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于初中教学任务来说,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 力有相对的帮助和提升作用。 所以,在此核心概念下,初中物理的高效教学也值得教师的关注和探讨,而如何 教学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更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对构建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进行相关阐述,分别从注重基础学习、联合生活实际、组织合作学习、强调思维方式、引入前 沿信息以及开展物理实验六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构建
一、前言
现代教学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学习物理相关基础知识,并且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加深物理知识的学习,所以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相当于一座楼房的地基阶段,作为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起步阶段,为学生打开了物理课程的大门, 可想而知其重要程度。但是物理学科的学习并不是浅显易懂的,不论是逻辑思维还是运算能力,和学生之前接触的语、数、外都有 一定的差距,导致较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重重困难,物理课堂效率不高,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以核心素养视角来合理看待物理教学,构建新式高效的物理课堂。
二、注重基础学习,增强学生学科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根源解决问题, 不能仅仅 为学生讲解公式和法则,而是应该重视物理相关概念、 公式、定律的过程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 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使得相关概念的理论能 够被学生合理利用和掌握,并且加以提炼和升华[1]。此 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出 自己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难题,并且积极耐 心地为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和学生互相和谐的教学状 态对于课堂高效性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状态,让 学生喜爱老师,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能够让学生的精力 集中,课堂变得高效丰富,何乐而不为。在注重学生基 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教师有义务来增强学生的学科意 识和观念,不断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学科 知识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初步开始物理教学阶段,应该让学 生提前清楚物理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主要学习 什么,对未来有什么帮助等等,教师应该让学生基本 了解物理学中常见的各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 场力、磁场力、分子力、核子力。初中阶段,学生不需要 了解太多,只需要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即可,熟练 掌握各个力的概念和属性,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有 较大帮助 。此外,作为初中物理必学内容的光、声音 等,都要让学生有所了解,进而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有 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 课前预习,熟知每节课所讲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 在教师讲授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步伐, 思维灵活变通, 高效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联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表达出物理的重要性和知识对 未来生活的作用,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特别是物理这个相对其他学科较 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如果没有适当的兴趣来支撑,很容 易出现懈怠的情况, 上课走神, 做题马虎情况更是常 见,只有适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轻松地让学 生融入到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来。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应 该充分明白自己的身份,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 者,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 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认识和发现, 引导 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问 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 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将黑板书写内容与多媒体 PPT 相结合,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推 进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同时能够让教学变得新颖和有 趣。教师要学会寻找方法变通和改变,让学生能够在实 际的问题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浮力一课时,可以用实际生活 中的问题来进行知识点的引入和讲解,对于浮力常见 于水面上,教师可以灵活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和探究:为什么水草、空矿泉水瓶可以浮于水面?穿羽 绒服的人也可以浮于水面?为什么对于未穿羽绒服的 人却很难做到? 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生动的生活情 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共情能力,不仅利于教师对于此 知识点的讲解, 还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使 得课堂变得高效有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促 进教师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思维 有较大帮助。
四、组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学生在学习中 能够实现全面发展,而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对于学生 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 帮助和提高[3]。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使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开展教学,通过加强团队合作 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教学前,教师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组, 每四人或者六人一组, 实现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让学生与学生在互相鼓励 和交流的过程中,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观点,有效地输 出自己的看法, 并且和他人进行适当的分享和交流, 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总结性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增强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 学生分组,教师对于知识点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和教 学任务, 然后将不同的教学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 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并发布作业报告来完成学习任 务,并让每个小组相互交流和讨论自己的学习成果。 最后,教师再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 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摩擦力一课时,在教师引入摩 擦力的概念后, 便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按小组进行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摩 擦力进行举例和思考。如,在马路上奔驰的轿车是如 何停下来的,自行车车轮又是如何滚动的? 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滚动?如果在绝对光滑的平面上骑行又会 变成怎样的情境? 等等问题,让学生基于问题进行交 流和表达 。完成讨论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 推选出一位代表, 来对此次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总 结,这样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到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 情况,以便教师后续教学的推进。
