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优势,然后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应用的原则,最后论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应用的策略,包括立足学生主体,营造愉悦氛围;强化师生互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做好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方式;等等。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堂;体验式教学;课程设计
初中体育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就是其中-种。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与其他课程不同,初中体育课堂存在较多的训练项目,且会涉及较多的实践活动,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需求,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进行思考并获得认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势。第一,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实际经历,学生需要对自身有清晰的认知,进而在大量的亲身经历及实践下,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环节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课堂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使学生在不断体验中,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第二,注重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开展体验式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中会获得不同的体验成果,且其自身经历与所获知识密切相关,故学生通过对经历不断反思,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并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及身体素质均具有独特性。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这样有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换言之,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可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保证所有学生学习效率均能得到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应用的原则
第一,学生主动参与原则。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环节中,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先定内容、后定教学任务的方式,且在这种模式下,通常会将关注点放在教学内容上,在学生身心发展上的关注度往往不高,由此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心,更关注学生发展,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主动参与原则,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运动项目,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实践活动为主原则。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体验。应用体验式教学时,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秉承实践活动为主原则,重视实践,让学生经历体验、反思、感悟及总结等环节,进而在良好的体验下,逐渐将知识内化。教师具体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不应局限在某一种项目运动上,而是需要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其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即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感悟,深入感知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第三,师生平等互动原则。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师生间并未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局面。但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立足体育教学需求,基于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不过由于不同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秉承师生平等互动原则,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体验反馈信息,以便科学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有效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一)立足学生主体,营造愉悦氛围
初中体育课堂中,若想更好地应用体验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在训练中勇敢尝试、积极讨论。第一,教师应转变以往"以师为尊"的教学理念,增加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体验,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特别是对于存在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学生会有一定的畏惧感,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使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更好地发挥岀自身的主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学。
体性。例如,教师通过语言讲解某一项运动项目时,应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明确,并且以此为基础,结合运动项目特点,选择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语言讲解更具针对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利用语言讲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针对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更应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例如,篮球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三步上篮内容时,应为学生做出示范,随后再将各细节部分进行分解,为学生做出细致讲解,并要求学生制定出投篮路线,从而提高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二)强化师生互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为充分发挥出初中体育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优势,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初中体育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教育学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在课堂教学环节更好地掌握学生生理及心理状态。实际教学中,一些初中体育教师会以小孩子的标准对待学生,并未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但就实际而言,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独立意识,并且处于叛逆期。因此,应用体验式教学时,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考虑不同性别学生的身体差异叫设置不同的训练标准。此外,教师还应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为学生设置更多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拉绳比赛、扔沙包、两人三足等,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做好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方式
初中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步骤等,在细节上做好课程设计,从而在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其参与课程的兴趣凯例如,教师进行足球教学时,需要在课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先后顺序,即先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接着介绍足球的结构及制作材质,然后让学生了解颠球、过人、传球、停球及射门等技巧。同时在技巧讲授环节,教师应边讲边进行动作示范,而讲解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操作。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小活动,如传球训练、颠球比赛等。通过这些极具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可更加积极地参与课程学习,同时在不断的模仿尝试中可掌握足球运动各项技巧。此外,除去必要的运动技能教授,教师还应向学生普及各类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处理等知识叫概言之,通过精心备课,可保证初中体育课堂体验式教学的良好开展,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四)注重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在兴趣爱好及身体素质等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在体验式教学开展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获得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先利用一些小测试,据此划分出不同的学生层次,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安排适合的运动项目,把握运动强度。如教师可以通过立定跳远、50米跑、100米跑及800米跑等方式,初步掌握每位学生的能力情况,找出每位学生擅长的项目与不擅长的项目等,接着教师可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练习。如开展接力赛跑项目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能力,设置不同级别的接力赛,包括50米接力、100米接力及200米接力等;开展立定跳远项目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设置不同的测定标准,而且比赛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动作指导,深入挖掘每位学生擅长的项目。又如,在篮球教学中,针对有些学生有篮球运动的基础乳懂得篮球相关知识,而一些学生并未接触过篮球,没有篮球运动基础的情况,教师以分层教学的方式开展篮球教学,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有篮球运动基础的学生直接进行比赛型训练或进行难度较高的动作训练,让没有篮球运动基础的学生进行传球、运球等训练,通过分开训练的方式,所有学生均能有所收获。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使最终设计的分类项目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五)强化生生联系,实施合作教学
