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而阅读便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 一,同时在这其中“读思达”教学法更是符合小学生的内在发展规律,从而小学语文教师就要能够不断深研这一教 学策略,以便充分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 对此,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和‘读思达’教学法之间的联系”“新形势下的‘读思达’教学法开展策略”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 更加合理地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读思达教学法 阅读教学 问题任务 互动情境
伴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体系的逐渐 成型,现如今的语文教育也在不断践行着从重“教”到重 “学”的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而这便 也是“读思达”教学法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 发挥效果的根本原因之一 。 除此之外,新时期的小学教 育更重视学生对于获取知识的技能与意识的培养,这也 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以往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同 时在“读思达”教学中,学生也在不断地阅读、思考和表 达, 而这都是学生在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标志因 素。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着重于对学生积极阅 读、努力学习的态度和动机的激发,要真正帮助学生意 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价值,进而既要使其会学,还要使 其爱学、乐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从小 热爱学习的习惯,最终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 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每一位学生的整体学习生 涯中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 状却有待改观。一方面,“双减”一词正成为当前教育界 的热点话题,教师如何保证在减少课后作业和课外培训 班的同时而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呢?那么在“双减” 之后是否也意味着需要“双增”呢? 对此,无论是教师还 是家长都要去增强自身的责任心,教师要增加自身的耐 心和爱心去引导学生、教化学生,家长则是要增加更多 的精力去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并且在这其中一味地增 加“财力”也不是最佳选择;而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小学 生有着更广泛的学习需求,以往的只重视教学结果的时 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要重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 学习过程,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更加 的灵活,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满足学生 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最终促使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成长 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读思达”教学法之间的联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曾指出,语文课程 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语文 学科核心素养从低到高也可以理解为六个层面,分别是 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 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而 “读思达”教学法更是充分满足了这六点的需求,所以这 也意味着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始终围绕这六 点为阅读目标展开教学,最终有效增强学生的整体语文 素养。
三、新形势下的“读思达”教学法开展策略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效率质量
无论是“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还是其余的高效教 学策略的实施,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和质量,而这与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的提升也是离 不开的 。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保持自身学习的先 进性,要经常性去了解一些较为实用的教学理念,并能 够根据当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 等一系列因素去设计更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使之 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等过程中,以便大大提升其 课堂体验,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长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 情。例如,首先任课教师可以去通过网络或者文件、书籍 等多个方式充分地学习和了解“读思达”教学法的基本 内涵和特征,然后教师可以对班级里学生的真实语文阅 读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充分的调查,从而根据本班级学生 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 当教师明确了教学的目标之后,便可以从学生的角 度出发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一定的研究,从而有效 地加强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 教师的带领下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提升阅读教学的质 量。
(二)注重阅读技巧指导,丰厚学生阅读收获
小学生的阅读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其对于阅读习惯 的良好培养, 而小学生平时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较差 的,也因此教师就要去有目的性地帮助其掌握一些适合 他们的阅读技巧,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促使学生在掌 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合理展开高效阅读 。 与此同时,阅 读的过程中并不是学生走马观花式式地浏览一遍文章 即可,而是要能够做到精读、细读,去仔细揣摩文章的核 心内涵,并从中体悟更多的情感、人生哲理等等,最终充 分丰厚学生们的阅读收获。例如,当学生在阅读《铺满金 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篇文章时,教师问:“水泥道明明 是灰色的,为什么在本文里是金色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 看。”学生开始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结 构,回答:“因为秋天黄色的落叶铺满水泥道。”然后教师 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的小技 巧,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然后引 导学生对其进行精读, 而对于其他的段落学生略读即 可 。还比如当学生在阅读重点段落时,教师可以带领学 生分析每一句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以及所 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从而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有 效的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最终促使 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收获。
(三)巧妙设置问题任务,锻炼学生阅读思维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较强的,基于这一特点 教师就可以巧妙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任务,充分激发学生 积极阅读的内在动力,并在此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的阅 读思维。除此之外,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小学语文教 育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能够引导 学生掌握积极思考的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 去理解课文。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能通过问 题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去掌握文章的关键内容,促使学 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效加深阅读印象 。例如,当学生在 阅读《司马光》这一篇文章时,任课教师就可以首先询问 学生:“你们知道司马光吗?你是如何知道他的?”从而引 起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 学生展示出一副图片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此时教师 可以询问学生:“通过图片你能看出什么内容?如果你是 司马光你会怎么做? ”进而激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 好奇心 。 当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询问学 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你懂得了哪些道理呢? ”进而引 导学生不断思考,通过不同的问题巧妙的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
(四)营造趣味互动情境,增强学生表达欲望
趣味的环境总是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强烈阅读兴 趣,并且在趣味的互动情境中,学生也更加有着想要表 达自己读后感的欲望。阅读本身相对来说是一项较为枯 燥的事情,同时这与性格较为活泼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是相违背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 中也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使得课堂氛围充分活 跃起来,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互动的过程中,而不是一 个个地闷着头苦读 。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积极讨论,让 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强烈的读书欲望,同时 也从不同的角度去彼此理解互相对文章的读后感,最终 既加强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又合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 力。例如,当学生在阅读《守株待兔》这一篇文章时,教师 可以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总结出文章中的主要角 色以及主要故事情节,然后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对此故 事进行角色扮演,如一个学生扮演农民、一个学生扮演 兔子,另一个学生对表演进行解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 以引导其他的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来分别 说一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如:“大家觉得表演的好 吗?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那个农民还应该再显得懒惰 一点,而且词也说错了 。”还有的学生说:“表演得很好, 这个农民一直等着兔子自己撞上来,真是太傻了。”教师 听到学生的话之后,对其进行了赞赏,进而有效地加强 了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还锻 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 版块,而“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更是从根本上提升了学 生们的阅读效果,使得学生通过阅读而不断开阔自身的 眼光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真正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实际上,在“双减”政 策的提出之后,“读思达”教学法更能凸显其价值,不仅 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下学习与理解的压 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轻松 地进行阅读。同时该教学方式,还能够改善“双减”前,语 文课堂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策略的弊端,进而真 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参与阅读等过程是一种享受 的过程,最终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付艳萍.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 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20,No.1176(29):14+16.
[2]艾辉.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 学习”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1(3):3.
[3]陈小霞.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 学开展方式[J].新课程(教研版),2019(12):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