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归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8 11:42: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冠疫情对于世界各国的影响是极大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大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心理波动,在疫情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  因此,本文对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表现特征及其归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疫情背景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归因

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在当前疫情背景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 们所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日益突出,  大学生心理危机造成的各类事件层出不穷。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准确界定大学生心理危机,弄清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

危机是指突发事件,  出乎人们的意料而发生的,而心理危机在本文中是指个体在遭遇重大问题或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打破平衡的状态,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紧张不断积蓄,  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发生紊乱,当 事人失去平衡的一种状态。

\

2.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特征

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进行的相关研究有:姜 土生、邓卓明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发展性与存在性并存、潜在性与突发性并存、危害性与机遇性并存的 特点[1] 。卓高生、吴志敏认为,危机具有复杂性、突发性、 紧急性、痛苦性、无助性、危害性等特征[2] 。  肖三蓉等认 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应激性、痛苦性、危险 性、机遇性、时限性等特点[3]。陈春莲认为,大学生心理危 机的主要特点有发展性、交互性、易发性、潜在性等 。根 据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界定,我们认为疫情背景下 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如下特点:发展性心理危机、境遇 性心理危机、现实存在性心理危机和病理性心理危机等 特征。

2.1 发展性心理危机

青少年所在的年龄段是非常容易发生危机的一个 阶段,这是因为青少年逐渐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 。大学生也属于青少年,他们面临的危机要比其他青少年更多。大学生在发展、转变的阶段,所遇到的问题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随着他们不断地长大,会不断地经历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前所未有的人生问题,他们会一步步走向成熟 。但是经历这一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达到所需标准,如果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如果缺乏物质条件和机会,那么就会很难顺利通过这一阶段,这样就会造成发展性危机。

2.2 境遇性心理危机

一般来说,指的是突然之间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引发的心理危机。

这种情况主要指个体出现突如其来的、难以接受的悲剧性事件时,个体对此事件无所适从进而出现无法控制的危机。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经历过挂科、考研失利、 作弊被抓等一些常见的事情时,  甚至遇到一些遭遇抢劫、亲人离世等的突发情况时,他们没有办法进行良性 的处理,这样就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心理危机。

2.3 现实存在性心理危机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考虑过死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与死是我们人生中最基本的课题,作为一个人,肯定都会考虑生命、死亡,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探索人生,探索自我发展,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4 病理性心理危机

有些长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就可能会引发心理危机的产生,比如紧张、抑郁、焦虑等,这些都是由个体神经症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其他 异常引发的危机,  比如个人品行不端或违纪违法犯罪等 。心理危机具有时限性,通常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周不 等,而且比较危险,轻则能导致个体病态,重则使精神和生理上出现病态,所以需要格外重视。

3.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归因

国内学者从 20 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陆续进行了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2001 年,蔡哲、赵冬梅认 为当个体在运用平时已习惯的应对方式不能处理自己目前所遭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就会出现危机 。2005 年, 何元庆、姚本先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面临或认为自己面临某种重大生活事件,不能或认为自己不能解决 、处理和控制时产生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2018 年,马晓燕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则是指当大学 生遭遇一些重大挫折或突发事件时,凭借现有的能力难以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紧张、焦虑,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本文按照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来分析,在不确定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同样源自个体自身内部和环境两个方面。

3.1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自身内部原因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自身内部原因其实质是埃里克森指出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在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在不断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常常由于自我价值观和实际能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期待不一致而导致对自我的价值、对个人品质产生怀疑,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这是他们产生心理危机的深层次的“内部困难”,也即个体内部原因。

\

3.2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

3.2.1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社会因素—当前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寒假生活异乎寻常, 不少学生和家长变得焦虑、恐惧、忧郁、易怒,这些属于 疫情下的“心病”,需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和疏导 。  面对 社会上突然出现的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事件,且这种事件极大可能影响到自身生活学习等其他方面的时候,人们 普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大学生也不例外。重大的社会事件会影响到人们社会心理的发展,它既像 放大器一样折射出不同人群的表现,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让人们在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中经 受历练和考验 。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就有可能出现恐慌、 焦虑、担忧、压抑、悲伤、愤怒、绝望等消极情绪 。在这个 过程中,也有一些同学略感焦虑,或苦闷,或烦躁,或孤 单,或无聊,或无奈 ……每天看到网络上的疫情信息和 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变得有些草木皆兵,坐立不安,不 断回忆着前一阵儿都去了哪里,接触过什么人;精心设 计的假期生活和外出计划被破坏,  一下子不知所措,失 落又无奈;原本以为终于过上“吃了睡,睡了吃”的“幸福 生活”,却由最初的新鲜开始变得有些无聊,不知被迫延长的假期要如何度过;每天熬夜刷手机,摘下联机游戏 的耳机后,顿感索然无味,眼望天花板失眠到天明;与父母朝夕相处,却开始矛盾重生,家里火药味正在弥散开 来 … …

3.2.2 现代媒介手机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可以说既多又快,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学 生居家隔离,在家上网课,手机成了他们与社会交往互动的最主要工具之一。大学生过度的使用手机,玩游戏、 关注手机动态及不同的消息,  面对诸多信息的洗刷,不同文化的道德评价标准与行为准则冲击,在一定程度上 他们常常会感到混乱、困惑、无所适从、对自己的认知不明确进而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惶恐的心理 。在现代社 会这些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他们常常会感到身心俱疲,精神压抑,进而引发心理危机。

3.2.3 学习与就业压力

疫情发生以来,  大部分学校都实行了网络授课,学 生都要进行网络学习,一些偏远山村的大学生由于家里没有网络或者网络不稳定,或者家庭特殊情况,学习内容没有跟上影响了自身的学习,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或多或少心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加上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居家隔离,不能外出,不了解市场,想着自己即将毕业,却又只能宅在家里寸步难行,无形中会出现焦虑,惶恐的心理。虽然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企业的人才招聘也会陆续展开,但是在招聘规模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迟迟未能就业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心里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波动。在这样的学习和就业双重压力下学生有可能引发一定的心理危机。

3.2.4 现代社会因素等方面

在当前疫情背景下,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对生活于 其中的个体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人们都会依据从社会中所获得的信息来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也不例外 。大 学生虽然说年龄上已迈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他们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对社会的期望比较高,而当现实与理想相矛盾时,内心冲突便不可避免 。所以同学人际关系 的变化,校园环境的影响,网络信息的抨击都会给他们 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同学无法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就整天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沉迷网络就会出现烦躁、紧 张、焦虑、自卑的心理,这些心理长期的存在也可能引发他们一定的心理危机。

所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也是起源于他们内部自身的原因,但是外部环境、社会因素也是导致他们引发心理危机的直接诱因,都不能简单的忽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表现特征及其归因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因为篇幅有限,本文内容还有不足,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姜士生,邓卓明.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13(2):98-103.
[2]卓高生,吴志敏.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源考察及干预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12):179-181.
[3]肖三蓉,陈玉民,李汉武.大学生心理危机主动介入管理模式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1(1):94-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81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