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实验探究题是初中化学考试中一类常见的题型,不仅对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牢固程度进 行考查,也对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此时传授给他们必要的解题技 巧,助力他们解决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能力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对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基本特征 进行分析基础上,重点就如何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能力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实验探究题;解题能力;初中化学
1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基本特征
实验探究题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类非常常见的 题型,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贴近生 活,化学实验探究题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联系比较 紧密,不仅涉及到实验研究内容,也涵盖了日常社会 热点事件和热点话题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是综合性 强,实验探究题本身不仅考察学生对化学实验方面 的基础知识,同样对他们思辨、推理、探究及归纳等 方面能力进行了考查,只有学生化学知识基础掌握 牢固,并且具有灵变思维,才能够在求解该类题型中 做到游刃有余. 三是题型灵活,实验探究题不仅仅涉 及到改进实验方法或者探究实验结果方面的内容,还 常常以填空题、判断题等多样化题型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需要学生系统化迁移自己所学化学方程式及实验原 理等方面的知识,借此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2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
2 . 1 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题干隐藏信息
在指导学生求解实验探究题时,为了有效助力他们自身解题能力发展,首先需要做的是要认真审 题,通过认真审题来挖掘出实验探究题中关键的解 题条件,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审题中对关键词句的敏 锐感,让他们可以快速确定探究题考查的关键知识 点,并找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后续问题的解决做 好准备. 在这个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切实使学生明 确审题并非是无意义的读题,而是带着思维去思考 问题,期间不仅要对题目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与意 思进行准确把握,还要使他们明确其中解题的隐含 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指导初中生在审题过程中 灵活地应用画笔对题目当中的关键字词与数据等进 行有效地勾画及标注,夯实他们解题能力发展的想 象与思维基础.
例 1 如图 1 所示,某一名学生借助红磷开展 了实验探究活动,整个化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观察到 进入集气瓶之内水的体积不足 1 /5,试分析这种结 果出现的原因,试给出自己的一个解释或看法.

图1
解析 针对本道化学探究题目的求解,要指导 初中生对问题的题干信息进行认真阅读,并在指导过程中使他们可以灵活地利用标记法或者其他标识法来将解题中的关键词句或其他解题关键信息进行勾勒及标注. 在这种指导方式下,可以使初中生在读题过程中相应地标注出“红磷”、“不足”、“进入”以 及“1 /5”等关键词句及核心解题信息等,这样学生 就可以综合这些相关的解题信息来展开系统化思考 和联想,并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该部分化学问题求解需要同空气中氧气所占比例方面知识点进行联 系,最终可以从这一解题突破口出发来帮助学生快 速解答整个化学问题.
通过对题干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可知氧气与磷 在点燃状态下会相应地生成 P2 O5,这时候会相应地 对集气瓶中的氧气成分进行消耗,结合相应的反应 即可确定为什么最终进入到瓶中水的体积不足 1 / 5 . 这一问题具体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 一是集气瓶中红磷含量比较少,无法对氧气瓶内全 部的氧气进行彻底消耗;二是该名学生在做实验的 过程中没有等到其中集气瓶彻底冷却到室温条件下 就立刻将止水夹打开了,这也可能会造成进入集气 瓶中的水量不足集气瓶体积的 1 /5 .
例 2 现在某所学校的一个化学实验小组正在 进行探讨“金属与盐酸盐酸反应剧烈情况的影响因 素”这一课题,想要搞清楚其中核心影响因素. 通过 进行认真分析,可知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 两种 :一是金属性质;二是盐酸浓度. 针对这两种影 响因素,需要进行分别开展如下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中所用金属都要经过砂纸进行打磨,保证不 存在锈蚀或者附着有其他杂质) .
为了验证猜想 一,这个实验小组在 2 支试管中分别加了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之后再向其中滴加同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 . 这时候观察 2 支试管的化学实验现象,发现放入锌片的试管快速形成了众多气泡,而放入铁片的试管则仅仅出现了 比较少的气泡,这时候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通过观察相应的化学反应现象,可以判定 Zn 和 Fe 的金属活性大小关系是 . 如此一来,经过这 一 实验探究活动开展,可以发现金属与盐酸二者之间的化学反应强烈程度和金属性质有联系,并且反应剧烈程度和金属活性之间的关系是 .
