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创设的实施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1:58: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幼儿足球游戏场景,是教师根据幼儿的足球预期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足球运动器 械和辅助材料,创设适合幼儿开展足球游戏的运动区域 。我园是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在多次举办足球 嘉年华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与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创设的相关经验。接下来,就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创设的意义、 原则及创设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建议,笔者浅谈个人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幼儿足球  足球游戏场景

一、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创设的意义

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它 能够激发幼儿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增强幼儿的体 质,锻炼幼儿的足球技能,塑造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等,主要体现如下:

1.因“场”激趣,激发幼儿的足球兴趣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 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具有游戏性 和趣味性的特点,一个有趣、好玩的足球游戏场景不 仅能够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还能够让幼儿在游戏场 景中亲身体验足球游戏的魅力,直接感知足球游戏的 乐趣,畅享足球,乐玩足球,有助于幼儿在足球游戏场 景中激发对足球游戏的兴趣。

2.因“场”健体,提升幼儿的足球技能

《3-6 岁儿童足球活动负面清单》中强调,幼儿的 足球技能是在游戏中习得的 。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 景,是将足球技能游戏化的重要手段。  当踢球、传球、 带球、射门等基本的足球动作技能渗透到幼儿足球游 戏场景中时,幼儿就能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足球技能 的学习。所以,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不仅能有效地 帮助幼儿增强体质,  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 能够提升幼儿的足球运动技能。

3.因“场”立志,塑造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足球游戏场景能够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学 习品质 。我们都知道,3-6 岁的幼儿在足球游戏中最 常出现与同伴发生冲突、踢球踢不进球门等现象 。通 过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为幼儿与同伴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与同伴团结一致、分工合 作的能力,以及勇于挑战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也正 是《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倡导的良好学 习品质。

\

二、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的原则

在我园多次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的经验积累 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场景创设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 是所有活动的首要条件,当然,足球游戏也不例外。在 有关数据的调查研究中得知,足球运动是所有球类运 动中受伤概率较大的一项运动,所以,在创设足球游 戏场景时,游戏材料、游戏场地、游戏玩法的选择都必 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幼儿在开展足球游戏时 的安全,在享受足球游戏乐趣的同时,逐渐形成自我 保护意识,懂得在足球游戏中的自我防护。

2.趣味性原则

在足球游戏当中,教师所创设的足球游戏场景是 否具有趣味性,是整个足球游戏的关键之处 。教师在 创设足球游戏场景时,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置 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场景,以好玩、有趣的足球游戏场 景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相反,如果创设的足球运动场 景是一味地让幼儿重复某个足球动作,或者是专项化 地训练某个足球技能,这样的足球游戏场景显得枯燥 乏味,既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还大幅度地削减了 幼儿对足球游戏的热情。

3.情境性原则

著名的心理学家让 皮亚杰提出,  幼儿的思维处 于具体形象阶段,他们的行为认知特点具有形象性和 直观性的特点,所以,在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时,应 结合游戏、动物角色、音乐渲染、足球训练器材等多种 途径创设直观丰富且形象具体的足球游戏场景,通过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幼儿参与足球游戏的欲望,建立起 幼儿与足球游戏之间的情感链接,满足幼儿对足球游 戏的内在需要,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足球。

4.层次性原则

幼儿足球游戏场景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是指在足球游戏场景中投放的足球运动器 械和材料应该具有递进性,也就是使用足球运动器械 或材料的难度是由易到难逐级递增的;另一个方面是 指教师创设的足球游戏场景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 儿的需要,幼儿在相似的发展进程中,每个孩子的发 展水平不同,能达到的发展目标也不同,这就要求创 设出的足球游戏场景要既能满足幼儿“慢慢走”的需 要,又能满足幼儿“快快跑”的需求,让幼儿能够有“跳 一跳就够得到”的发展契机。

三、教师在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时的常见问题

在我园开展的历届足球嘉年华活动中,我园教师 创设出多个有趣好玩的足球游戏场景,虽然这些场景 均能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场景主体的局限性

