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中职思政课堂时政播报的运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08 11:30: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时政播报”这种形式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去关注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方面的时政要闻,畅谈自己所涉猎到的或感兴趣的新闻,然后让学生探究,自主发言,试着深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立德树人;主流价值;德能兼备;时政播报;三进;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学科素养;责任感;课堂效率;理论联系实际;主体

本文引用格式:刘静,张志强.浅谈中职思政课堂时政播报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1):140-14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些对学校思政课提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开展适合中国国情、职业学校学情的职业教育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将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制造强国的工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中职生要成为新时代德能兼备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成为制造强国的主力军。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目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大家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当代社会形势纷繁复杂,社会压力不断加大,多种价值观念冲击,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出现错位,这就要求思政课对和谐因素的融合要够、要深、要透,学校的主流价值引导凸显重要、思政课学科教育的好坏会影响德育工作整体成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在德育课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主动谋划,狠抓落实,统筹单一与兼顾、共性与个性等多重关系,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和谐思政,其中课前时政播报是效果非常理想的一种方式。“时政播报”很好的促进了思政课三进的落实。

“时政播报”模式是每节思想政治课讲课前,利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学生播报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的时政要闻,并就某一个热点事件尽可能地从背景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深度探讨,尽可能用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可以直接口头播报也可以做成PPT课件,借助图片视频等形式,要求学生一定站到讲台上。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我看、我思、我谈。在信息化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催生着一种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巧用信息化工具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发展,将当前发生的时事政治事件恰当地嵌入课堂教学内容中,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实际,增加学生的现实感,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将时政教育和思想政治课堂有机联系起来[2]。

\

 
“时政播报”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改进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以枯燥理论讲解为主的状态,改变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的现状。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时政播报引入思政教学,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通过时政播报,引入实际生活中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进一步实现课堂的开放化,让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得出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搜集、分析、播报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时政播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时政,关注国际、国局势。通过时政播报,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注定关注时政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播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思政课的课堂效率。此外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获取信息、辨别信息真伪、正确解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分辨是非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关注时政热点,思考身边重大社会现象的良好习惯;还可以促进思政课三维目标的实现,即把时政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时政播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的能力,并借此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国注重时政播报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经典文化教育高度融合。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对各种政治现象进行自主研判并表达想法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迸发个性,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拥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反向逆流作用于内在性格、习惯、心理,形成符合时代前进趋势、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观察、考察、反思的习惯,并内化于心,深入引导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3]。

在思品课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也是客体,是倾听者和观察者同时也是倾诉者和传播者。通过“时政播报”这种形式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去关注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方面的时政要闻,畅谈自己所涉猎到的或感兴趣的新闻,然后让学生探究,自主发言,试着深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每一节课都有时政播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时政新闻的新颖性与时效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找到交流见闻的空间尤其是那些见识广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从中找到了自信的支点,在学生中间也营造了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良好氛围;多种形式的交流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辨别、试着通过现象看本质,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生生、师生互动,充分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互通。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主动关注、思维碰撞、行为纠偏、学会表达,最终形成德育行为的自我认知、自省自查、自我评判。

通过时政播报使很多学生思维变得敏捷,视野变得开阔,发言变得积极,分析综合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语言组织和思维逻辑性更强,学科素养稳步提升[4]。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政播报,贴近实际生活,在选择内容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深受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对思政课有了一种期待。每周的时政播报只选择一个时政热点话题,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学科知识,从两到三个角度展开深度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为什么、事件的解决办法——怎么办等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通过“时政播报”,以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为切入点将所学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在主动积极愉悦的心情中获得和巩固学科知识。为了做好时政播报首先需要遴选时政热点,,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要点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关注新闻,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学课内、课外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融合,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打开,拓展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提高了思政课的课堂效率[5]。

时政播报为学生学习思政打开了一扇兴趣之门,为学生开启了广阔的天地,使他们的很多潜能在无意之中被开发和调动了起来,收到了事先都未曾预料的良好效果。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希望通过时政播报,让学生主动关心社会、了解世界,进一步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增强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引领广大青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

 
参考文献

[1]黄琳.中职思政教育中的倾听艺术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3(38):313-314.
[2]王谦峰.巧用当前时政热点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以九年级“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7(13):78-79.
[3]李倩倩.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9(14):178.
[4]董生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时政播报”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6):63-64.
[5]李克超.巧用时政热点,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J].高考,2018(03):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