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及应对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0 16:50: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受到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就会对其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对其学习进行有效激励。文章就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进一步探讨激励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的策略,旨在端正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学生态度;现状;应对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周洁.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及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89):93-95.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个体态度对于其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进而会对学习与工作效率产生强烈影响。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着其学习效率,关系着其目标的实现。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也存在一定差异,为全面提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现状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态度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因素,不直接参与但却会对智力及认知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对于个体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校学习风气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是直接且强烈的,而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与学校环境之间也必然存在一些联系。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高职高专学生数量也明显增多,此种环境下若想要提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整体表现出被动态势,学习方向不够明确,缺乏自我责任意识,普遍依赖教师讲解,学习方法不科学,探索精神不足。具体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动机不同,存在差异性

在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对于学生也存在同一规划,但学生个体在学习动机上存在差异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在于完善自己,找到好工作,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则来自学习压力,相比较而言,前者是普遍学生的心声,也是原始动机,后者则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保证学习效率。

(二)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突出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学习的内部动力就在于兴趣,拥有兴趣才能够保证学习的直接性和持久性,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仅仅有兴趣参与自己所喜欢的课程,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发自内心兴趣而学习,实际上是迫于压力等不得不学习。由于学生基础不牢固,导致在高职高专学生存在厌学情况,学生往往会因教师讲授生动性等因素而厌倦学习。

\

 
(三)学习相对随意,毫无计划性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若能够建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则能够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成功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当前高职高专学生中,一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时间的浪费也比较少。而很大比例学生学习的随意性较强,学习毫无计划性,即便是制定了学习计划也并不能够严格执行,学习概念不强,对于学习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四)克服困难态度良好,依然存在等待心理

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普遍能够想办法克服困难,问题解决能力良好,仅有少部分学生抱有等待心理,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也有的学生对困难不予理睬。总体来看,高职高专学生面对困难没有选择逃避,但解决问题能力有待增强,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积极配合,以促进学生在这一方面获得更好的突破。

(五)完成学习任务独立性较强,存在严重逃避心理

在高职高专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目的在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对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进行有效锻炼。高职高专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完成的独立性,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一小部分学生存在抄袭作业的情况,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目的性不强。

(六)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有待提升

就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来看,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参与学习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相关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是偶尔参与学习相关活动,甚至有一些学生是被迫参与学习相关活动的,这就不利于学生组织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能力的强化。

(七)考试态度总体不乐观,存在投机心理

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被动性,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比较普遍,考试态度总体上不够乐观,甚至存在投机心理。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将社会交际手段带入校园,认为考试可以走捷径,其往往加大在老师方面的感情投资,但此种投资回报概率几乎为零,高职高专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差异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在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下,所形成的个性以及所塑造的品行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即便是同一代人,家庭背景不同的情况下,在态度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就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其学习态度存在明显差异,与家庭背景存在一定关系。相比较而言,来自农村的学生要比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加刻苦,能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且比较清晰明确。从物质条件方面来看,物质条件一般的学生往往试图通过学习来获得一种优越,来与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保持平等。在专业及课程学习方面,这种需求也得以顺应,部分学生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争取并获得这种优越。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比较强烈的影响。

(二)滞后的教学环境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若教学环境滞后,极易滋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中国教育环境下,普遍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不强,过于依赖教师讲解,认为反正老师都会讲,自己学不学都是次要的,并且老师的想法都对,那么自己过多的思考也毫无意义,此种情况下,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等和盼的情况,学习主动性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社会环境对于学习动力和压力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动力和压力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往往会学生传递一种读好书才能在社会立足的理念,这就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学生也逐渐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受到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为了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学习作为一种手段,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提升。学生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彼此之间学习意愿相同,这就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彼此之间竞争压力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激情形成良性促进。

\

 
(四)个体因素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所受到的根本性影响因素就在于,学生个体因素。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学生活动空间相对自由,并且没有升学的压力,此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在高考之后肆意放松,贪图享受,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而学习相当于对其自由生活造成干扰,因而此时学生会试图逃避学习。部分学生则渴望学习,渴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但受到自身薄弱基础的影响,此类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无法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导致其学习之路相对挫折,进而导致学生出现焦虑等问题,甚至由焦虑造成失败,陷入不良循环中。部分学生兴趣爱好浓厚,但在学习中存在强烈的主观性,也就是高兴了就学,不高兴就不学,或者是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此种情况下无法保证学习效率。

三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积极型的学生认真听讲,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任务,并积极配合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完成,能够主动思考,在课堂上也比较活跃。平和型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但课堂上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并不主动发言,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比较明显。焦虑型学生也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对于教师所布置任务能够勉强完成,但无法将自己的积极思考转化为可表达成果,随机出现焦虑。放纵型学生的显著特征就在于随心所欲,上课不够认真,不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课堂纪律性不强。此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制定有针对性策略。

(一)创造学习条件,引导积极型学生树立良性学习价值观

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策略来端正其学习态度,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增强。对于积极型学生来说,自身存在一定学习动力,并且具有一定自发性。若想要改善其学习态度,不可过多的采用激励手段,而是要注重学习条件的创造,来为其主动学习提供保障。从学校角度来说,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来为积极型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满足其自发学习对于环境的需求,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加强,学校可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优化。从教师角度来说,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契机,促使学生在自身努力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应科学的对作业进行布置,以便于积极型学生找准学习的基本方向,增强其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部分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一定误区,试图通过学习来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认为学习好可以高人一等,此中认知是错误的,在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要引导积极型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激励与驱策同步,纠正和平型学生的懈怠

就高职高专中的和平型学生来看,其自身对于学习缺乏一个持久的动力,针对此种学习态度,学校和教师要对其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和平型学生向积极型学生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在特定时段下所表现出的积极面给予肯定,对学生形成良性激励,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励与驱策同步的方式,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来给予学生激励,必要情况下采取有效的驱策手段,促进压力向动力的转化,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驱策的价值在于,能够对竞争动机进行引发,通过此种动机来保持学生兴趣的持续性,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行为,促使其参与到对于知识的探索中。

(三)给予期待和希望,帮助焦虑型学生实现目标

针对高职高专中的焦虑型学生,教师不可一味去埋怨,因为此类学生自身缺乏一个牢固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若教师再进行抱怨,往往会对焦虑型学生的自信心产生影响,甚至会打消其学习积极性,因此针对焦虑型学生,教师要秉持理解、帮助的态度。在高职高专教学过程中,针对焦虑型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做出解释,并引导学生如何去探寻正确的结论,以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焦虑型学生以期待和希望,帮助其实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对于焦虑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充分理解,允许学生犯错,并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出发,课上课下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并进行表扬,及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感到目标是可实现的,这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四)耐心教育,引导放纵型学生成才

高职高专中学生中,学生学习态度存在一定差异,放纵型学生也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此类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动机不强,针对此类放纵型学生,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若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则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条件以及学习兴趣出发,寻找学生放纵的根源,从这一方面入手提出建议,耐心教育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放纵型学生成才。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密切配合,对放纵型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并鼓励学生结对帮扶,以朋友的角度来给予劝告,从而引导学生成才,促进其学习态度的端正。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要加以科学引导和纠正,给予学生以期待和激励,以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高职高专教育也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毅,王莹,刘海艳.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及建议[J].青年与社会,2015,(5):207-207.
[2]杨畅.高职院校自考学生学习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5,(11):144-144.
[3]刘志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及应对策略[J].新余高专学报,2015,13(3):118-121.
[4]郑素娟.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1):40-41.
[5]陈睦锋,陈燕遂,叶晓玉,陈敏恩.大学生学习态度和意识评价方法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14):139-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