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是国家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的重要问题,“浸润式培训模式”乃我们作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承办单位在具体实施中创生并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训模式。浸润式培训模式给了参训教师一种临时“合法的参与”身份,使他们可以安心浸泡在优质学前教育的“临床”环境中,让参训教师感受并触摸到真实的实践逻辑进而提升保育的本领。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式培训
本文引用格式:杨翠美.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式培训模式探微[J].教育现代化,2020,7(54):83-85.
Infiltration Training Model Exploration of Backbone Teachers in Rural Kindergartens
YANG Cui-mei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Anhui)
ABSTRACT:Training model exploration of kindergarten backbone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Infiltrative training model"is proved to be a relatively effective training model in our kindergarten of undertaker of"rural kindergarten backbone teacher training"project,which gives participating teachers a temporary"legal participation"status,they can immerse themselves in"clinical"environment of quality preschool education,feel and touch real practical logic,and improve conservation ability.
KEY WORDS:Rural kindergarten;Backbone teachers;Infiltration training
在当前实施的“国培计划”中明确要求培训一批农村幼儿园骨干幼儿教师,发挥他们在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中的“领头羊”作用。对于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理解为,在一定范围,诸如农村、城镇等的幼儿园教师群体内,在学术水平、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在此范围内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内发展着一定带头、指导以及示范作用的教师。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其教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的不断增进、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能力的不断提升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质量就必须分析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境,为他们构建系统且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我校在实施教育部计划过程中,积极关注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群体的职业发展,聚焦这些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及存在问题,探索契合农村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路径,创生浸润式的过程性培训模式[1]。
一浸润式培训模式的界定
我们提出的浸润式培训模式首先是让参训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全程(20天)完全浸泡在高水平示范性幼儿园,全面参与并融入到当地幼儿园的事务中,以达到完整地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但如果把参训教师完全“丢”到培训基地任其沉浮,缺乏有组织的指导与监管,这样的“浸泡”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定要让让参训的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在真实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现场,由承办“国培计划”的高校和示范性幼儿园的“双重导师”共同指导、参训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之间结成同伴共同监督。高校、示范幼儿园、参训教师本身三方联动共建“基于实践的培训模式”[2]。
二 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式培训模式设计理念
从近三年对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可知,他们的参训意愿和动机较为强烈,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资深的授课教师和培训形式的多元化的这三个方面。基于多年的培训经验,为了提升培训效果,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配套优质资源,使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在专业发展的高地,使他们在“优秀教科研团队和优质学前教育情境中得到全方位、规范的专业指导,使参训教师在参与、实践、互动、反思”中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道德水平,更新专业理念、提升活动组织能力和实践技能,改变自身的保教认知和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在时间上须保障每位参训教师充分“浸润”在优秀学前教育情境中,以优秀培训基地的“临床”学前教育环境为主,过程中配以优秀指导教师(专家、高校教师、幼儿园指导教师)团队,提供给参训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充分接触、体验优质幼儿园保育的实际情境的机会,在名师名园长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研修,进而提升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科学保教能力[3]。
三 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式培训模式的运行机制
(一)构建“基地园”教育场
我基地园的遴选主要围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素养、引领功能和示范辐射价值这几个方面的标准展开。同时为了保障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能充分浸润于基地场域,教育厅还颁布了《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参训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要求》等文件,以规范并确保参训教师浸润在基地园的“临床情境”中。到目前为止,已遴选出14所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备引领示范作用的基地园,这些基地园的优质的临床实践情境为参训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是有效开展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式培训的重要保障。
(二)赋予参训教师临时“合法的参与”,使其积极在场
我们参训的教师是带着临时“合法的身份”进入基地园,具备了参与基地园的各种活动的资格,接近培训基地及其优质资源从而进行“深入体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培训团队为他们指派的师傅(专家、优秀教师)为身份的合法性增加了砝码。同时各基地幼儿园还为参训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配备了专业领域引领的导师、领域践行导师、幼儿园优秀管理指导教师。携带着这种临时合法的参与身份,参训教师每天浸泡在有优质资源和优秀导师团的基地园,这种浸泡让她们每天和互动,与“同事”交流,在示范性基地园生活中得来的真情实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参训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4]。
(三)培训的课程内容凸显培训的浸润性
