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活动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将路基路面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学习融为一体,形成协同育人格局。结合教学内容,挖掘了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公路建设的国家优势、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公路院士风采、规范沿革与科技进步、路基路面的国家奖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与国家自豪感,坚定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化责任与担当意识,实现育德与育才的结合,提升《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育人效果。
关键词: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贾致荣,等.《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J].教育现代化,2020,7(50):161-163,177.
Exca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 of“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JIA Zhi-rong,ZHANG Jing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Shandong)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can integrat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ubgrade and pavement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forming a patter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One belt,one road,the great national road,the great road initiative,the evolution of the highway,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National Award for the roadbed and the road,etc.,are to be explored.We should cultivate the sense of national and national pride of the students,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China's socialism,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and realize the education of morality and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talents can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course.
Key words: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Teaching reform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内容之一[1,2]。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3]、
《山东高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4]、《山东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实施办法》[5],增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6],使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需要开展《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为此,结合路基路面工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二 课程性质与主要内容
《路基路面工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重要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工程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路基的技术特点和路基材料要求,并在一般路基和特殊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稳定性设计和挡土墙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立设计与计算能力,使学生在路基施工方法,路基防护加固与路基工程附属设施等方面,具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掌握块料路面、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特点与材料特性,熟悉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将来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原则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有利于学生树立“四个意识”
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学术研究无禁区,三尺讲台有规矩。授课内容的底限是不能崇洋媚外,诋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立足于国情,对公路建设的成就需要国内外的横向比较,也需要党的执政前后在时间维度的纵向比较,帮助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公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二)有利于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公路建设巨大成就的获得,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的。高效的政府、快速增强的国力是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有利于学生做到“两个维护”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道路建设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中央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对比执政党频繁更替的国家,公路建设的系统性、前瞻性、全局性、延续性优势明显。
(四)有利于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需要紧扣《路基路面工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专业知识教学,实现课程思政,而不是专业归专业,思政归思政,两部分内容没有紧密联系。需要做好教学设计,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四 思政元素
一)思政元素一览
经过梳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的结合、教学建议见表1,共六个方面。
(二)思政元素剖析
1.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
(1)公路里程
新中国建立七十多年公路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2018年末,中国公路里程484.65万公里,增长59倍,农村公路达
400万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98.35%[7]。
(2)高速公路里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一条高速公路。2018年末,中国高速公路14.26万公里,占世界的52%,世界第一,比美国还多3万万公里。中国和美国的高速公路里程都在10万公里以上,远远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加拿大高速公路里程为1.85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三位,德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28万多公里,位列世界第四位,印度的高速公路尚不足0.2万公里。
(3)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
中国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客货运输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交通大国。而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依靠科技创新,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力争2030年前后进入交通强国行列,2045年前后进入交通强国前列。
2.公路建设的国家优势
(1)“一张蓝图绘到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做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通过《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14~2030)》等,形成了科学的国道公路网规划、各省道公路网规划,进一步促进东部与西部、发达省份与其他省份交通的合理布局,也通过合理布局来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1118网”,总规模约11.8万公里。中国有资金充裕、土地国有、政府高效等有利条件,规划的执行力强。
(2)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之所以能办成许多国家办不了的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1996—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6.7%,举世瞩目。便捷的交通,紧紧的把中国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快地区间的人流和物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财政实力保障
从1978年中国GDP3645亿元,2018年为900309亿元,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全占球1.8%,2018年占到全球14.8%,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1978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1132亿元,2018年突破18万亿元,年均增长约13.8%。财政实力的增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3.“一带一路”伟大倡议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设施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经济态势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中国建造在沿线国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统计,201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新签合同额1443.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分布全球,目前以亚洲和非洲为主,占82.9%。对外承包工程中,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新签合同额为378.4亿美元,占比26.2%[8]。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的道路工程国际化人才去开拓。
4.公路院士风采
沙庆林,男,1930年5月生,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计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创新和巨大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获国家优秀图书三等奖。研究成功国际领先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及新施工工艺,为我国长寿命路面奠定技术基础[9]。
郑健龙,男,1954年5月生,湖南省邵东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编行业规范4部。揭示了膨胀土路基含水率的演变与平衡规律,建立了膨胀土路基的变形与土压力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平衡含水率理论的膨胀土治理新思路,确立了“保湿防渗、刚度补偿”的膨胀土路基设计理念,发明了以最大承载力为目标的膨胀土路基压实控制技术,解决了膨胀土不能直接用作路基填料的技术难题。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0]。
5.规范沿革与科技进步
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设计方面,1958年之前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主要参照前苏联伊万诺夫的方法,即“柔性路面设计须知”,1966年《公路路面设计规范》出版,逐渐形成我国自己的设计理论,1978年《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出版,1987年《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出版,1997年、2006年、2017年《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出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面,1958年《路面设计规范(草案)》借鉴了苏联的设计方法,1966年《公路路面设计规范》出版,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1985年、1994年、2002年、2011年《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出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历次规范的修订,体现了中国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公路科技的发展。
6.路基路面的国家奖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环保型路面建造技术和工程应用、膨胀土地区公路修建成套技术研究、寒区抗冰防滑功能型沥青路面应用技术与原位检测装置等国家级奖励,有助于启迪年轻学子不断开拓创新,推进公路交通科技不断上新台阶。
五结论
1.《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思政,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要求。
2.课程思政需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六个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实现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有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2]史玉凤,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40):290-291.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2017-2-27.
[4]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高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试行)》[Z].2016-6-28.
[5]中共山东理工大学委员会,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实施办法》[Z].2017-12-22.
[6]朱玉超.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7(05):19-22.
[7]交通运输部.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xxgk.mot.gov.cn/jigou/zhghs/201904/t20190412_3186720.html,2019-4-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17—2018)[R].北京: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18.
[9]文刚.中国高速公路的奠基人—记著名公路专家、工程院院士沙庆林[J].苏南科技开发,2005(06):51-52.
[10]余蓉.郑健龙:咬定“公路膨胀土”[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6(01):34-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