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就业发展形势来看当前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了一大难题。一些处于地方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由于身处的环境信息欠缺也遭遇了就业难的问题。本文章探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提出了开展各方面的辅导,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
本文引用格式:戚娟.地方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9):129-130.
毕业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长,毕业后就业不单单和应届生竞争,还有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或者失业人群以及待业人群。现在的社会对于就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非常的高,就业人员需要具备各项素质、能力和实践操作。在这些毕业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我们备受关注的群体——贫困生,一些特殊原因使她们的就业问题非常困难。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贫困生在我们的意识中就是家庭条件困难,无法支付学杂费,处于偏远地方学校的学生,国家授予学校生活基本费用。对于这些学生国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广泛招收学生,不分地区。由于大量的招收学生,我国的大学也由2000所高校到2017年的2914所。不断地招收学生,学生的毕业就业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出现就业难的状况。
贫困大学生除了在经济方面受到影响,还有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同样受到了影响,因此备受关注。由于他们出身于偏远地区,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往往受到外界以及自身情绪的影响,精神状态特别容易发生波动。我国对当前贫困生的概念做出了阐述,一些比较有权威的人士表明都会有这一状况。他们认为,偏远地区农村的贫困学生无法支付高校费用,所以只能依靠国家来补助。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偏远地方学校的教育不足,根据调查来看贫困学生在收到家庭的影响很难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不能安静的学习。偏远地方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没有很好的借鉴资料,也会因为经济条件而放弃各种发展前途,各项的培训费用在他们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销[1]。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就业问题会好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乎到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家庭,并且和学校接受的教育使命相关。所以贫困大学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难题,我们一定要积极帮助和鼓励贫困生,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能够加快就业。
二 地方贫困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一)外在因素
目前我国就业困难的趋势越发严重。根据调查表明,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已高达600万人。对于这个数目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我国的每年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远远不够的,依此类推的每年都会出现不能顺利就业毕业生,这样的毕业生每年都有,数量会越来越大,这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导致他们会有很大的压力。
(二)自身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不足。一些贫困大学生基本都是来自偏远地方,贫困大学生不管在家庭经济条件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是处于一个弱势的状态。由于偏远地区的教育无法更新的特别快,所以这些大学生接受到的教育也会比较单一化。他们对于那些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都是比较落后的,家庭经济不足,无法进行培训,对于求职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对于偏远地方的大学生来说真的是一大难题。因此,他们的就业成功几率比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小了很多。为了能够应聘工作顺利就业,需要投递简历、参加各种招聘会这些费用加起来也是不小的费用,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真也是就业所遭遇的难题。
2.贫困地方高校影响力的弱势。由于原要位置比较偏远,相对比一些名牌大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偏远地方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很难会得到企业单位的认可,对于这些偏远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很好的师资力量,专业技术培训的知识和社会脱轨,和他们的沟通能力不足,没有创新能力,所以会有一些企业用人单位会优先录用就近的毕业生,青睐一些外地名牌重点的大学生。对于这些情况也会危害到偏远地方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导致偏远地方的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非常大[2]。
三 地方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我国根据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在各方面给出了相关政策
1.创造更好的就业平台,贫困生可以公平竞争到岗位,我国应该规范就业准则,完善就业操守,给贫困生一个更好的机会。
2.尽量降低贫困生的一些开销,国家可以给予的费用一切免除,各项考试、报名以及就业手续费用。
3.国家大力支持贫困生的专业技能,对于短时间内不能就业的贫困生保障他们最低生活消费,鼓励贫困生可以积极走向那些需要人才的偏远,西部地区和一些基层就业。
(二)社会以及学校看展对贫困生的补助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作
1.为贫困生搭建更好的就业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从“被助”到“自助”的变化。鼓励贫困生可以大胆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们的素质意识,加强和企业单位的沟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立企业单位联合培养专业学生,出资赞助贫困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平台。企业赞助培养的贫困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就业,这样还可以降低贫困生的就业难题,在校期间企业单位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实践操作,教育方面的培训。招聘平台专门设立一个贫困生的就业平台,积极推荐专业技术优秀的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招聘平台可以通过学生们的简历来选择优秀学生到岗就业。多多鼓励贫困学生学习更多专业性知识,避免就业上岗后遭遇较少的困难[3]。
2.学校做好与企业的关系,以及毕业后就业的指导工作。学生毕业实习过后的评测不可以由学校或者企业单方面的决定,而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有效的进行实习。在企业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多多激励贫困生,让他们可以增强信心,有更多的机会。学校的指导教师也应该不定时的到企业进行指导,随时能够了解到学生在企业中的情况。
(三)增强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力度提高综合素质
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滋生素质、政治思想、个人综合能力占有很大的因素。虽然就业问题不单单只在自身,更多的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只要自身有着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社会,有更多的人看重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人际沟通、操作能力、有一定的特长以及组织能力,对于这些贫困生在地方学校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所以会有点困难。偏远地方高校应该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多方面加强培训。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实训、技能培养、组织管理以及学校各项活动。学校也要多组织一些学生专业技能的活动,模拟一些技能大赛,锻炼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就业后能够轻松应对各项挑战。
指导贫困学生有自己的就业目标。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贫困生的心理产生了一种功利主义的思想,有的学生因此会憎恨这个社会的不公。所以我们应该在贫困生就业前帮助他们改变这一想法,让他们减轻自己心里的压力,可以正视了解这个社会,认清现在的就业趋势。促使贫困生可以正确的选择自己的专业成功就业[4]。
贫困生毕业前期要整理好自己的心理状况,有足够的信心。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来战胜经济、人际关系这些方面的困难。指导教师引导贫困生正确自己各方面的评定,做好自己就业后的安排。应聘职位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四)多方面获取就业信息,为就业生涯做好铺垫
高校贫困生比以前应提前对自己专业岗位应聘的信息进行了解,招聘信息是来自多方面的,但对于这些信息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获取的话信息的真实性是较大。因为信息的发布时间不同意,在选择岗位时要注意信息发布的时间,不管哪方面的信息都要注意时效性以及真伪,在这个鱼珠混杂的信息时代里应聘岗位前要确认用人单位的各项资料,方便更好的判断,所有信息确定无误在和用人单位联系。
在这个职业生涯中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经历,这个阶段是一个有阶段性的系统发展过程,在这个生涯中你扮演的什么角色都要做出所有的设想以及规划。想好自己什么专业需要找什么工作,如果自己没有规划那你想要找到工作很困难,就业前做好规划非常重要,准确的自己评价,这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5]。
做好自己毕业后的规划,有了理想和目标就会容易很多。
四 结语
当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多和学生进行沟通,随时能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不仅可以帮助贫困生能够顺利毕业到岗,更关乎于就业后的生活问题。贫困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备受国家和社会人士的重视,现在不加以解决以后很有可能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和谐稳定,对我们的小康社会的建设也会有很大的危害。只有提高了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只有克服就业压力,地方高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及未来人才需求;
加深与用人企业的合作共赢的模式。地方高校以及贫困地区的院校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改进,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那么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就会很好的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黎小武,邓文啸.提升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3):22-23.
[2]刘昕雨.基于精准扶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No.337(05):189-191.
[3]肖秋芳.地方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8):142-143.
[4]赵鹏飞.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7,21(3):67-70.
[5]郑斌,邱伟.高校院系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与措施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3):122-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