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历史条件下中职思政课堂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17 13:48: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历史条件下,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只按照教材之中所编排的内容,对学生 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融入德育元素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学生能够在思政课堂学习中有最大的收获。本文探究在新历史条件下,中职思政教 师树立学生正确“三观”可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可为广大中职思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历史条件   中职思政课堂  正确“三观”  树立  引导

思政教育是中职教育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重 要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思政教学,教师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中职思政教 师在开展课堂授课活动时,应当结合新时代历史条 件,选择恰当的方式融入德育元素开展实践教学,不 断提升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带领学生树立正 确的“三观”。

\

一、中职思政课堂现状分析

教师要在中职思政课堂开设过程中,引领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确保学生在正确观 念的引导下,进行长远的学习与发展[1]。这就需要中职 思政教师对教学现状进行合理剖析,充分挖掘出教学 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确保开展日后的教学工 作时实现“对症下药”,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缺少观念引导

许多中职思政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常常 会忽略对于学生观念的引导,而仅仅结合教材内容的 设置,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虽然思想政治教 材的编排具有科学性,对于思政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起着指导性作用,而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中职思政教 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观念引导,只一味地带领学 生学习教材知识,  学生就很难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理解学科知识、学科内容来树立正确的“三观”, 这对学生个人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缺失实践环节

另外,  一些中职思政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 时,也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对于中职学生而 言,实践环节本就是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不可忽略的重 要环节,对未来职业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中 职思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也应当考虑到职业 教育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践任务,引导学生 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会,从而培养正确 的“三观”。然而不可否认,一些中职教师并没有认识 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只为学生安 排了理论知识授课,  为学生讲解教材之中的知识,没 有做到将授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没有对学生 提出实践应用上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未能完全把握 学科知识,学习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的 长远发展与进步。

(三)缺乏案例支撑

中职思政教师应当明确,思想政治教学不仅包括 理论知识教学,同时更是对学生的观念、思想、品德、 行为等诸多方面来进行规范与引导,让学生能够将所 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够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 学。这就要求中职思政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将生活之 中的现实案例融入到课堂内容之中,结合实际生活来 开展教学。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 同时,明确这些学科之中的理论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 中如何应用,明白自己在现实生活之中,应当如何规 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质。然而,在开展实际教学活 动时,  许多中职思政教师的授课内容缺乏案例的支撑,没有为学生讲解充分的案例,带领学生了解丰富 的现实应用知识,从而阻碍了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 解,  更不利于学生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 “三观”。

二、中职思政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结合以上分析,中职思政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 动时,应当结合以下三大教学策略来进行授课,带领 学生在重视思政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三观”, 并获得长远进步与发展。

(一)重视观念引导,确保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中职思政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会以教材作为指导, 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 。在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 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 生观念的引导,  从而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 上,树立正确的观念,并进而发展成为正确的三观[2]。 例如,中职思政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习礼仪,讲文 明》这一单元的学科知识时,就要对学生进行观念的 引导,让学生在正确观念的引领下,对教材内容进行 更深度的探究、学习 。  比如,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 中职思政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导入环节,确保学生能 够通过课堂学习,来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教师可以 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步明确正确的观念,为开 展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 生树立“要塑造良好形象”这一观念时,就可以这样对 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常常 会见到各种形象的人,大家也常常会对他人产生‘第 一印象’,那么大家觉得‘第一印象’重不重要呢?能不 能结合你的实际经历来讨论一下呢?  ”