五、强调思维方式,拓展学生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物理的角度来思 考通过观察发现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4] 。 为了进一 步推进教师对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鼓励教师在教 学中联合生活实际,适当运用相关物理思维方法进行 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物理思维方法有如 下几种:模型思维法、图像思维法、等效思维法、临界 思维法、极限思维法、守恒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类比 思维法以及整体法与隔离思维法。其中常用的有等效 思维法、临界思维法、极限思维法以及守恒思维法。对 于等效思维法就是在特定的某种意义上,在保证效果 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 成熟悉的、容易的、易处理的一种方法;临界思维法就 是指物体从一种运动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运动状态的 转折状态,具有前后两种运动状态的特点;极限思维 法就是利用极限思想来思考问题;守恒思维法就是利 用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来解决常见问题。教师应该在 教学过程中积极将这些常见方法运用在知识点的讲 解中。同时,在物理相关习题中,这些方法的运用更为 常见,所以都需要教师加以强调和运用,让学生养成 运用合适的思维模式来解题,减小题目的难度,有效 地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
例如,在解决相关力的问题中,学生会在有些题 目中观察到题目中强调的光滑平面情况下,其实学生 在解题前应该清楚的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是不存 在完全光滑的平面的,摩擦力不可能完全消除,就算 是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也会受到一定的空气摩擦力的 影响。所以此种情况下物理题目便使用了极限思维法 来解题,假设平面完全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的情况 。此 种情况下,学生在解题时就完全不需要考虑摩擦力的 问题。所以,不同的思维方法能够解决不同的问题,对 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拔高。
六、开展物理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许多知识点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教 学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 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 力,是培养学生严谨实验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让学 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现象在实际情况中的产生和 效果,教师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记 忆能力, 便于学生熟记学习的物理内容和知识结构, 达到物理实验目的。通过物理实验这种特殊方式的教 学,从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探究从中 发现,这种身份的转变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和研究发现能力有较大帮助。只有将物理知识运用到 物理实验中来,才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 用,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合理运用 。 除 此之外,在物理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每 次物理实验进行总结,总结实验中运用了哪些物理知 识,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等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理解物理相关知识点,不断查漏补 缺,这样才有可能更深层次地完成物理高效课堂的教 学任务。
例如,上文讲到教师在讲授摩擦力时,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其实在小组合作中,教师也可以提倡让学生分组在实验室对于摩擦力进行实 验探究,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探究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哪些摩擦力对人们生活有好处,哪些有坏处?摩擦 力如何增大和减小?实际生活中摩擦力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通过物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七、引入前沿信息,培养学生严谨态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物 理相关的前沿信息。合理地将物理所学知识与前沿信 息进行结合,能够勾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趣的课堂 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 。所以,这也要求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时刻关 注国家当下的科学发展状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 质量, 在前沿信息和课堂物理知识结合的过程中,培 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为学 生创造良好、合适的学习环境、情境,便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纵观近几年中国的物理相关发展历程,航 空航天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例如:嫦娥一号奔月成 功、神州一号到神州十号的相继发射并成功等等一系 列进步, 这些成果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的运 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些前沿话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物理的意义何 在,明白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何在,使得学生能够在物 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例如, 神州十号的成功发射推进了中国的科学发展, 因而教师便可以利用神州十号发射的例子来引导 学生思考神州十号的绕轨道飞行是如何实现的、飞行 员在太空中是何种状态、飞船如何到达指定轨道的等。 教师可以通过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便学生 了解这些内容的物理原理。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在课上 引入前沿的物理动态, 能够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形成更 科学的态度,对物理学有更多的了解,知晓当前物理学 科发展的方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认识物理 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使得他们能够以更为广阔的思 维看待所学的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八、总结
从如今初中高效课堂发展效果来看,初中物理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其高效课堂的发展 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提高自身领悟能力和教学能力,丰富自身内涵。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 程中, 教师也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教学条件, 灵活使用各种资源去开展教学,让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塑造良好的物理品格,鼓励学生积极思 考问题,融入课堂学习,进而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只有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磨合和发现,教师才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逐步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吉玲.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物理高 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1(31):32-33.
[2]刘建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 构建[J].读写算,2021(18):111-112.
[3]黄荣建.谈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 建[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5):49-50.
[4]柳昌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 建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0):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