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瞄准学习目标,引导学生 围绕学习文本展开质疑,在小组和班级中展开对话交流,实施有效互动,从而实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质疑;交流;互动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享受“生命化教育”的甘霖,让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瞄准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文本展开质疑, 在小组和班级中展开对话交流,实施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引导质疑释疑中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它是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
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提问。如学习小学四年级第 21 课“黄鹤楼的黄剑,以及孟浩然的广陵”,我让学生通过笔记、插图和工具学习古诗。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交流思想。
学习“孤帆”一词的含义是孤单的船时,一位同学瞪大眼睛说:“老师,烟花三月下扬州,广袤的长江怎么可能只有一只船呢?”我及时表扬他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并鼓励引导其他同学来解答。最后我再引导:“一望无际的长江不可能只有一只船,但在好友眼里却只有……”我把目光转向了每个人, 学生们突然意识到李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朋友孟浩然的帆船上,从而感受其中的深厚友谊。我紧紧抓住本单元围绕爱的主题展开教学的特点, 学生在这样的不舍、依恋的感情基础上再读后两行诗句,语速变得缓慢,语调 也变得深沉。
二、在课堂平等交流中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近看风动石,它是那么巨大,那么神奇,我真怕它掉下来…… 我继续引导:“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风动石, 风动石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正是我们所学的哪句诗? ”学生自信地答: “望着山边的一座山峰,距离不同。 ” 我继续引导:“现在老师变魔术, 手握风动石,请用静态描写说风动石。
” 这时,有的学生这样说:风动石就像一个站在山顶的士兵。 我又说,如果这时刮起了一阵大风,风一吹风动石,它又会怎样呢?结合想象,他说风动石在风中似乎在摇晃,我再也不敢靠近它了,生怕它会掉下来。 我让学生从远到近,从静态到动态观察风动石,抓住特点写风动石,加上自己的感受。 先同桌说说,试着说一个有关风动石的片段,再写这一片段。 这节写景作文指导课,师生在这样的对话中靠得更近。 民主平等使得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的过程,奏出和谐美妙的课堂旋律。
三、在课堂有效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教师的教学实践包括准备课程(准备学生,准备教材,编 写课程计划)和教授课堂实践。 课程计划只是一个课前预设。课堂准备时无法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 课堂教学应注重成长和成长的人的整个生活。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案,势必使课堂陷入呆板机械的泥潭。如教授“猫”一章时,我创设各种情 境,有小主人诱惑、呼唤猫:“我给你新鲜好吃的鱼,回来。 ”有老奶奶和蔼可亲的呼唤: “乖,回咱们的家。 ”有男主人严肃的呼唤:“回来,要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声音一出,全班同学哄然大笑,显然超出课堂预设,并且也与文本相背离。这时,我对着他微微一笑, 说:“老舍先生视猫为自己的儿女, 疼都来不及了,怎么舍得打它呢?”这位学生也笑了,马上会意,及时改正。大家都能从“无论谁怎么呼唤,结果都一样,它都不肯回来”领悟到猫的贪玩。发挥教学设计的作用,还得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熟练驾驭课堂,施展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机智,实施到位的指导。 教学理解“蹭”时,我本来打算让同桌动作表演“蹭”, 通过动作演示体会“蹭”是轻轻地摩擦,很温柔。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同桌因为是男女同学而不敢体验“蹭”。
这时我突然发现两名男同学虽不是同桌,他俩站在通道“蹭”得很开心。于是 我请他俩到讲台前演示“蹭”的动作,并采访他们从“蹭”字体会到什么。他们说“蹭”这个词让他感受到了猫的温柔,实现了作者对猫的爱,实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这样的课堂在师生有效的互动中,实施了自主探究学习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丽珊.构建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堂——基于“生生倾听”凸显主体地位[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3).
[2]吴惠琼.紧扣文本特点 培养阅读能力——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3).
《质疑·交流·互动—基于自主探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423/2019042305135352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