教师在创设足球游戏场景时,时常花费诸多心思 设计游戏,绞尽脑汁寻找场景材料,铆足全身力气布 置足球游戏场景,殊不知,教师这样一厢情愿式的付 出局限了场景的主体性。在幼儿足球游戏场景的创设 中,创设场景的主体应该是幼儿,只有让幼儿自由、自 主地进行游戏场景的设置与规划,才能真正体现幼儿 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地位。

2.场景内容的单调性

教师在设置足球游戏场景时,时常会忽略场景设 置的难易程度。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幼儿体育游 戏场景的设置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运动 场景的设置也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满足幼儿 个体需要的,幼儿足球游戏场景的设置亦是如此 。从 无带球过障碍到带球过障碍的场景、从自由带球游戏 到听信号带球游戏的场景、从上肢抱球前进到用脚带 球前进的场景等等,在同样的足球游戏场景中,没有 难易程度的区分,场景内容单调。

3.场景材料的同一性

在日常的足球活动中,足球教练和教师为了提升 幼儿的足球动作发展能力,常常会选择专门的足球训 练器械,如敏捷圈、标志桶、标志杆、跨栏、绳梯等材料 进行游戏场景设置。这些专门的足球运动器械往往都 是为了针对锻炼某一动作技能训练的,足球教练和教 师在对运动器械的操作和使用时具有明显的同一性。 同一性的足球游戏材料是难以满足幼儿在足球运动 中多方面发展的运动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根据 特定的材料进行创新的玩法。

4.场景区域的无界性

在开展足球游戏时,各班级游戏场景的边界是用 于划分班级之间的场地,这样既能够帮助幼儿明确游 戏场地的空间,还能够便于教师组织全班幼儿有序地 进行游戏。但教师在设置游戏场景时,需要根据学园 统筹规划的场地进行创设。特别是我园小班段的班级 场地是分布在班级门口的空地上,相邻两个班级户外 的空地是紧密相连的,两班之间没有进行隔断,在同 时开展足球游戏时,相邻的两个足球游戏场景终点与 起点连接在一起,相互干扰,着实影响了幼儿的判断。 所以,教师在进行足球游戏场景的创设时,还需要注 意场景之间的边界性。

\

四、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创设的支持策略

1.教师退位,凸显场景游戏的主体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 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  幼儿是天生的游戏玩 家,他们能够主宰自己的游戏 。在创设足球游戏场景 时,教师可退位指导,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的身份陪伴幼儿。对于中班下学期或大班的幼儿,教 师可尝试引导他们进行场景的规划与设计,鼓励幼儿 与同伴一起合作,协商场地设置的位置与布局,寻找 创设场景所需的材料,制定足球游戏的玩法与规则等 等,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意 识,保持幼儿参与足球游戏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能让 幼儿在创设足球游戏场景中获到满足。如大班足球游 戏《小鸡快跑》中,教师主要承担的是一个合作者、支 持者的游戏身份,足球游戏场景中的小农场和鸡窝的 游戏场景创设是教师陪伴幼儿一起完成的 。  首先,就 如何设计鸡窝,他们就遇到了诸多问题,比如“鸡窝需 要使用什么材料”“如何能让鸡窝更加牢固”等等,幼 儿在一次次的动手操作中,就创设出一个既形象又稳定的鸡窝;接着,在设计足球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制定 环节中,幼儿通过调查问卷、集体讨论玩法、集体投票 等办法来制定;最后,在场景材料的摆放上,幼儿也是 先画出场景材料摆放图纸,再根据图纸进行摆放 。幼 儿全程主导,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中逐渐完成游戏场 景布置,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

