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 高校可以通过各类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其一, 组织活动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理想信念, 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使大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帮助他们实现知行转化。
其二, 组织活动能够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基层, 了解国情, 并团结协作地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 通过亲身参与组织活动, 长见识和才能, 达到磨炼意志、提升思想品质的目标。
三、高校组织育人有效实施的基本举措
制度本身蕴含一整套思想价值规范, 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 能发挥引导、判断、评价的作用。因此, 在组织育人的诸多具体路径中, 如何从整体制度设计入手凸显高校组织的制度伦理导向, 显得尤为必要和关键。
(一) 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育人责任体系是组织育人的基本前提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8]这个论断指明, 要保证高校组织育人的有效实施, 必须坚持高校党委的全面领导, 树立全校一盘棋的大育人观念, 在党委领导下加强组织育人的顶层设计, 健全各类组织建设, 激活组织育人的内生活力, 明确各级党委、行政院系、工会、团委、学生处等组织部门的育人职责。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 各级组织既要责任分工, 强化责任, 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又要密切配合, 相互支持, 同向同行, 形成育人合力, 构成组织育人上的网络系统, 确保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育人组织机制良性运行。如, 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 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 即以团委为枢纽和中心, 以学生会组织为抓手, 以社团等学生组织为外延;同时构建党团组织及学生团体的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及保障机制, 将主导的思想理论教育与完备的制度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 既“导之以德”, 又“约之以规”实现组织的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育人工作贯穿组织活动的全过程。
(二) 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导向作用是组织育人的关键一环
“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人”, [9]营造良好育人的文化环境是组织育人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大学精神和道德文化必然通过相关的制度、规范表现出来。承载大学精神的组织文化, 一般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融入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组织育人工作中的引导滋养作用, 既要明确地规范和制约, 又隐性地涵养默化, 久久为功, 内化为组织成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进而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为此, 高校组织要以建章立制为根本和契机, 把树人的道德规范要求融入组织制度之中。如, 高校组织的规章制度应当围绕大学生思想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在组织活动中全方位渗透主流的伦理道德要求, 落实、落细、落小, 不能大而化之, 促使大学生理解和把握组织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激发他们内在的主动性和精神动力, 使他们确立并遵循规章制度, 使勤学、修德、明辨、笃行成为自觉要求,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提升大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落实组织育人的根本目的所在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充分显示, 大学生组织参与性的倾向明显。基于此特点, 教育者要在组织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他们在参与组织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转化, 从而养成自强的人格和责任担当意识, 正确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事实上, 高校各级组织均围绕提升大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展开育人活动, 其中学生会等大学生自治组织活动尤为明显。如, 学生会依照有关组织章程的规定和精神, 通过自治组织活动, 一方面, 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 并结合实际需求, 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 有效开展工作, 在组织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力;另一方面, 自觉把好学生干部的选拔、管理、考核、评价等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 以此形成以点带面、以少带多的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7-02-28 (01) .
[2][8][9]佚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 (01) .
[3][4]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教党[2017]62号) [A].2017-12-05.
[5]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 2000 (12) :11.
[6]鲁洁.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11.
[7]武启云.学校组织文化及其构建[J].教学与管理, 2007 (27) :12-13.
《新育人格局下高校组织育人论略》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801/2018080101195128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