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4 11:51: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采取的举措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重视大学生主观因素对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通过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明确目标和培养自控能力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大学生;责任感

本文引用格式:何霖,等.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2):184-185,188.

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并提高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不仅是每位教学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 国内高等院校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相关举措

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高校都普遍存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被广泛探讨的话题。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针对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进行了多种探索,一类主要的方法依托课堂教学改革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朱旭芬等人通过网络教学、提问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归纳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的尝试,探索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张桂玲等人则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与讨论,利用演示实验或课堂小测验,合作学习法和问题学习法等多种方式对大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了研究[2]。魏红探索了分级式教学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3]。徐丽丽则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考核方法等的创新入手,探讨了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途径[4]。另一类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理论研究,探索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刘荣军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提出应从满足需要、强化动机、激发兴趣、确立目标四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王中强则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导引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压力机制和助力机制等[6]。赖志玲运用了行为科学中的双因素理论,分析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张小情则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对比研究[8]。

\

 
二 现行提高学习积极性方法存在的不足

尽管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对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无论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还是任务式教学给大学生外部压力,又或者是通过理论层次的分析探索解决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新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对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不明显,持续性也不长久。究其原因,当前流行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 过分强调客观因素的作用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当前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途径主要集中于客观因素,例如,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责任通常被压在授课教员的身上,教师们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绞尽脑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想办法,出新招,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诚然,通过教学改革,能够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但这些方法都是从客观因素入手,都是基于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却忽视了学生主观因素对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观因素及相应对策。

(二)忽视了大学生应承担的责任

在一所大学里,教师和学生应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通过教学要把知识准确、清楚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有能力的人。因此,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是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其义务所在。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大学生本人,都忽视了大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将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担子压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一边是教师们挖空心思,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精彩的课堂讲解让大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边是大学生感兴趣就认真学,不感兴趣就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学校对大学生应承担责任的不重视和大学生对所承担责任的不明确,使得大学生很难真正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或家长的期望,而是为了自己未来更好的发展。

(三)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

主观因素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以当前国内高校英语学习的热潮为例,在国内高校中普遍存在大量学习英语的热潮,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废寝忘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利用空闲时间背单词,练习口语。为什么这些大学生有如此之高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究其根源在于,为了获得更好发展,出国留学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而出国留学又必须要求英语达到一定的标准(如雅思,GRE等等)。这些标准都非常高,因此不加倍努力学习英语,是很难达到要求的,所以才出现如此积极的英语学习热潮。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与客观因素相比,主观因素在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主流的思想过分强调如何通过外部因素的作用迫使大学生积极学习,而忽视了如何从内部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真正对学习积极性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重视教学改革手段等客观因素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从大学生主观因素方面入手,激发大学生自身巨大的潜力,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拿出像学习英语一样的积极性来学习数学、物理等大学课程。

三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途径的探索

要能够真正激发并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学校和教师应该将关注的重点从教学改革转移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上来。从主观上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积极性,相信大多数人都认同这一观点,但是实践起来却是知易行难,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实践。这里笔者提出一些从主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法的思考。

(一)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激发一个人内在潜能的重要基础。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的史蒂夫·柯维先生指出,每个积极主动的人都明白自己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能够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明白学习不是老师的工作,而是自己的任务,学习好才有利于自己未来更好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可以想象当年恢复高考后那一批学子们在大学里忘我学习的景象,其原因正是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加成熟和独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出现厌学情绪时,可以通过责任感让自己认识到在大学里的责任是什么,应该如何履行自己在大学里的责任,再反思自己现在的行为,并告诫自己,学习不是被迫坐在教室里听令人犯困的教学,而是自己主动选择来到教室学习自己想获取的知识,这样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大幅提升。

(二)明确人生的目标

光有责任感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是不够的,为了让责任感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还要让每个学生明确树立自己的目标。大学里学习成绩优秀、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基本都为自己树立了人生目标。如果说责任感能够让大学生了解怎样去正确地做事,那么明确人生目标就是让大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正确的事情。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大学生的人生目标都是不相同的,需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制定的。没有目标,会让大学生在校园中迷失,自然无法提高对学习积极性。而拥有目标,就有行动的方向。学习好英语为将来出国深造奠定基础,就是明确目标的最好例子。让每个学生都能为自己树立目标,无论是短期的目标(如考研、出国),还是长期的目标(学习更多的知识,成为更有用的人才),其能够更深刻体会到学习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其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大幅提高。

(三)培训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明确人生目标的实践过程中,最困的问题在于执行。树立了目标,明确了责任感,但是缺乏自控力的约束,可能导致今天积极性学习,明天却放纵自己,这样对于积极性提高是没有帮助。因此,自控能力对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是成功的关键。目前人们对于自控力的认识越来越明确,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自控力相关课程,成为该学院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正说明了这一问题。相比而言,国内大学不仅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甚至对于培训大学生自控力还不够重视,而只是一味强调给学生压力,逼迫学生努力学习(这种方式在高中教育中更加普遍)。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控力也正是学习积极性无法提高的难点所在。很多大学生都承认积极性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但都因为缺乏足够自控力而无法真正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校中开设专门的自控能力培训课程,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逐渐培训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四 结语

正确做事的前提是做正确的事,探索如果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应该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强调客观因素的同时,更应该从主观因素入手,真正从学生自身入手产生学习的动力才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当前大学教育,在继续发挥课堂教学改革等客观因素作用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育人环节对积极性的提高作用,从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树立人生目标和培训自控力等环节入手,期望对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参考文献

[1]朱旭芬,贾小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微生物学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01):185-187.
[2]张桂玲,王晓青,李蕾,等.如何在大学化学大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大学化学,2004,02:17-20.
[3]魏红.分级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25(1):116-117.
[4]徐丽丽.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新"开始[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5):66-68.
[5]刘荣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3):191-192.
[6]王中强.关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况的调研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08-110.
[7]赖志玲.双因素理论在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应用[J].克拉玛依学刊,2003,2:111-113.
[8]张小情.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J].涪陵师专学报,2000,3:43-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