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手机新媒体融合到概率统计课堂教学的探究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6 13:49: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革命正在兴起。本文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顺势疏导,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将智能手机融合到传统概率统计课堂教学中。首先,分析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手机新媒体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最后,提出了手机新媒体融合到传统课堂中的几点教学反思。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手机新媒体;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本文引用格式:许丽莉,等.手机新媒体融合到概率统计课堂教学的探究——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49):16-19.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e New Media Into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Chaoxing Platform

XU Li-li1,XU Ya-feng2

(1.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2.Ningde Dongqiao Middle School,Ningde Fujian)

Abstract:The classroom revolution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tudent-centere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s rising.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of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s an example,aiming at the dependenc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on mobile phones,and with the help of chaoxing platform,the smart phon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obability statistics.First of all,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eaching and the necessity of reform;secondly,it expound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mobile phone new media in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lassroom;finally,it puts forward several teaching reflections on the integration of mobile phone new media into traditional classroom.

Key words: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Mobile new media;Mixed teaching;Flipped classroom

一 引言

21世纪是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与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翻转课堂、名校开放课程、慕课、移动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教学范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课堂学习定位。大数据的兴起与发展势必将带来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教研方式的系列变革,同时教育教学领域将面对更大的挑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混合式教学能够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将移动终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习活动和课程中,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1]。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混合,而是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混合式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步。笔者以移动互联网平台超星学习通为依托,以实际的数学类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为载体,基于智能手机,开展将手机新媒体融合到传统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


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大多采用单调沉闷的传统板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互动性差,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缺乏有效管控,教学效果不理想。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的一门数学分支学科,是大学数学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在这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自身固有的特点,理论深奥难懂,试题复杂多变,内容枯燥晦涩,基于时间地点与学生人数等的限制,教师通常以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讨论少之又少,师生及生生间交流与沟通的欠缺对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手机族”、“低头族”比比皆是,成为影响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顽症,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下降。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课程本身的特点及特有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随机思想和实际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1.顺应高校教学改革大趋势

“互联网+”生态下,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003年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概念[4],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2012年会议指出:混合学习方式渐成主流的形式,是开放与远程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之一。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互联网+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5]。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条(《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的40条内容)中第四点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中指出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6]。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基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2.应对手机新媒体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1%[7]。95后大学生大多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手机成为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面对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大部分的学生更沉浸于手机中与学习无关的轻松愉悦的事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体接受相同教学内容的传统授课模式不再适合他们,他们需要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方式。智能手机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的繁荣,针对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我们可以顺势疏导,将手机与课堂相结合,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方法也日显必要,智能手机完全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3.知识爆炸时代对高校教师权威的挑战在互联网应用高速发达、全球知识共享的信息时代,知识来源不再唯一依赖于教师。当今大学生是成长于信息时代的“数字土著”,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宽,对教师教授内容、学术观点的质疑能力增强,教师如果不及时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授课质量,那么其学术权威性和师者形象将受到严重挑战[8]。因此,教师应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师生可以从权威的教学关系转向相互促进的学伴关系,运用教师的专业领域知识与教学策略知识引领学生互学互动[9]。

针对以上外部大环境、学生及教师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有必要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教学与互联网、移动终端有机融合,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

三 手机新媒体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中的运用

目前我国高校常用的智能移动教学平台有雨课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优慕等,超星学习通是集资源、课程、学习、评测、交互于一体的面向移动终端的专业化在线教学平台[10]。2019年春季学期,我们在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班开展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混合式教学实践。

(一)学习通平台资源建设

线上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在开课前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主要根据课程章节设置上传资料。开学初上传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及进度安排表,并对课程细分章节,使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初步的认识。课前,主要上传本章节的电子版教材、PPT及适量的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可提前预习。课后,将纸质版教案扫描件及从网络上精心筛选归类的相关知识点的精品课视频上传,帮助学生补缺补漏和自我提升;布置课后作业并且在每章结束后上传章节小测,让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期末,上传本课程的衍生资料,如SPSS软件、SPSS教程、优质考研视频等,让同学们各取所需,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学习通与传统课堂融合教学

在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由知识点的特性来决定教学模式:将难度适宜、案例分析等适合于翻转的知识点采取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学生主讲和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和点评的教学方式;对过于抽象、不适合翻转的知识点,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3]。

1.运用学习通活跃传统课堂气氛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学习通的签到功能进行快速签到,省时省力,还解决了传统点名时冒名顶替的弊端。在板书或者PPT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问时可利用摇一摇随机选人的功能,当教师拿起手机准备摇晃时,同学们有期待、兴奋、不安、迷茫、沉思的各种表情,瞬间集中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当发现有某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用教师指定的方式直接选人。当遇到讨论比较剧烈的问题时,还可以使用抢答功能,并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当遇到有争议的题目或者知识点时,可以随堂发起投票的形式让同学们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后台实时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大致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实践证明,在传统课堂中配合使用学习通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增强师生互动和活跃课堂气氛。

