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幼儿园主题活动与传统文化资源有太多对接点,教师要做好全面调研工作,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展开 素材搜集,对莆田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做科学整合处理,寻找适合的契机做主题活动渗透,为幼儿提供更多实践 内化的机会。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体育、传统技艺等,都是主题活动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教师适时做渗透 设计和组织,幼儿对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有一定认知积累,其认同感更高,活动融合效果值得期待。
【关键词】幼儿园 主题活动 文化资源 融合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有对接融合意识,针对幼儿生活认知基础做延伸思考,结合当地传 统文化资源推出崭新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参与过 程中建立文化情结以及综合素质和技能[1] 。幼儿主题 活动主要包括环境、阅读、活动、游戏、科学、艺术等领 域内容,教师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做科学整合,寻找 活动融合对接点,推出更多融合性活动方案,势必能 够为幼儿带来更多实践机会,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健 康成长。
一、主题活动与传统节日文化融合
(一)活动融合过年民俗
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说春节的意义,他们可能不太 理解,但在春节这样传统的节日里,孩子还是能感受 到春节是和平常不一样的日子。教师要对莆田当地传 统文化做深度研究, 对幼儿过年认知基础做客观调 查,结合春节习俗,生成基于儿童发展需求的,具有融 合性的过年主题活动,对幼儿形成多点冲击 。幼儿课 程游戏化,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在主题活动设 计时,教师也需要做好对接处理,对主题活动内容做 游戏化设计, 结合莆田当地春节习俗做活动方案组 织,幼儿响应度更高[2] 。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调动 更多社会力量做活动支持,其辅助作用会更为突出。
幼儿对过年活动记忆更为深刻,教师推出一些围 绕过年的主题活动 。如节日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扮 演不同角色,现场模拟过年的场景,做互动性表演。教 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激发幼儿的过 年记忆,利用环境布设,创设过年的气氛,让幼儿参与 一些游戏活动, 鼓励幼儿以不同身份进入活动环节。如特有的拜年习俗的渗透,给幼儿提供更多模仿的机 会,促使幼儿对传统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教师针对幼 儿记忆做活动设计, 将幼儿带入特定活动情境之中, 其组织效果更为显著。幼儿主题活动渗透传统文化内 容,不仅丰富了幼儿学习视野,也能够培养幼儿生活 观察习惯,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 。传统节日文化有更 广泛的应用空间,教师适时做出对接处理,其适合性 更高,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二)活动融合中秋习俗
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主题活动有太多融合点,教 师在具体筛选时,要对主题活动特点与传统节日文化 做对接处理,提升契合性,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对接设 计,让幼儿顺利进入到主题活动环节[3] 。中秋赏月是普 遍民间习俗, 而不同地域却有一些特殊的活动内容, 教师对莆田地方节日文化习俗资源做整合处理,与幼 儿主题活动做对接, 能够建立更多新鲜的活动形式, 幼儿积极响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建立认知积累。
在幼儿主题活动内容筛选时,教师不仅要做好生 活对接,还要观照地域文化特点,推出一些适合性更 高的活动内容 。如孝德文化主题活动设计时,教师结 合莆田中秋节“做秋”习俗做具体组织:今年的中秋 节,你打算送什么礼物给爸爸妈妈呢? 不如画一张画 送给父母,将要送的礼物画出来,父母肯定会喜欢。这 里有一张图片,小朋友认真观看,看看都有什么东西, 将这些画出来吧。幼儿开始观察图片,对绘画做设计, 教师进入幼儿群体之中,对幼儿操作遇到的问题做解 读,指导幼儿绘画。一个最为简单的主题活动,将当地 文化做对接处理,成功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其教育价值更高。
二、主题活动与传统民俗风情融合
(一)活动渗透祭奠风俗
