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9 13:43: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强调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身体素质的锻炼,更加重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把握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发挥体育德育渗透的优势,抓住合适时机渗透德育教育,推进德育和体育相融合,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德育是小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集体主义、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让学生成为一名遵守规则,拥有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学生。为了实现德育目标,体育教学要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放在重要位置,将德育有效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巧抓教育时机,实施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授学生体育动作,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学生需要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要领。传统体育动作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第一,课前热身活动,为动作训练打好基础;第二,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第三,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训练,熟悉并掌握动作要领;第四,教师观察学生练习过程,根据学生的练习效果反馈进行归纳,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从而保证练习效果。因此,巧抓时机将德育渗透到动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德育和体育完美融合,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

\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可以锻炼学生专注力,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配时间刻苦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品格的坚韧性,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反馈,认可学生的练习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关心鼓励学生,营造积极氛围

  教育是一个双向活动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意志以及情感思想,多关心学生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评价环节中要多表扬,认可学生努力拼搏的精神,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良好情感并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支持,这样学生才会配合教学工作,接受教师传达的思想和要求,形成情感交融和乐观和谐的班级氛围。

  此外,由于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也千差万别,这就造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有很大的差异性,要想学生在同一个课堂里学习就要互相尊重和互帮互助,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友情的巨大力量,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要以培养纪律性和遵守规则为主,抓住站队列的机会让学生养成服从管理,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由于学生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性,在体育活动中必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这就需要带领班内体育优秀的学生一起帮助后进生成长,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关心爱护,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心,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三、利用游戏教学,有效开展德育

  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和其他活动形式相比,体育游戏既有激烈的竞争,同时又蕴含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合作互助意识,促进团队和谐融洽发展。另外,通过组织体育游戏活动还可以落实思想教育,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为了团队的荣誉努力拼搏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帮助,同时有助于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和保护。因此,将德育和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跑步练习中可以借助音响效果和情景装饰创设“穿越火线”的游戏情境,对游戏内容创新改编,如学生需要团队协作越过“山坡”,踏过“小河”,最终拿到代表胜利的红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同时还宣传了爱国思想,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将体育运动和游戏相结合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为了集体的荣誉努力拼搏,很好地实现了德育的价值和目标。

\
 

  四、通过实践比赛,培养学生品质

  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需要通过体育实践进行验证,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强化体育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篮球技巧”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篮球比赛,根据学生特点定位角色,如有的学生善于进攻,而有的学生善于防守,还有的学生善于配合。通过比赛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实施教学,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长处应不断强化,对于短处要加以改进,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篮球比赛。只有广泛开展体育实践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感受竞争、体会合作,不断强化学生的耐挫力,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此外,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锻炼机会。

  五、引入信息技术,辅助开展德育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体育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呈现体育,给学生介绍体育运动员的感人事迹,让学生通过视觉直观感受运动员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尤其是残疾人运动员,他们身残志坚是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楷模。此外,很多竞技体育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同时还需要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让学生感受团队运动项目的魅力。

  体育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过程中,成绩结果和过程相比并不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做到体育教学和德育相融合。另外,可以借助明星效应,播放学生喜爱的体育明星,营造德育氛围和实现育人目标。再如,在田径内容教学时将奥运会上的中国选手,特别是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山东人争金夺银的视频画面集锦播放给学生观看欣赏,通过给学生树立榜样,把积极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内心产生自豪感的同时,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学生学会顽强拼搏和永不放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德育目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突出体育教育核心价值观,实现体育教学和德育相融合,为学生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建勇.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20):89-90.

  [2]杨子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223-224.

  [3]贾莹.德育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5):94-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48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