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14:08: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面临的困境,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接着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困生”数学思维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困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学困生”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比较吃力的学生,在每个班级中,“学困生''的问题都是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仅仅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的成因,然后基于此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重视“学困生”的需求,引入"学困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能够很好地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更有利于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面临的困境
 
  与普通学生不同,"学困生”本身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比较差,学习习惯不佳,学习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比较多的困境。而要想很好地转化"学困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就需要对学生面临的困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针对相应的困境釆取针对性的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面临的困境包括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良、对问题的理解流于表面等。其中,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主要是因为多数“学困生”本身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也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抽象的知识和内容的时候,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和抵触情绪。除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学困生”目前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本身基础知识不牢靠,"学困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很难快速地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与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相比,很多“学困生”往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由于本身年龄小,且比较贪玩,“学困生”没有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了新知识后,也不会及时进行复习,这就导致其学习效率和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与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点灵活运用于课堂,或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要求学生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但是当前很多小学“学困生”本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处于表面层次,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没有清晰的思路,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很难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也相对较差,这不利于其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前“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然后基于此,从源头入手,制定适合"学困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叫当前,常见的“学困生”形成原因包括学生思维尚未成熟、知识系统不全面;学生年龄较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督,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具体分析,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接触数学的时间比较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尚未成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差,没有构建起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数学思维很难得到锻炼和培养,故学习数学知识时,难以深入地研究思考,学习效果也受到了影响。其次,因为年龄较小,小学生大多比较贪玩、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而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学科包含的抽象知识点比较多,对于学生本身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习难度偏大,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口。再次,基于小学生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和家长就需要加强监督指导,并在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的时候,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闵。而在缺乏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指导的时候,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不高,很容易成为“学困生”。最后,教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单一也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因此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而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很容易导致"学困生”的岀现。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困生”数学思维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各科教学不单单需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学困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其学习效果会更好糾培养“学困生”数学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四点。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没有真正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故面对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其学习效率通常比较低。而在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将一些复杂的、理解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以更加简单的方式展示岀来,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其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其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进而促使学习效率随之提升%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再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每个班级中,“学困生”都是教师比较关注的对象,且“学困生”的转化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教学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标准,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最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数学学科教学不单单需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利用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积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这样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问。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困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一)引入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类化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步。针对“学困生”,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其数学思维,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上述提到的内容,并将赏识教育引入数学课堂,通过赏识教育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升吐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学困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较差,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其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对于这类学生的关注度比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屡屡受挫,自尊心受到影响,进而很容易产生逃避心理,难以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叫同时,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往往不高。基于此,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其数学思维,就需要为其创造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让这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在学习过程中,当自尊心得到满足之后,学生就会更愿意深入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对此,教师需要引入赏识教育,及时发现"学困生”的优点与进步点,并且认真研究学生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从而更好地引导“学困生,,学习,提高其学习效果。当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后,教师可以将不同数学知识放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利用以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点理解新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类化思维。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很多“学困生”对于表面积的概念了解不多,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学困生”更好地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尝试概括表面积包括哪些方面,这样“学困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包括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六个面,并且能够正确地表示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六个面面积之和。而在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学困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听讲,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学习自信心。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学困生”,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后续课堂学习,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当学生对长方体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尝试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推导,利用类化思维更好地学习长方体面积相关知识,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概言之,教师应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引入赏识教育,对学生不能仅进行批评,还要有所赞美,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类化思维。
 
\
 
  (二)注重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归纳思维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课堂提问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更好地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就需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自己提岀的问题,以此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究和思考,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叫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学困生”由于本身数学知识水平差,在课堂上往往会被忽略,久而久之,便不愿意思考,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学困生”更多思考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转化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㈣。例如,在“因数和倍数”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先设计一些典型的因数倍数题目,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并尝试总结归纳,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数学思维,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拓宽思路,从而有效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一个数存在最大因数吗?存在最小因数吗?如果存在,那么应该怎么寻找?”“一个数存在最大倍数吗?存在最小倍数吗?如果存在,应该怎么寻找?”等。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整理自己的思路,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考。
 
  (三)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由于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的不同,本身存在比较大的个性化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好地培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重视因材施教,也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釆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凹。而分层教学模式正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教师应善加利用。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先将学生分层,然后根据学生的分层,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分层,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学困生”在分层教学中,不会因为自身基础知识水平不高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效果会更好,也就更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数形结合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简化问题,以提升其学习效果。例如,在“植树问题”相关教学中,教师在给出题目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让学生在读题的同时,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图形更加直观地展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如此学生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会更好,久而久之,其数形结合思维便能得到有效提升。概言之,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五、结语
 
  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学科本身学习难度比较大,故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形成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学困生”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然后重视“学困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进一步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学困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巫建平.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数学思维[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1):72-73.
 
  [2]张彩华.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外交流,2019,26(39):162.
 
  [3]潘飞丽.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35):253.
 
  [4]张长明.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7(7):45.
 
  [5]王恒平.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化解[J].国际教育论坛,2021,2(12):154-155.
 
  [6]张登敏.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20,42(23):74.
 
  [7]田颖欣.怎样利用线上辅导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文学少年,2021,39(21):94.
 
  [8]尚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25(36):7.
 
  [9]程映红.转变思维以爱育爱:如何让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思维灵动起来[J].小学生(中旬刊),2021(4):14.
 
  [10]马炳英.对症下药,培养小学数学学困生思维能力[J].小品文选刊(下),2019,33(11):1.
 
  [11]黄龙基.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J].幸福生活指南,2020,42(3):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0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