.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之管见[J].华夏教师,2018(7):46-47.

  [8]李琴.强化信息素养,深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文理导航 (下旬),2015(4):92.

  [9]熊奇辉,余进兵.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建议[J]. 才智,2011(3):274.

  [10]李志强.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J]. 试题与研究,2022(10):89-90.


  关注SCI论文创造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
色,SCI论文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0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