浸润式培训的内容都是众多专家和学者们依据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借鉴、整合、优化以往的培训经验研制而出。以2019年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式培训为例,内容主要包括专家解读下的师德修养与专业理念、互动研讨中的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实践操作下的环境与区域活动的创设、示范观摩为主的领域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以及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四个模块的大领域的23个要点。当然,在不同地区的实际培训过程中,基于幼儿园课程任务驱动的有效性和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基于本土化的原则,创设出了针对性的浸润式培训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四)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利用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自身经验,构建有效互动的培训场景。突显“浸润式”培训特征。①专家讲座与个人反思性实践结合,请理论专家通过专题讲座进行幼儿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理念方面的培训;②示范引领与诊断提升相结合,以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为参与式学习主题,通过参与式培训中的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视频分析等形式,进而提升学员的实践智慧;③观念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为参训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创设聚焦现实的问题情境,以同伴共同体为单位布置对应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性操作技能的训练。
四 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浸润式培训模式的效果分析
(一)为参训教师开辟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通过让参训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基于问题的研讨、实践操作、教案设计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其主旨在于让参训教师浸润在学前教育的高地,在互动观摩中学习探索,在对比中汲取好的经验,在保育现场中激发参训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通过对参训教师的交流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这种基于现场的浸润式培训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开辟了一条与优秀幼儿教师、专家零距离接触的通道。”此方面的具体工作包括:
1.提供导师引领。对于幼儿园骨干教师而言,导师引领是加速其成长壮大的一类有效途径。对于幼儿园骨干教师而言,其在所工作的幼儿园甚至区域育儿园内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其能力状况、素质水平等均对其他幼儿园老师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需要针对此群体,配备专门的导师,通过以师带形式,帮助其能力以及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更为高效地引领农村幼儿园及其其他教师的不断壮大。
2.提供学习机会。在科学技术直线式发展的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日渐提升,所有公众均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方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更为高效、准确的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诸如,在笔者所属的机构内,X教师在工作中表现良好,故被所属幼儿园多次派往我国教育较为发达的区域参与培训,包括杭州、广州以及上海等区域,同时先后参与了国内外多个观摩会、培训班以及研讨班,幼儿园所提升的上述再教育以及培训的机会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此位幼儿园教师的不段壮大与成长。进而能够明确,农村幼儿园也应当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为骨干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使骨干教师可以不断丰富、更新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理论,进而不但能够更好地胜任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还能够在幼儿园教师中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3.提供展示平台。农村幼儿园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平台以及参与机会,能够促进对方主人翁意识的增强,不但可以对其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还可对其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此外,通过这些展示平台,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能够有机会及时发觉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从而充分发展自身优势的同时对自身缺点进行弥补,以便完善自身。
(二)使参训教师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提升
在浸润式培训过程中,有多年带班经验的优秀幼儿园教师直接为参训教师提供可供学习的“镜道”,她们通过“反思性模仿”,用心琢磨优秀幼儿园教师对某个活动环节的处理、对重难点的处理、对目标的落实、对幼儿反应的预期等教育技巧,在潜移默化中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内化为自我的一种行为导向。在此过程中,高校专家给予参训教师更多的则是“针对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想法?你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类似“质疑性”问题,启发诱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在他们充分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
(三)共同谱写“共同体”的情感氛围
浸润式培训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互动性,浸润式场域的构建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充分接触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平台,参训教师、幼儿园优秀教师、专家构成了“同伴共同体”大家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尽情互动,为此群体间实践指挥、对待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路径、对知识点的把控、实践技能的操作等超越个人智慧的集体智慧,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5]。互帮互助、集体温暖、专家的亲和,基地幼儿园的归属感等词语共同谱写出了我们“共同体”的情感氛围。
五结语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永无止境,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任重道远,浸润式培训是促进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有效、快速发展的开创性探索,在培训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李兰芳,党爱娣.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7(10):64-66.
[2]岳燕.浸润式培训及其对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王翥,梁旗,崔亚飞.实践取向的幼儿教师跟岗研修模式———以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3(10):120-124.
[4]王红艳,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浸润式实习模式”之辩[J]全球教育展望,2014(11):64-66.
[5]段飞艳.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10):7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