解析 本道化学实验题涉及到大量的题干信息 和条件,必须要指导学生捕捉有关问题求解的信息, 并认真挖掘其中关键的解题词句信息. 针对铁片、锌 片二者同稀盐酸之间反应的化学实验现象,可以使 学生联系自身以往所学化学知识来快速写出相应的 化学方程式. 然后可以带领全体学生一 同对金属活 性强弱进行探究,这样可以使他们快速通过分析来 明确铁片和锌片中哪一种和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更多 数量的气泡,具体就是活性越强产生的气泡越多,以 此就可以确定出二者活性是 Zn > Fe . 通过指导学生 在审题过程中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可以帮助他们 排除自己解题中的各种干扰信息,简化了整个问题 求解过程.
2 . 2 联系物质性质,探寻解题的突破口
在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的基础上,由于化学物质 的性质会对它们参与化学反应的现象产生极大影 响,所以可以指导初中生在分析化学实验探究题的 过程中对其中各种化学物质本身的性质进行认真分 析,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推理和论证分析,保证可 以借此来对问题的求解突破口进行探寻,帮助学生 快速求解问题.
例 3 在医药卫生、印染与纺织等众多领域中 都有过碳酸钠的应用,某一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 行了如下化学探究实验 :
实验目的 :对过碳酸钠样品纯度进行测定. 实验原理 :
2Na2 C2 O6 +4HCl ——4NaCl+4CO2 ↑ +O2 ↑+2H2 O 实验设备 :如图 2 所示.
图2
讨论与交流:小东认为对实验产物当中所生成 的氧气体积进行测定即可确定所测定样品本身的 纯度.
(1)实验仪器②的作用是什么?
(2)实验仪器③的作用是什么?
(3)在足量浓盐酸中加入 4g 样品,收集到大约 0 . 25 L 的氧气(密度是 1 . 28 g/L),试求加入样品的纯度大约是多少?
解析 本道实验探究题主要是围绕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的,通过指导学生 对题干信息进行认真阅读,可以使他们分析出浓盐 酸和过碳酸钠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成分. 其中 仪器②中氢氧化钠会吸收化学反应所生成的 CO2 和 HCl 气体. 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检测化学反 应中生成 CO2 气体的一个有效方式,如果 NaOH 溶 液本身没有彻底吸收 CO2 气体,那么就会使澄清石 灰水相应地变得浑浊.
针对问题(3)而言,需要指导初中生结合质量、 体积和密度的关系来对氧气质量进行计算,之后可以进一步计算消耗过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的 纯度. 基于这种抓住化学性质的分析方式,可以进一 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突破口,并且可以对最终样品量进行确定,即确定最终的 计算结果是 2 . 44 g.
2 . 3 传授解题技巧,强化学生解题训练
由于化学实验探究题本身的类型比较多,不同 类型实验探究题求解起来所涉及到的解题方法与技 术等也各不相同,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化学 实验探究题解题能力,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例题来 指导他们开展针对性训练,尤其是可以结合创新类、 假设类、提出问题类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探究题来针对性提升他们的化学实验探究题求解能力. 与此同 时,还可以将整体法、守恒法等一些常用解题技巧或 经验等传授给学生,保证不断提升他们的实验探究 题求解能力,如石蕊变色的原因、有毒气体的处理或 者试纸变色同 pH 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看似无关 紧要的知识却常常是简化某些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关 键信息,所以要注意结合具体探究题目来强化学生 自主学习及训练.
例 4 用化学实验仪器制取氧气的时候,制取实验完毕后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的时候发现加热后 试管的内壁上边附着有洗不掉的黑色固体,试对其 成分进行确定.
解析 该类化学实验探究题属于提出问题类的一种化学实验题,需要指导初中生亲自结合化学实 验现象来了解其分解物,之后再进行判断.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确定黑色固体不是高锰酸钾,而在对试 管进行冲洗时学生没有发现溶液变成深绿色,所以 可以初步判定相应的附着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 而在对该猜想进行验证时,可以向附着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之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若发现试管中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出现复燃变化,即可以借助这种化学实验现象来确定上述的猜测或假设是正确的.
总之,实验探究题本身具有贴近生活、综合性强 和题型灵活几个基本特征,实际的求解中对初中生 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具有较高要求. 在化学实验 探究题求解过程中,可以从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 题干隐藏信息出发,让他们善于联系物质性质来探 寻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注意有计划地传授给他 们一些该类化学题的解题技巧,最后配合反复的解 题训练实践活动开展,保证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初中 生求解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
[ 1 ] 柴琪.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及探究题解法与技巧 [J ] . 学周刊,2012 ( 14 ) :142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