在以上引导下,学生将会对“第一形象”这一话题  展开讨论,  从而为接下来开展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 在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教  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引导,带领学生由“第一  形象”这一个话题转移到“塑造良好形象”之中。比如 , 中职思政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听到了大  家的分享,老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人的  形象很好,打扮干净又得体时,你对他的‘第一印象’ 往往会很好,然而,当一个人的形象很差,穿着邋遢 、 不讲卫生时,你对他的‘第一印象’就会很差 。  大家想  让他人对自己产生较好的  ‘第一印象’,  还是较差的‘第一印象’呢?  为了获得更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应 当怎样做呢?”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将会树立正确的观 念,不仅能够树立“塑造良好形象”这一观念,同时还 能够深刻了解到“塑造良好形象”所带来的影响,从而 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其次,教师可以结合 教材内容,为学生开展知识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的 观念,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树立正确的三观。比如,中职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展课程知识教学, 带领学生直观地体会学科知识 。在多媒体大屏幕上, 中职思政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展示两个相差悬殊的 形象,并且询问学生:“如果这两个人同时为你提供职 业服务,你会选择哪一个人呢?  ”通过设置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进 一步理解。在以上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将会更加坚定 地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从而实现对于课程知识的准确 把握,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二)重视实践引导,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中职思政教师同样也不 能够忽略实践应用环节的设置,只有带领学生亲自进 行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实际行动、现实生活之中,对学 科知识产生深刻的感悟,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3]。例 如,中职思政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恪守职业道德》这 一单元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方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所学 的专业不同、所精通的领域不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也有所不同 。根据学生的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 不同的实践应用活动。  比如,中职思政教师在为护理 班的学生开展授课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未来职业发 展规划,带领学生进入到实践应用环节之中,引领学 生切实体会到“职业道德”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树立起 正确的观念。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来安排实践环节: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实践活动,创设一 个虚拟的情境,老师看看大家在这种情境之中,会做 出哪些表现 。我们的教室作为‘街道’,有两位同学作 为‘护士’,正在街道上行走 。一位同学所扮演的‘病 人’突然倒地,其他同学所扮演的‘行人’纷纷围观。这 时两位护士之间就起了争执,一位护士认为自己应当 冲向前去,救助别人,而另一位护士担心被碰瓷,觉得 不应当去救助,而要拨打‘120’求助 。接下来,我们一 起来听听这两位同学是如何进行辩论的吧!  ”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就进入到了实践应用环节,要通过实际 行动来实现对于课程内容的感悟。两位同学进行辩 论、做出行动的过程中,学生也将会对“职业道德”这 一概念产生深刻的理解,并且在自己的内心里做出正 确的选择。

\

在实践应用环节的基础上,中职思政教师再对学 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引导,  告诉学生要“恪守职业道 德”,学生将会更加容易接受、更加认可,树立起正确 的“三观”,并且能够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之中,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针对会计班的学 生,  教师又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实践应用活动,带 领学生深刻理解“恪守职业道德”的内涵 。  比如,教师 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进行 一个实践活动,大家成为了一个大型公司中的会计人 员,共同为这个公司来提供会计服务。”通过创设这一 背景,学生将会结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快速投入到实 践活动之中。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每一 位学生发送一封“邮件”,试探学生是否会违背职业道 德,出卖公司机密,让学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会 到“恪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完成了这一实践活动 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告诉学 生“违背职业道德的后果”,并且与实践应用环节相联 系,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基于此,中职思政教 师就对学生进行了实践应用教学,引领学生在课程学 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规范自身行为。

(三)重视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中职思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也应当重视  案例对于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为学生设置丰富的案  例,引领学生在了解案例、理解案例的过程中,树立正  确的“三观”,并通过对于案例的深度思考,来实现全  面发展与进步[4]。例如,中职思政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这一单元的内容时 , 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丰富的案例,引领学生以更加具体  的形式,深刻理解“法治精神”这一抽象的概念,并实  现通过案例讲解,鼓励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  实际行动相结合,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  素质。比如,中职思政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展开教学:首  先,教师可以以现实案例作为引导,来为学生进行教  学导入,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带领学生了解“法治精神” 这一个概念,确保学生能够展开高效学习。比如,中职思政教师可以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校园暴力”“校园 霸凌”等现实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来开展授课与教学, 引领学生对“法治”产生正确的认识 。其次,在学生充 分了解现实案例,认识到了“法治精神”具体内涵之 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带领学 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单元的知识与内容 。最后,中职思 政教师又可以将课程内容回归到案例讲解上,给予学 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自 主分析、独立思考,判断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所学 知识。通过这种形式,中职思政教师就实现了案例在 课堂授课之中的有效应用,  并引领学生通过了解案 例、分析案例,更加具体、形象地掌握学科知识,从而 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另外,  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鼓 励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根据教师所给的案例,来发 表自己的见解,  引领学生实现知识的灵活性应用,鼓 励学生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相结合,  树立正确观念的同时,规 范自身行为,实现全面发展。

三、总结

新历史条件下,中职思政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 动时,既要关注到中职教育的特点,同时又要结合时 代背景,  通过中职学生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 式,并配合先进的教学策略进行授课。不仅如此,中职 思政教师还要进行及时的反思与回顾,探讨以往教学 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不足,并实现“对症下药”,转变 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 堂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获得长远的发 展。

参考文献:

[1]王书宁,王树芳.构建中职思政课“三课一体”实 践教学体系[J].现代职业教育,2022(2):148-150.
[2]罗秋花. 中职政治课堂实施思政育人的途径探 索[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21(9):221-222.
[3]张毅. 中职“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现 代职业教育,2021(18):74-75.
[4]马婕姝,宋爽.谈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师 的角色转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1):9-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2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