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2 14:14: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思政素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发展迅猛,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国际交流和跨国合作日益频繁。我国社会迫切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化工专业英语成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备技能[1-2]。另外,随着化工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化工专业的重要性愈发突显。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3],这为高等院校做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在此情形下,国内各高校积极建设思政专业和思政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形成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而这也是高校教师当前需要担负的使命。本文针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措施,旨在实现思政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并为化工专业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路。
 
  一、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化工专业英语”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定性及特殊性特点。如化工专业英语包含大量的专业词汇,而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时并未接触过这些词汇;化工专业英语的语态较为特殊,如It...被动语态句型和祈使句的使用、词类转换、后置定语较多,有些长句中既有修饰成分,又有限定成分,导致学生对包含此类句型的文章的理解难度大幅增加。另外,化工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强于普通日常使用的英语。一方面,通过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量的化工专业词汇,而且可以阅读和撰写英文科技论文,这为提升化工类毕业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化工专业的基本知识,具备阅读、翻译和撰写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能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利应用英语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将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就是要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这样教师就能在讲授化工知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价值传递、道德教育,使学生接触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技能,也能培养道德认知、情操、意志等,最终成为高素质专业型人才,为社会发展而服务。概言之,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不仅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当前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及对化工行业的热爱和认同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情怀和使命担当,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极为重要且必要。

\
 
 
  二、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一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性文件[4]。基于此,全国各地的高校相继开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虽然西北民族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课程思政在“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中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任课教师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
 
  任课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主力军,对推动课程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侧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缺乏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及思政育人的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认为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专业课程教学,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等)才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负责人,这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育人工作的被动分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仍存在一定难度;第二,也有部分专业课教师意识到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由于思政育人能力较为欠缺,不知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内容,因此只是在专业课程中像'‘广告植入”•样比较生硬地加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育人效果不佳,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第三,由于缺少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育人的明确标准和要求,且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和形式比较单一,以至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思政元素的挖掘缺乏系统化思路
 
  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现行教材主要涉及化工专业的历史发展、化工过程的单元操作、典型的工艺过程、化工安全与环保等相关英语文献,教学内容侧重于科学理论知识,缺少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利于任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同时,由于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存在差异,不同教师针对同一门课同一本教材挖掘的思政元素存在差别,从而影响了思政育人工作的开展。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思政教育知识面较窄,不能深层次、全方位地挖掘蕴含在“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中爱国情怀、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至于在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时缺乏系统化思路。
 
  (三)学生思想多元复杂,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当代大学生活泼好动,视野广阔,同时由于互联网各种信息的强烈冲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且信息包罗万象,但有用与无用、真与假都难以分辨,而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获取到的信息,这使得高校思政课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从而增加了思政育人的难度。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化工行业领域内的跨国合作与国际交流也逐步深入,"化工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形式较为单一,题型主要为翻译和写作,内容都是相关的化工专业知识,并未涉及思想政治的相关内容,这种考核方式很难达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从而增加了高校思政育人的难度。
 
  三、课程思政融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加强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任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其思政能力水平的高低关乎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具体来说,高校可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的爱国敬业精神,使其树立核心价值观,培养主体责任意识。同时,高校可通过按期、定时开展“化工专业英语”思政示范课程,为相应的任课教师提供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和氛围。另外,学校要完善化工专业教师学习进修机制,通过国内外访问学者、联合培养、进修等多种渠道对现有师资不断进行培养;实行“1+1+1”帮扶制度,即由1名新教师、1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1名课程思政指导教师组成帮扶团队,并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帮助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概言之,只有加强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才能为“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教授,学生听课”。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借助MOOC、微课、直播等多种形式,运用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学习通等先进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思政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链接等方式呈现,将课程价值塑造贯穿化工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采用讨论、提问也以及布置任务和情景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并鼓励学生对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进行拓展和反思。课后,教师还要将"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与优质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平台上,通过在线设置讨论、辩论、抢答等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实现乐学,这有助于达到理想的“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为思政育人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
 
  教师结合课程思政目标,梳理教学内容,就可从中挖掘出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如教师可以“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为立足点,对该节重难点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对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并寻找身边的案例实施教学。例如,“化学工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工程的定义、起源、现状及应用领域,并通过引入中国古人早期在化工工艺方面的研究成果,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能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在化学工程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启发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目标[6];“合成氨”这一章节重点介绍了合成氨的背景、历史、工艺路线及应用领域,并针对前期制碱技术的缺陷,引入我国化学工程师侯德榜先生的制碱技术,其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最终取得了制碱新工艺的突破性进展。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欧美“洋碱”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推动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将世界制碱科学史推向了一个新阶段[7]。通过该内容的教学,主要可培养学生百折不挠、永不言弃、踏实勤奋的科研精神,使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不懈努力的高远理想。例如,“催化”这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催化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方法及应用前景,并讲述了催化作用的三大主要指标“转化率、选择性和使用寿命”,向学生强调了这三者的相互影响,且三者均对催化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8-9]。但我们往往不能保证三者皆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采用辩证主义方法论优化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辩证主义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再如,“化学工业与环境”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大气化学、化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友好型化工企业的构建。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如合成具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但化工新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大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发展环境友好的化工新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超临界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从而突出绿色合成工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鼓励学生勇担社会责任,将爱护环境意识升华为自觉行为,积极投身环保事业。


\
 
 
  (四)引入化工科技前沿领域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推动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日益加深,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方法。在“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化工方向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成果,即与相关机构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介绍我国在化工方向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正在推进的科研项目,或者带领学生搜集与化工科技前沿相关的学术期刊。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对该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进行学习,学生了解了化工专业的前沿发展状况;结合化工领域前沿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关注低碳、节能、环保等绿色化工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热爱化工行业,树立学好“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信心,努力朝着成为新型绿色化工人才的方向发展。
 
  (五)将思政纳入课程考核,巩固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含课堂问答、专题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期末考核则为闭卷考试。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思政目标,教师可将思政要素分别融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的环节,从而引起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0]。例如,专题小组讨论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要求学生就化工前沿或热点课题进行口头讨论,同组学生在准备口头报告的过程中应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团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同时让其他组学生积极参与点评,进行客观评价,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公正、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另外,课后作业也可以通过英文科技文献的读写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和爱国情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同时融入思政元素,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四、结语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是响应党的方针政策的教学改革。高校专业英语课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化工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价值塑造,提升课程思政素养和能力。通过不断深化教学理念、方法、内容和手段,灵活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既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水平,又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其思想政治素养,进而实现“教学”“育人”双强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爱军,赵亮,韩晔华,等.互联网时代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大学教育,2019(6):74-76.
 
  [2]彭邦华,李文娟,吕银.提升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些体会和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9(56):232-233.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2-02-1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5]王妍,马娟娟,骆昱晖.化工类专业英语课程的线上教学初探与反思[J].广东化工,2021,48(10):287-288.
 
  [6]胡茂从,姚振华,晋梅,等.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J].山东化工,2020,49(3):148-150.
 
  [7]姚振华,胡茂从“.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安徽化工,2021,47(4):172-174.
 
  [8]朱晟,王罗春,闵宇霖,等《.化工分离过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时刊,2020,34(4):42-45.
 
  [9]王磊,王文华,王玮,等《.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20,36(10):216-218.
 
  [10]张蒙蒙.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研究:评《食品专业英语》[J].食品工业,2020,41(10):358.
 
  [11]刘文涛,段瑞侠,黄淼铭,等.包装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初探[J].包装工程,2020,41(S1):59-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45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