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6 14:25: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 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所处 的层次,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全 体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 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分层教学   方法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而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不仅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鉴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水平。

\

一、教学目标有效分层,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来分 层设计,确保目标呈渐进式,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 需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首先,结合教学 内容和要求来确定目标方向,然后综合考虑学生水 平层次将总的目标进行拆分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 能有适合自己的具体目标和学习方向,这样才能实 现教学的双向交流,让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 会。其次,目标分层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 渐进式特点。学生按照目标的要求规划自己的学习 任务,通过完成一个个目标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水 平,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 展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教师 要先明确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明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掌握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  益关系的正确方法,坚决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明  确最终目标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将目标  拆分成一个个递进式小目标。后进生懂得国家利益  概念,并从学习材料中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 ; 中等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能够结合生活谈谈  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优等生则拓展至社会经济、国  防等领域国家利益的维护方面。每个小目标针对对  应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自己的学习任  务和方向。再如,在教学《我与集体共成长》时,教师可给班内的优等生安排拓展学习任务,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后进生学习上面,指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共同维护集体的荣誉。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学生分层

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首先要做到尊重,然后才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来采取 不一样的管理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基础和能 力差异进行有效分层。比如,按照学生的能力高低 分成 A、B、C 三个小组,分别安排难度不一的学习 任务。对于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 A 组学生,要在 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进一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对于中 等的 B 组学生而言,需要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难点和重点,做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 问题;对于基础一般的 C 组学生而言,要以基础知 识学习为主,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从而为其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做好准备。 此外,  还可以按照异质原则分组开展层次学习,  让 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各自在小组的学习的任务,从而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共同进步。

三、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分层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传统课 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教师对教学节奏和活动设 计的把控,导致学生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意识。久而 久之,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呈下降 趋势,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组建 水平相当的合作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在集体中成长》这节课时,为 了丰富学生内心体验,让学生对集体的含义有更深 刻的理解,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师 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黑板报任务。每个小 组成员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如有的学生擅长书法, 有的学生擅长绘画,  有的学生擅长排版,  有的学生 擅长创作。小组合作可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进而提 升小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一个合作教学的机会,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同时还能体验集体的重要性,养成集 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

\

四、主动沟通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看待问题已经开始学会 独立思考,对待事物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看法。但 心智不成熟会让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 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学生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长此以往,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认知就会出现问 题,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告诉学生哪些行为 可取,  哪些行为要杜绝,特别是一些违法乱纪的行 为,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危害,进而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大部分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 但有些学生不愿意将内心想法告知教师。所以,  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心声,  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学习《活出生命精彩》内容时,教师可先进行提问:“精彩的生命是什么呢? ”然后,挑选后进生回答,  即便回答得不对也要进行鼓励,再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当听到不一样的答案,后进生就会心生疑惑,质疑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课后,教师可再单独和后进生谈话,让后进生将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需要引导并挖掘他们的长处,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个学生都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分层次教育和共同提高的目标。

五、利用分层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分层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学习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会有明显的差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优化学习过程,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设目标和制订学习计划时也要有所差别。学习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目的是将价值观和知识技能内化于心,因此坚持分层评价学习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课后练习、阶段测试、单元检测、课堂表现都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划分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和相互合作,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六、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分层教学效果,教师要在目标设计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坚持分层原则,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各个环节之中,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树梅 . 基于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教学研究 [J]. 天津教育, 2020(34):107-108.

[2] 陈春 . 学科素养下分层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1(09):58-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39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