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快易+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就是以简单易学、寓教于乐的形式,贯彻有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网球基础及实际学习情况,通过集体授课、分层练习、动态调整直至优化提高,更能激发不同层级网球水平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得到恰如其分的学习和锻炼,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网球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快易网球;快易+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大学网球
本文引用格式:邵安伟等.“快易+动态分层”教学法在大学网球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9):110-111+118.
随着网球运动的蓬勃开展,网球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现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普遍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场地设施不足、授课时数少、学生多且基础差等诸多问题,加之网球运动本身的技战术复杂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在网球教学初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球兴趣的培养,初步掌握简单的网球运动技能,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对打,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规范其基本技术动作,成为现在高校网球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快易+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就是以简单易学、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激发不同层级网球水平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阶段性动态分层调整,贯彻有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得到恰如其分的学习和锻炼,全面提升大学网球课堂教学效果。
一“快易网球”教学法的利与弊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大都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及教学组织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不利于网球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通常的教学惯例是网球教师先教授学生学习枯燥的网球基本技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各种模仿练习巩固技术动作,逐渐熟练之后再上场进行对打练习。常规教学法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然而,在此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依然难以掌握最基本的网球技术,进而逐渐丧失了学习网球的兴趣和热情。因此,选择一种快速简便的学习网球技术并能上场对打体验网球运动乐趣的“快易网球”教学方法变得极其重要。
“快易网球”教学法是国际网球联合会经过近20年的探索总结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快易网球”是针对网球初学者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方法体系,针对网球运动的特点,对场地、球、球拍等进行简单的改造或改良,通过降低学习网球的难度,使初学者能够快速、简单地粗略掌握网球练习的一些基本技能,在短时间内可以进入场地对打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看似复杂多变的网球运动变得简单易学,不需要初学者过多的适应场地和熟悉球性,一开始就可以使甚至零基础的人直接进入对打模式,通过“快易网球”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这种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以游戏练习的形式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以寓教于乐为主要教学理念。因此,大学生在开始进入学习阶段就能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体会网球运动的快乐,从而也奠定了学习网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尽管“快易网球”教学法能够培养初学大学生的练习兴趣,能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打练习快速参与网球运动中来,但是此种教法缺乏实质性网球技术的教学,更多是主要通过方法手段的改进来提高大学生的控球能力,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后期网球技术的提高。普通高校开展网球课的初衷和目标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还要学习网球技术。没有技术支撑的网球教学,久而久之,一方面,不规范或者违背常理的动作在使用不当时,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没有网球技术做基础,很容易限制学生后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水平的发展。
二“快易+动态分层”网球教学法的引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后期学习网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不断提升运动技能水平,需要对“快易网球”教学法进行改良和优化。在使用“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网球实际学习情况,恰如其分地引入“动态分层”教学变得十分必要。
动态分层教学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动态分层教学就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既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等把拥有相似特质或同质水平的学生客观地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班级或小组,分别为每个层次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且采取各异的教学内容与练习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再结合课中的阶段性评价对学生的层级进行动态调整,并对各层学生实施激励,符合“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要求,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更好的学习和进步,促使其向更高一层次水平递进。
“快易+动态分层”教学法可以说是“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和“动态分层”教学法两类教学法重组整合后形成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对网球初学者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基于恰当的分层方法把具有相同特质的学生分到相同类别中进行教学,然后再根据课程学习的阶段测评来实施动态调整分班或分组的一种网球教学法[3]。“快易+动态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保留十步教学法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进步幅度,动态调整后适当引入网球技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逐步掌握和规范网球基本技术,让学生后期学习网球可能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也就是在网球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才是部分学生网球技术的学习。“快易网球+动态分层”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全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也恰好契合了“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理念[4]。