初中体育课堂中,在教师为学生示范讲解后,学生应在自我理解及反复训练下,不断熟悉各项动作。为避免反复练习环节太过枯燥,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相应训练,增加学生交流互动,达到相互学习的作用,同时训练流程也会更具趣味性,进而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糜。例如,进行立定跳远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小组中的所有成员分别进行示范,在此过程中,其他组员可对其进行观察和点评,这样在其他组员提出意见后,该小组学生会及时纠正错误,并且也可以基于别人的错误不断规范自身动作。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脚跟如何站稳、双臂如何收回等,小组成员练习后,可以进行集体的讨论交流,探讨正确的练习方法。通过互动交流,可增加学生运动经验,使其更加全面地掌握各项技能。教师可以分别针对各小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与纠正,这样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所有小组训练完毕后,教师可结合每个小组情况做岀评价,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会提升小组活动效果。概言之,在小组合作下,学生会获得更多的课堂主动权,从而突出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
(六)实施增值评价,增强教学活力
初中体育体验式教学中,教学评价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评价并不是为了甄别学生体能,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初中体育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增值评价,以提升学生体验式学习效果,增强体育教学活力。对于增值评价而言,其实际上是一种体育测试吐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与行为表现,将活动全过程纳入评价。在实时跟踪检测下,学生可感受到自己在活动及运动中身心发生的变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调整。例如,在排球垫球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阶梯式增值评价方式,将连续垫球次数划分成不同星级,其中一星级为原地垫球10次,二星级为原地垫球20次,以此类推,一直到五星级。随后将原地垫球转化成对墙垫球,从而形成新的评级能级,即红星一级为连续垫球10次,红星二级为连续垫球20次,直到红星五级。随后再次升级难度,即连续两次垫起对方的球,红星七级为将球垫到本场地中的固定位置,红星八级为连续三次垫起对方的球,直至红星十级o在这种增值评价方式下,从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使其在挑战成功中获得喜悦,感受到训练的乐趣。开展增值评价时,教师需要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在自评与他评结合、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结合的评价下,能获得更好的评价效果。对于评价时间节点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身心状态,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确定出最佳的评价时间。概言之,通过增值评价的方式,可实现学生自主活动及自主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体验,解决“他比”评价方式的弊端,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学更具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
(七)融入体育游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实际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应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动态化课堂,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还应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平台,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体验运动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叫例如,教师可将体育游戏融入初中体育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抢位子”“贴膏药”等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保证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引入游戏时,教师应注意体育游戏的选择,选择的游戏不仅要能带动学生整体肌肉伸张,保证学生充分活动,还应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合,兼顾课堂趣味性及练习技术性。
(八)扩展活动范围,落实体验式教学
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其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为丰富,具备较大的选择空间。初中体育教师可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及乐于尝试的心理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课程的开展更加顺利。教师可以利用具有新鲜感及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开展体验课教学,以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同时讲解运动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如。例如,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投掷、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等项目;教学乒乓球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硬纸板代替球拍,练习力度和准度;开展足球运动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刀直入式运球及长距离停球等训练。概言之,通过扩展活动范围,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可以更好地落实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初中体育学习,增强其对体育学习的认同感。
四、结语
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更重视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感受。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为更好地促进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教师应立足学生主体,营造愉快氛围;做好课程设计,完善体验式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注重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融入体育游戏,提升学生兴趣;强化生生联系,实施合作教学;实施增值评价,增强教学活力;扩展活动范围,落实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出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崇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风尚,2019(9):250.
[2]王原武.“体验式教学”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中的路径探索[J].学周刊,2021(28):161-162.
[3]林通.重引导,强体验,增实效:中学田径教学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J].田径,2020(3):69-70.
[4]赵江兰.谈一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20(21):185.
[5]聂文亮.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分析[J].文渊(小学版),2019(8):143-144.
[6]高成武.初中体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动分析[J].体育风尚,2019(3):146.
[7]刘过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教师2017(20):62.
[8]王群.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33):69.
[9]肖微.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曹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5):2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