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农业”主题下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02 14:04: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确立主题,通过合作、探究、服务、实践 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本文从主题说明、主题目标、主题结构、实施条件、教学过程 和总结反思方面设计了我校“农业”主题下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  地理教学  农业主题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在“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中的作用。综合实践课程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基于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和本土地理环境 的特征,确立研究主题,编制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办法, 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实践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本文从主题说明、主题目标、主题结构、实施条件、教学过程和总结反思方面设计了我校 “农业”主题下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

一、主题说明

基于嘉峪关地理环境特征,本课题组确立了农业 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系列相关活动,带领学生 参与农事活动,在农事活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困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引导 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指导学生 做出合理的解释,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地点涉及新城镇的光 伏温室示范区、新城镇农业科技教学区等多个农业科 技示范基地。后续学校又建设了校园农科基地,每年 组织学生参加农事活动。整个农科研学活动,既有校 外研学点,又有校内固定研学点,研学空间扩大化;时 间上,根据农作物生长特点,不同时间开展不同的研 学活动,全过程了解掌握农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 实践能力 。从活动方式上看,有考察探究,有动手实 践,有总结反思;从知识层面上看,需要学生的地理知识、生物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

二、主题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农业实践活动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原本从生活中来的教学内容再回到学生生活中去,深刻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知识的速度更快、更深入。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双独特的“科学眼”,能够用地理、生物等的视角观察世界,能够用学科的思 维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实 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学生“实 践出真知”的价值理念 。小组方式参与农业研学以及 种植活动,锻炼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会了团队 合作,懂得了同学间要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提高了 生活自理能力。

三、主题结构

(一)准备阶段:农科知识和研学物品的准备(1 课 时)
体验:课前的搜集查询,对研学内容进行熟悉了 解,为研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实施阶段(14 课时)
 
\

体悟:让学生接受锻炼,走近自然、亲身体验,学 有所得,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深入全面了解农业的发展,感受现代种植的魅力。

(三)总结阶段(1 课时)

体悟:通过研学汇报,将研学内容进行成果展示 与总结分享,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四、实施条件

空间环境:研学基地、校园农科基地、多媒体教室

实施材料:电脑、手机、铁锹、铲子、地膜、种子、记 录表、中性笔等

宣传材料: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

\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1 课时)

1.教师对研学活动准备

(1)邀请农科专家(嘉峪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 艺师王泽林先生)进校园开展讲座。

(2)确定研学地点,制定研学路线。

(3)设计研学方案(包括研学单),制定安全预案。

2.学生对农科知识和研学物品的准备

设计意图:研学旅行不等于旅游,其重在“研学”, 需要详实的准备和计划,之后再通过外出旅行来开展 研究性学习。对于农科研学而言,研学之前,需要做好 大量充足的各项准备。准备既包括农科知识的搜集整 理,又包括研学物品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的研学活 动才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

(1)活动任务

网络或书籍搜集所需信息;准备研学物品

(2)活动准备

场地:学校,农科基地

材料:电脑、铁锹、铲子、地膜、种子、手机、记录表 中性笔等

知识:地理农业知识,网络知识

(3)准备活动过程

①嘉峪关农科知识准备

查询整理嘉峪关气候特点,掌握嘉峪关农业发展 的区位条件。

搜索查询嘉峪关常见农作物如小麦、土豆、大豆、 西瓜等的生长习性。

搜集嘉峪关温室大棚作物木瓜、芒果、台湾番石 榴、草莓、桃子的生长习性。②学生自主填写研学物品清单

设计意图:研学旅行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是综合 全面的 。研学旅行活动开展需要学生携带必备的物 品,需要带什么,带多少,这些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决 定,最后再由老师引导和提醒 。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你认为此次研学出行前,需要做哪些事情?  哪些 物品属于必需品?  阐述理由。

(二)实施阶段:开展农科研学,培养学生综合实践 能力(9 课时)

1.活动重点内容

(1)了解嘉峪关本土农作物发展状况,以及了解 嘉峪关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2)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能够用学科原理解释 农业现象以及解决遇到的农业问题。

