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PCMC+T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6 09:13: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将PCMC教学模式与TBL教学法进行有效融合,打造具有医用化学课程特色的“串联”型教学模式。方法:借鉴国内外PCMC教学模式与TBL教学法的改良与应用,将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优势互补与适应性调整,对PCMC+T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推广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对PCMC和TBL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对PCME+TBL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结论:PCMC+T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中的应用于改进,是推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的关键。PCMC+T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医用化学;教学改革;PCMC教学模式;TBL教学法

本文引用格式:赵士博,等.PCMC+T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4):270–271,275.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PCMC+TBL in Medical Chemistry Teaching

ZHAO Shi-bo1,JIANG Hao2,ZHANG Yi-xin3,ZHENG Huai-yuan1,HUANG Suo-yi4,5

(1.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Clinical Nationalities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Baise Guangxi;2.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Clinical Nationalities College of Medical Examinion,Baise Guangxi;3.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Clinical Nationalities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Baise Guangxi;4.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Clinical Nationalities Science Experiment Center,Baise Guangxi;5.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Clinical Nationalities Key Laboratory of Guangxi's College for th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 Medicine in Youjiang River Basin,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 Guangxi)Abstract:Objective: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PCMC teaching mode with TBL teaching method,and create a"tandem"teaching mod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chemistry courses.Methods: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CMC teaching mode and TBL teaching method at home and abroad,the two teaching modes were complementary and adaptive,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PCMC+TBL teaching mode in medical chemistry teaching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Results: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CMC and TBL in other disciplines,the teaching mode of PCME+TBL was improved and innovated,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level.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CMC+TBL model in medical chemistry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chemistry teaching.PCMC+TBL teaching mode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students'clinical thinking and teamwork ability,improve teachers'teaching level and teaching ability,and th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Medical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PCMC teaching mode;TBL teaching method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事业[1]。因此,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势在必行,对基础医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强化医学专业基础学科的教育与教学,促进学生专业思维与理论体系的形成,为医学教育事业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是结合典型的临床病例进行启发式教学讲解的教学方法[2]。本研究分析对比PCMC+BL教学模式为基础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PCMC+T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及其他基础医学学科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

\
 
一 PCMC+TBL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

PCMC教学模式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3]。T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合作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现将PCMC与TBL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融合,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并进行展示与讲解、再经老师指导点评教师点评、总结并进行拓展一系列流程,对学生实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寻求答案,锻炼团队在问题的引导下共同合作进行探索、学习与合作能力。直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PCMC与TBL教学模式的融合与创新,将其与医用化学学科与教学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打造具有医用化学教学特色的教学模式,为该模式在其他学科教学上的应用与创新提供基本思路。

二 PCMC+TBL教学模式对医用化学教学的影响

医用化学作为基础医学学科,为后续的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对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引导作用与指导意义。医用化学囊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大一学生学习医用化学难度太大。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课堂利用效率与课堂参与度是重中之重。PCMC+TBL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进而在团队中进行交流,可以不断重复问题,进而加深对问题与知识点的理解,对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一)培养临床思维,奠定科研基础

医用化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旨在沟通、联系其他医学学科,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5]。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学科,医用化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更要为专业思维的形成起引导作用,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直接接触临床,应用临床思维对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思维的发展与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以医用化学作为平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基础,锻炼本科生的科研基本技能,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PCMC+TBL教学模式同时兼具临床思维与科研思维的培养,通过医用化学同时达到两种思维的培养与锻炼,有助与锻炼本科生多维度思考问题与求真务实的科研基本素养。

(二)启发式教育,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PCMC+TBL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育为主,规避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将依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通过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的自我探索与自我剖析,在此过程中反复对知识点进行钻研与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由团队成员共同探讨,不断重复不断加深研究,最终通过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启发式教育的优势不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分析与理解,强化记忆。在启发式教育的基础上融合TBL教学模式的团队协作,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位团队中的同学解答疑惑及共同探讨的过程,会增强学生自身对于理论知识的体会与感悟,从而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及专业课的开展进行铺垫。让学生可以摆脱钻牛角尖的局面,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树立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医用化学学科中跟植团队思想与团队意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对将来从事临床一线、科研工作及教学一线的学生都有帮助,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学习、教学及科研于一身的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为学生的就业与择业提供更多选择。

(三)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利用率

传统课堂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主观能动性差。PCMC+TBL教学模式则有效地摆脱了这一窘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作通过引导及辅助方式开展教学。这样既避免了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问题,又可以提升课堂互动率,在学生探索与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记忆。在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强度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PCMC+TBL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课堂互动缺失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还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增添了真实案例,对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起到桥梁与延伸的作用。

三 PCMC+T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从分子水平来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对医用化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PCMC+TBL教学模式的融合,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融合、改进与创新,相互之间进行补充与调整,以打造出最具有医用化学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医学作为一门从实践中进步的科学,需要不断的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摸索。实践操作需要理论知识的保驾护航,理论知识也需要实践进行深入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PCMC+TBL教学模式将临床思维与真实案例融入到医用化学的教学当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也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PCMC+TBL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医用化学课程学习的认知程度,更能够在基础阶段将临床思维的培养应用于医学专业教育的各学科当中,医用化学作为平台,将临床思维贯穿于各个学科之间,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科学研究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高等医学专业院校,对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将不断提高。而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最根本的是思维模式的培养。PCMC+T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用化学的教学,从入学新生开始着手培养临床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双重保障,引导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断的摸索与总结当中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学生对医用化学学科的认知与了解程度。鼓励学生独立申报课题开展实验,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学习与科研当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

\

 
四 结语

PCMC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对医学生的引导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7],在对学生的临床思维及推理能力的培养方面效果显著,在临床一线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T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想的工作,以准备他们追求终身学习[8]。综上所述,PCMC+TBL教学模式不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指导方面对医用化学的教学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为医学教育事业改革与进步提供了新思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教育水平、科学研究水准与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新方向,为医学专业人才提早树立临床思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礼.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7):139–140.
[2]宋非无,陈凤萍,陈丽娇,等.PCMC结合PBL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8):753–755.
[3]郭振华,刘伟,王佚.PCMC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在新生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5):173–174.
[4]刘玥,李春燕,姚有利.TBL教学模式在煤矿地质学教学中应用的认知度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4):229–230.
[5]赵士博,姜皓,张艺馨,等.STEM教育合并TBL教学法对医用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1):41–43.
[6]王江云,阎芳,韩玮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1):89–92.
[7]丁建美,施晶晶,申成功.PCMC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3):91–92.
[8]Hussein A.Jabbar,Abbas H.Jarrahi,Motahareh H.Vamegh,et al.Effectiveness of the team-based learning(TBL)strategy on medical students'performance[J].Journal of Taibah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2018,13(1):70–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0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