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问题化学习促深度学习发生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06 11:12: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节课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为例,以学生问题为主体,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 为引导进行问题设计,构建“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 问题拓展— 问题反思”的问题化学习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 的提问能力,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促进深度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发生。

【关键词】问题   问题化学习  深度学习  倍的认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课堂赖以生存的不竭动力。  问题化学习,是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和提出  为开端,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和  经验的高效建构 。在问题化学习的课堂实践中,须始终  坚持以学生问题为主体,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  引导的问题设计。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问题提出(Propose) —问题解决(Solve)—问题拓展(Expand)—问题反思(Reflect)” 的 PSER 模式。下面,我们将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为例,对问题化学习的 PSER 模式的实施和 反思展开叙述。

【教学案例】

一、问题提出


师:这节课,我们要与一群快乐的小动物一起交朋友。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有小松鼠、小鸟、小猴 ……
师:对啊,它们正在树林里开心地玩耍着 。数一数, 它们各有多少只呢?
生 1:小鸭子有 6 只。
生 2:小猴子有 3 只。  ……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那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 1:小鸭子和小猴子一共多少只?
生 2:小鸟比小猴多几只?  ……
师:同学刚才提出了很多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的问 题,你们可真厉害!以前,我们可以用两个数的差来表示 它们的关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的朋友,它也 可以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的名字叫“倍”。对 这位新朋友,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 1:什么是倍?
生 2:怎么用“倍”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好啊,就让我们带着这些 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快乐的动物”这一情 境,以寻找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是首次接触到“倍”这一 概念,脑海中肯定充满了疑问,所以在此处设置了“根据 课题提问”的环节,有益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 方向的聚焦。)

二、问题解决

(一)独立学习环节

师:每位同学在组长处领取一张独立学习任务单,并 完成填写 。(此处教师可做示范)

\

(二)协作交流环节

师:小组成员依次汇报自己的独立学习任务单,确定 无误后贴到协作学习任务单上,  并讨论你们发现了什 么。

\


(三)汇报展示环节

师:下面,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分享 。(一组 四位同学依次进行分享)师:通过合作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1:我们发现用倍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生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 计算。  ……
师:看来通过小组学习后,同学们对“倍”都有了一 定的了解,知道了用“倍”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将问题任务化,以“独立学 习—协作交流—汇报展示”三大环节进行推进,使每位 学生都能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用“倍”可以来表 示两个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三、问题拓展

(一)比一比

\

1.比较①和②,都是和松鼠比,为什么一个是 3 倍, 一个是 4 倍?  (比较量不同)
2.比较①和③,都是和鸭子比,为什么一个是 2 倍, 一个是 3 倍?  (标准量不同)
3.比较①和④,比较的动物不同,为什么都是 3 倍? (标准量和比较量都不同,但倍数关系相同)

(二)想一想

第一行:△ △ △ △ △
第 二 行: △ △ △ △ △    △ △ △ △ △    △ △ △ △ △ △ △ △ △ △

1.第一行有(    )个△,第二行有(    )个△,第二行的 △数是第一行的(    )倍,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第二行的△数是第一行的 5 倍,你可以怎么 摆?

(三)说一说

师:在“快乐的动物”这一情境中,你还能提出其他 与倍有关的问题并解答吗?  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吧。
生 1:小鸟是孔雀的几倍?  8÷1=8,小鸟是孔雀的 8 倍。
生 2:小鸭是孔雀的几倍?  6÷1=6,小鸭是孔雀的 6倍 。  … …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问题练习化,设置“比一比” “想一想”“说一说”三个题组练习,使学生理清“倍”的本  质,体会“倍”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倍”的理  解 。)四、问题反思
师:今天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吗?大家 来说一说吧。
生 1:“倍”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生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 计算。  … …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 1:如果两个数除不了,怎么用“倍”来表示它们的 关系吗?
生 2:那求一个数的几倍,又该如何计算呢?  ……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既是对新授课教学问题的 反思与总结,也可以让学生呈现他们的疑问 。教学问题 的解决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终点,它应该成为学生解决 新问题的起点,学生的学习就应该是在“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循环反复中进行。)

\

【教学反思】

一、问题化学习,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提问能力

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课堂根深蒂固,问题总是由 教师提出,学生仅仅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而非“主人”,教 师害怕让学生提问,担心学生的问题打乱本来“有序”的 课堂,长期以往,学生只会解决问题而不会提问题,提问 能力整体偏弱,创造力也被扼杀 。而在本节问题化学习 课例中,笔者创造了多次让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热情,也加强了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问题化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

问题化学习坚持以学生问题为主体,  学科问题为基  础,教师问题为引导进行问题设计,需要对学生问题、学  科问题和教师问题进行梳理,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  问题意识。本节课的学科问题是倍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问  题在问题提出和问题反思环节较为集中,如“什么是倍?  ” “怎么用倍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等;教师问题则更多体  现在问题解决和问题拓展部分,将问题任务化和练习化 , 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和课堂练习中去深入理解“倍”。

三、问题化学习,有利于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发生

问题化学习,让学生经历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 。它也是实 现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新知识的创造和学习过程 的重要性,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形成学习核心素养的 基本途径。在本节课中,每一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意图都 是使学生对“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促进深度学习在数 学课堂中发生。

参考文献:

[1]冯吉,顾峻崎.小学数学问题化学习课堂实践手 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顾志能 . 问题点燃课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2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76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