(3)对接课本和课堂,完成教师研学学习单设置 的问题。

(4)评价嘉峪关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为嘉峪关 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5)记录研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并寻求解决,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对研学地点进行考察,联系研学点讲解 员。

3.活动实施过程

(1)活动启动仪式(1 课时)

(2)专家讲座(2 课时)

专家主要从嘉峪关市蔬菜、果品种植情况,本地 常见农作物、蔬菜的生活习性,温室育苗和种植的操 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讲解。

(3)研学培训(1 课时)

培训内容包括:研学内容(PPT),安全教育(安全 预案)和研学准备。

(4)在研学点开展研学活动(9 课时)

①研学点一:新城镇光伏温室和农业科教区

研学点介绍:该光伏温室利用温室对热带水果的 原生态环境施加人工控制,生产优质新鲜的热带水果。

研学重点内容:让学生了解嘉峪关温室现代农业 的发展状况,感受现代高科技农业的魅力。

指导要求:在研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总结整理。对于产生的疑问, 要重点标注,后续要进行深入探究。

②研学点二:文殊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研学点介绍:文殊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优 良品种,采用大棚立体三层模式栽培草莓,其亩产达 到 4000 千克,有效提高了草莓的品质、产量及土地利 用率。

设计意图:将学生生活中的生物地理问题或情景, 以研学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 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课本原理与现实问题很好 地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研究课题:分析草莓生产的区位条件,反季节生 产原理,农业区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做 出假设和猜想,培养研究意识,鼓励学生表达,进行思 维碰撞。

③研学点三:紫轩葡萄酒庄园

研学点介绍:紫轩葡萄酒庄园是建有压榨、发酵、 储酒、灌装、研发中心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葡萄酒 生产工业园区。其中 1 号窖是目前亚洲单体面积最大 的葡萄酒酒窖,同时建成的还有饮料生产线和装备精 良的葡萄酒研发中心。

研学内容:调研分析紫轩葡萄酒庄园葡萄酒品质 好的原因;目前制约紫轩葡萄酒庄园发展的条件是什 么;请你为紫轩葡萄酒庄园发展献计献策。
④研学点四:校园农科基地

研学点介绍: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校园内建成智能 温室两栋,开辟荒地十亩,作为学生农业科普教育实 践基地,用于学生进行农业劳动实践和农业科技知识 学习。

研学流程:

\

研学重点内容:

1.动手实践,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锻炼吃苦 耐劳的精神,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成研学学习单中的课题内容。

3.对接课堂或课本,用学科知识解决农科研学中 遇到的实际问题。

4.能够用学科原理或知识,阐述一些农业现象。

设计意图:嘉峪关市酒钢三中农科基地位于校园 的生活区,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土地 。但对于生活在城 市的孩子,如何种地、如何管理等都是陌生的领域。走 进实践基地,认识作物的品种及工具,掌握其生长规 律、了解本地作物的种植情况,学习春耕、秋收、日常 防护、生产等农业知识及现代农业知识 。体验手工种 植、施肥、浇水,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懂得珍惜粮食。参 与农事劳动,从农耕实践过程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亲身体验,接受锻炼,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提高 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指导要求: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  田间地头 禁止拿着农具嬉闹,铁锹等农具轻拿轻放,劳动时注 意保持距离。不可用接触过种子(有农药)的手,吃东西。

研学内容:用 GPS 测量农科基地的面积、研学 APP 的使用、农业地膜的使用及作用。

(三)总结阶段:农科研学分享交流(1 课时)

活动任务:将研学收获进行分享总结。

活动准备:场地(多媒体教室)、材料(学生制作研 学总结 PPT)。

活动过程:

(1)按照小组方式,将研学反思进行汇总,制作研 学汇报 PPT。

指导要求:注重让学生总结实践中的感悟,展示内 容要有深度。

(2)汇报答辩 。要求学生向同学和老师进行现场 展示,并接受评委的现场提问和答辩。

设计意图:总结反思,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 地理问题的能力。汇报答辩,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及临场应变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丛书 普 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2017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 准(2017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87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