2.运用学习通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可以实现在普通教室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而不仅仅局限在智慧教室,本学期一共进行了三次翻转课堂教学。现以“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这节翻转课堂为例,讲述翻转课堂教学大致过程:

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阶段,教师提前一周上传本章节相关教学资料,学生提前预习。首先运用学习通分组功能将一个班45人分成三组,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组员进行自由分组,也可以由老师指派每组成员进行固定分组。其次对本章节内容细分,向每组分配不同的知识点任务,每组成员对该组负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找出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概念,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并形成教案,别组成员用批判性的思维收集问题并准备提问。

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阶段,首先运用学习通分别从各组中随机选一名学生来讲课,讲解主要知识点、概念,阐释原理及分析问题。其次每位同学在听讲的过程中可进行提问,由主讲学生回答或者主讲同组的同学帮忙回答,如遇有争议或较难回答的问题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将主讲学生尚未说明的知识补充完整,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巩固说明,并对知识点进行脉络梳理,让同学们对本节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翻转课堂的课后反馈阶段,首先主讲学生讲课结束后,发起评分和讨论主题,各位同学根据讲课情况对主讲学生进行评议和对主要知识点展开讨论。其次发布课后小测,并进行线上改卷,通过小测结果查看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另外,运用学习通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可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课程资源反复学习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对上课的内容进行延续学习和反思。

\

 
(三)学习通优化学习过程性评价

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抓手。以往课程成绩的评定是由期末成绩(70%)和平时成绩(占30%)构成,这种一考定成绩的做法,使得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对知识不能真正的掌握,而平时成绩的计分通常依赖于教师的模糊印象,缺乏依据。这样教学效果评价就与教学过程相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通平台所有操作都有留痕记录,教学互动包括签到、投票、讨论、选人、抢答等实行积分制,由系统或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和回答情况给出积分。章节小测和作业,客观题系统会自动评分,主观题学生拍照上传,教师通过平台批改,可以评出每次小测的分数。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通平台的统计功能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阶段性的学习情况[10]。平台还可设置每项内容的权重,最终得出平时的总评成绩,使得平时成绩的评定有据可依,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同时,在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特殊时段,无法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绝对优势,真正做到停学不停课。

四手机新媒体融合到传统课堂中的几点教学反思

依托在线课程资源,基于手机新媒体,在课堂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有效解决了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课堂互动性差、课堂缺乏有效管控、成绩评定与教学过程脱节等问题。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题讨论、上台讲课等翻转课堂式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也锻炼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同时,将手机新媒体融合到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虽然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弊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

1.数学类课堂板书教学不可或缺。数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个一点一滴的过程,板书能够充分体现逻辑推演过程,使逻辑推导过程清晰可见。由于板书是随着教师的讲授过程逐步展开的,同学们可通过教师板书放慢的讲解节奏真正将思维过程在脑海中演绎一遍,形成连贯的思考。事实上,在所有的直观教具中,黑板是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的,“数学板书+黑板”的手段虽古老,但在许多场合下确实比现代化教学手段更为方便实用[11],因此板书是现代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2.手机新媒体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过程中,手机新媒体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度和学习过程性评价等作用,但笔者认为不能舍本求末,因此在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应当形成以板书教学为主,以手机新媒体技术为辅的教学模式。3.对于办公软件、智能移动教学平台及其它相关软件,数学公式的编辑、处理和兼容性始终是一个难点。如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小测题,填空题在后台电脑编辑时可以输入答案,但学生在手机端就无法编辑公式录入或者格式不一致,系统无法识别默认零分,会对成绩造成影响。因此现代化教学技术如果攻破数学公式的处理这一难题,将会加大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进程。4.混合式教学不是把学习全部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与传统教学中的作用一样重要,只是不再处于绝对中心,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来设计教学资源,保证混合式教学效果,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总是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手机新媒体融合到传统课堂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13-24.
[2][美]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聂风华,徐铁英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方茹,王勇,吴勃英.基于MOOC_SPOC_翻转课堂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混合式教学实践[J].大学数学,2018(34):23-28.
[4]何克抗.从Blending_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5]http://met.ntu.edu.cn/2018/0911/c276a33954/page.htm
[6]ht t p://w w w.mo e.g o v.c n/src si t 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7]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8]张永强.手机新媒体对高校教师教学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9(5):119-122.
[9]李海峰.“互联网+”时代的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8(7):81-87.
[10]罗列英,郑忠城.基于超星学习通的《采购管理》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247-248.
[11]谢明初,彭上观.数学微格教学教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6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