三“快易+动态分层”网球课堂教学实施及优化
(一)集体授课
首先,在大学网球课教学初期,采用“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对教学班级的大学生实施集体授课。基于快易网球教学课时及教学步骤安排的阶段性目标,在网球教师讲解和引导下,让学生简单的接触和了解网球,并逐步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完整对打练习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让大部分学生能够迅速体会并学会网球运动最为基础的对打技巧和运动技能,进而更多享受网球运动的魅力,对网球的技术动作不做过高的要求。
(二)分层练习
其次,结束上一个阶段的教学和练习后,就到了教师课程教学评价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在网球课堂中的学习状况进行分层分类,主要按照网球技能水平大致把学生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控网球对打技能;B类学生基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对打练习;C类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对打练习相对比较困难。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层级分类之后,就要实施分层施教。对于A类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授其基本网球技术并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对于B类学生,教师在其对打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初步引导和介绍一些简单的握拍技术及发球技巧等。对于C类学生,仍然以鼓励和培养兴趣为主,针对他们练习期间暴露出来的明显错误动作进行耐心矫正。在整个课堂教学及学生练习期间,老师不但要发现问题,同时也要给予每一层级的学生充分的激励和肯定,要让学生一直满怀信心和激情练习网球。在分层练习中,一定要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情况联系在一起,要让所有学生尽可能在现有网球基础上得到适当的提升,使他们尽量靠近最近发展区,这样一来大学生就更有机会体会到网球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5]。
(三)动态调整
再次,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球分层练习之后,网球教师就要再次对之前学生学习网球的阶段性表现做一个总结和评价,根据这个评价结果针对那些不同类层的学生进一步实行动态化的调整。进步幅度较大的可以进入高一层级;没有进步或进步不明显的保持层级不变;对于那些实在没有网球练习兴趣及体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建议适当改换体育项目或学习体育保健课。在保证有进有退的及时动态调整的前提下,不知不觉就满足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网球的要求。此后不断地进行阶段性往复循环,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大学生按照这个网球学习规律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训练和进步。
(四)优化提高
快易网球教学法和常规体育教学法不仅是概念上的区别,更有教学步骤上的差异。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锻炼的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发现快易网球更适合短时间内教授零基础的初学者,以牺牲复杂的技术动作为前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击球回合的增加和网球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上。而常规教学方法对于有一定网球技术基础的学生会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常规教学法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其教学步骤是从介绍握拍和基本技术动作开始,然后做技术动作模仿练习,再到纠正错误动作,熟悉掌握后再进行各种形式的击球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好处在入门阶段将技术动作规范化、标准化,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网球技术做好铺垫。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快易网球教学法和常规网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互补。在大学网球选项课教学中,可以交叉利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在网球课开始教学阶段,特别是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容易出现盯不住球、追不到球、打不准球等情况。利用“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能够切中初学者的心态和学习要点,使大学生快速掌握击球技巧,尽快形成回合球的对打技能。在熟练掌握“快易网球”的十个练习步骤,接下来分层进阶练习的时候,可以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针对个别大学生或者部分大学生的网球基础,以纠正技术细节、规范正反手动作为主要目的,在两人相互配合可以打回合球的基础上施以重复练习,以便巩固规范动作技能的掌握。在大学网球教学的不同阶段,通过灵活的结合使用“快易网球”教学法和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汲取各自方法的优势,可以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网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 结束语
“快易+动态分层”网球教学法是在“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术学习,引入“动态分层”教学法并整合后形成的改良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对网球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学网球教师既要坚定长期致力于网球教学改革的决心与信心,更要不畏网球课堂教学工作的劳苦与繁杂,以大量创新性知识和人格魅力引导网球学习层次差异的学生得到恰如其分的提高,在教学一线有力地推行网球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为“快易+动态分层”网球教学实践提供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峰,李明芝,刘永立,等.论快易网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46-49.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3-67.
[3]刘士超.“快易+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在初级中学网球课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8:4.
[4]张松奎,李丽.学校体育教育本真解读及人文价值回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2):108-112.
[5]吴晓阳,于海涛.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2,19(6):96-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