教师组织幼儿做主题活动时,要对活动内容做多 重筛选,如果能够渗透一些民俗风情内容,能够对幼 儿形成感官冲击。如莆田地域传统文化中的妈祖祭奠 风俗,这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幼儿生活在这 样的环境之中,自然会有一些感知体验积累,教师在 主题活动设计和组织时渗透妈祖祭奠风俗内容,如排 练一些角色游戏,都能够形成很好的效果。传统民俗 文化不是迷信活动,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将相关内 容做切入设计,将主题活动与相关民俗文化内容进行融合。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直观信息,让幼儿了解妈祖 文化的内涵,准备去现场做观看活动,详细观看祭祀 的过程,还要借助多种信息渠道做对应学习 。教师与 家长达成共识, 由家长组织幼儿参与这项观看活动, 并负责介绍相关内容。教师不妨给幼儿讲述一些相关 故事,让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现场讲述这些故事。在教 师精心设计安排下,幼儿顺利进入观看环节,其信息 获取很完整 。幼儿对观看活动最感兴趣,从中获得的 学习体验更为直观。文化传承活动是幼儿主题活动的 核心内容,教师围绕莆田当地文化做活动设计和组 织,获得不错的操作效果。
(二)活动渗透仙戏艺术
幼儿对一些表演性主题活动比较有感觉,教师时 常推出一些演绎活动任务,幼儿会更为欢迎 。莆仙戏 是当地最出名的表演形式,教师将幼儿主题活动做对 接设计,让幼儿结合莆仙戏的形式做演绎操作,其调 动激励效果更为突出 。幼儿对演绎活动充满期待,教 师不妨与幼儿一起参与演绎方案的设计和改进,与幼 儿一起演绎,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热情更高,利于幼 儿在传统文化洗礼中成长自我。
教师组织幼儿展开主题活动时,要对当地传统文 化特点做深入研究, 这样才能提升活动设计的适合 性 。如莆田市组织了大型莆田仙戏汇演活动,这是难 得的学习机会 。教师掌握这个情况后,即刻组织幼儿 做现场观看,幼儿参与热情很高,并在观看之后有亲 子演绎的冲动 。教师对这些现代小戏做梳理,选择幼 儿比较熟悉的内容,自行做改编操作,建立不少演绎 脚本,然后组织幼儿做仙戏演出排练 。 幼儿有观看仙 戏的经历,自然有更强的认同感,纷纷参与排练活动。教师借助多媒体反复播放一些演绎片段,从更多细节 方面做介绍,组织幼儿做精心排练 。在这个操作过程 中,幼儿从中获得不少学习体验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 仙戏演出,形成更多演绎内驱动力,成功激发幼儿演 绎的主动性,这无疑是比较明智的设计 。幼儿有了演 绎体验,不仅对传统仙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传统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会产生一些情愫。
三、主题活动与传统体育游戏融合
(一)活动对接车鼓习俗
幼儿对体育主题活动有更高认同感,因为体育活 动常常带有游戏属性, 自然能够引起幼儿的参与热 情,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多样,教师要做好筛选工作,挑 选幼儿普遍喜欢的体育运动形式。车鼓是莆田当地非 常有名的街头表演形式,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做相 关渗透处理,能够创造更多游戏形式,吸引幼儿参与。 幼儿园大多没有车鼓这些活动物质材料,教师要做创 新设计,利用多种替代材料做活动设计,一样能够形 成调动效果。
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很丰富, 涵江车鼓、南 少林武术、沟边九鲤舞等,这些内容渗透到幼儿主题 活动之中,对幼儿形成心灵冲击会更为强烈 。 如体育 游戏资源整合活动,教师要求幼儿做生活观察,自行 学习一种民间体育运动形式,准备到幼儿园做集体表 演展示活动 。幼儿大多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教师及时与家长协商,协助幼儿做信息搜集,通过多 种形式训练,准备参与集体展示活动 。 为提升运动针 对性,教师及时推荐一些民间游戏活动 。经过一番努 力,幼儿大多顺利学会了一套运动或者游戏技能 。在 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介绍和展示 。有演示武 术套路的,也有展示传统游戏的,还有模拟车鼓表演 的,其演绎操作有模有样,教师对幼儿精彩表现做点 评。
(二)活动对接灯舞内容
主题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在传统体育渗透 时,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 。 莆田当地有灯舞表演活 动,在民间广泛流传,幼儿对这项传统表演有观看经 历,教师不妨对表演形式做改进设计,将主题活动融 入灯舞表演内容,组织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建立文化认 同认知 。体育活动与灯舞结合,能够创设出更多游戏 活动,教师对相关资源做科学设计和应用,势必能够 为幼儿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