2.因材施教,体现场景内容的难易度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要尊重幼 儿的个体差异性 。我园教师在创设足球游戏场景时, 为了在足球游戏中满足幼儿的个体需要,创设的场景 通常使用同样的器材与投放顺序,这样就难以满足不 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所以,教师在日常创设足球 游戏场景时,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创设不同 难度的游戏场景。如在创设小班足球游戏《小熊过桥》 这一游戏场景时,教师一开始使用的是两组相同的平 衡木,全班幼儿一起游戏,没有突显出游戏的层次性 。 对于全班幼儿来说,幼儿的发展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 异性的。班级里有一部分幼儿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 身体协调能力,他们能够较快地、平稳地走过平衡木, 显而易见,平衡木对于这部分的幼儿没有明显的挑战 性。所以,在创设足球游戏场景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 发展水平进行调整,就《小熊过桥》的足球游戏场景而 言,教师可将两组相同的平衡木进行调整,一组为平 衡木,另外一组为竹梯,这样两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游 戏场景,就能够充分地满足全班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 游戏需要,以创设差异化的幼儿足球场景,让幼儿在 游戏场景中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场景,尝试对有 难度的场景进行挑战,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抗挫力, 满足幼儿发展的个体需要。

3.生活取材,丰富场景材料的多样化

教师在幼儿足球游戏场景创设时,首先选择的都 是球门、跨栏、敏捷圈、绳梯等专门的足球运动器械, 但在举办全园性的足球游戏时,由于班级众多,专门 的足球运动器械往往没办法同时满足全园所需 。  这 时,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将其改 造成足球器械。例如,当足球门不够时,有的教师将生 活中常见的大纸箱沿着底部边框挖出一个球门,接着 在球门后固定上装满水的可乐瓶,并在箱子上画出黑 色线条,这样就将箱子改造成一个简易、形象的足球 门;有的教师选择用大型的玩具塑料收纳筐,将筐口 向侧边倒放,并在收纳筐的后面摆放一张木椅,让收纳筐更稳定些,这样收纳筐也立即成为一个简易、稳定 的足球门了;有的教师则是直接选择把班级里幼儿使 用的木桌侧放,将桌背靠后摆放,在四个桌角上贴上 泡沫垫,这样直接将一个木桌改造成一个方便、安全 的足球门 。教师这样改变固定思维,将生活中随处可 见的材料灵活地转变,把足球游戏材料生活化,不仅 巧妙地化解了足球材料不足的问题,还丰富了幼儿足 球运动器械,更是便于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可随时开展 幼儿足球游戏。

4.此疆彼界,明确场景区域的分界线

幼儿的足球游戏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景区域内开展的,当全园同时进行时,相邻班级之间明确的场景 界线显得尤为重要。如我园小班段幼儿的足球游戏场 地分布在各班级门口的空地上,小三班与小四班两班 之间的空地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 。一开始,教师在创 设足球游戏场景时,两班之间没有进行隔断,小三班 的起点紧挨着小四班的终点,两个班级的起点与终点 混淆在一起,可想而知,这将会导致两班幼儿游戏时 分辨不清游戏的起点和终点,  幼儿游戏时的秩序混 乱 。经过教师的建议调整后,将小三班的足球游戏场 景改为纵向型,起点设置在班级的入口处,终点在班 级的草地上;而小四班的足球游戏场景改为横向型,仍 保持原来的方向,两班呈现出一个“L”型的游戏场景。 两个班级游戏场地的方向错开,就能明显地见到两个 游戏场景的起点和终点。又如我园中班段的场地是在 后坡的跑道上,中一班和中二班也是连贯式的游戏场地,但两个班级的教师在两个足球游戏场景中间用绑上彩绳的椅子进行隔断,让幼儿可以明确地分辨出各 自班级的游戏场景。以上的两种做法不仅让两班的足 球游戏场景的边界线清晰,有明显的划分,还有助于 幼儿分辨出两个班级足球游戏场景的起点和终点,使幼儿的足球游戏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创设幼儿足球游戏场景时不仅 需要考虑场景创设的主体性、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场景 材料生活化和合理规划场地等因素,还需要结合游戏 场景的实际情况、幼儿的运动量、天气等因素。相信在 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能创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 幼儿足球游戏场景,让幼儿在足球游戏场景中,激发 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乐 玩足球,健康成长。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3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