幼儿对文化演艺活动有更高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主题活动设计时,围绕演绎游戏做重点规划,能够创造更多活动契机。 如果能够渗透莆田民间舞美内 容,其助力作用会更为丰富。如元旦演出活动组织时, 教师专门编排了灯舞演绎节目,让更多幼儿亲身参与 训练和表演活动,其锻炼效果更为突出。为激发幼儿 参与热情,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灯舞表演视频, 并现场做指导,组织幼儿展开模仿学习。幼儿对灯舞 表演有观察经历,接受起来没有太多障碍。经过一段 时间的排练,幼儿大多掌握了演绎要领。 在正式演出 时,教师特意邀请了部分家长参与观赏活动,将活动 推向高潮。演绎是一种组织手段,成功激发幼儿参与 热情,教师亲自展示和指导,主动与幼儿一起演绎,给 幼儿带来更多演绎信心,确保活动顺利展开 。特别是 莆田民间灯舞内容的全面渗透,为活动注入更多教育 内容。
四、主题活动与传统技艺文化融合
(一)活动吸纳手工技艺
幼儿对手工操作活动有比较高的参与兴趣,教师 对此需要有更客观的了解,在主题活动组织时,精心 选择一些适合的手工操作活动,无疑是比较明智的选 择 。幼儿生活中有一些观察积累,有些幼儿可能还有 一定的操作经验, 教师针对性做主题设计和组织,适 时渗透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内容, 幼儿会积极响应,其 训练效果更为显著。 传统手工制作内容丰富,如何做 出理性设计,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莆田地域有丰富的手工制作行业,教师围绕传统 民间手工制作这个主题, 设计了一个集体参观活动, 吸纳部分家长参与其中,对幼儿做监护管理 。在这个 参观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 教师先期做实地调查, 走访了一些家具工艺博览馆,特别是对莆田红团制作 进行重点考察,然后与家长协商,组织幼儿参观学习。 在参观环节,教师重点介绍工匠的现场制作,对一些 精美工艺品拍照,并组织幼儿进行制作体验活动。 因 为关涉莆田当地手工制作行业,很多家长对此比较熟 悉,甚至还是一些专业人士,教师邀请家长做导游,对 一些经典的制作成品做专业介绍。幼儿在整个参观过 程中,不断吸收一些新知识,并参与了体验活动,对手 工制作产生浓厚兴趣。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寻找一 些适合的材料,展开实践创造活动,尝试进行手工制 作操作 。幼儿从活动中获得不少动力和启迪,都能够 积极响应教师的安排。
(二)活动吸纳美食文化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涉及很多生活内容,教师需 要有筛选意识, 针对幼儿普遍关注的内容做设计,其 适合性更高。如美食,这是幼儿比较有感觉的内容,在 主题活动设计时,让幼儿搜集当地美食信息、制作简 单的美食、展开美食相关的游戏活动等,都能够对幼 儿形成心理冲击,教师要做好活动安排,推出一些生 活观察活动,或者是组织幼儿做角色游戏,模拟操作 美食制作,都能够带来鲜活学习体验。
幼儿对美食更有感觉,教师围绕美食文化推出一 些主题活动,势必对幼儿形成强烈冲击。 教师鼓励幼 儿介绍自己熟悉的当地美食,幼儿积极响应,一些特 色美食不断推出:莆田卤面、兴化炒米粉、炝肉、荔枝 肉、海蛎煎蛋等。教师对这些美食做梳理,挑选一些典 型美食做重点介绍。 如金粿、宝糕,这是当地特色美 食,也是中元节祭祀用的食品。 幼儿对这些美食比较 熟悉,教师先组织幼儿介绍这些美食的特点,并利用 多媒体视频形式,对其制作工艺做详细介绍。 幼儿都 能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主动介绍自己的见闻和感 知,对这些美食制作手法做了解。 为锻炼幼儿操作能 力,教师推出美食制作活动任务:回家后,与家长协 商,或者在家长辅助下,自行制作一道美食,让家长以 视频形式做记录,将视频发送到微信群里,让更多人 观看这些视频。幼儿听说要制作视频展示自己的操作 过程,都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兴趣。 教师及时与家长交 流,对辅助方法做出一些提醒,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动性,在制作过程中锻炼独立操作能力。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吸纳更多传统文化内容,不 仅能够对幼儿形成心灵冲击,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学 习观察习惯,传统文化资源无处不在,幼儿对此有一 定认知积累,这无疑是幼儿主题活动融合传统文化的 重要基础条件。 教师在融合设计和组织时,要对制约 因素有充分考虑,对活动执行条件、幼儿实际接受程 度、活动操作效果等做出客观评估,以提升主题活动 组织效果,让幼儿在多种感官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综合素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成凤.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活动中的有效 渗透[J].山东教育,2020(36):4-5.
[2]严建华. 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践 与探索[J].教师,2020(23):90-91.
[3]金蓉. 以绘本为载体构建幼儿园主题活动[J].当 代家庭教育,2021(16):73-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