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语言类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录制技术与技巧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18 11:42: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网络带宽的加大,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移动终端的日渐流行,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流行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笔者结合多年参与省级、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录制经验,对语言类高校拍摄与制作外语类、双语类精品视频课程总结了一些技术与技巧,希望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语言类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视频制作

本文引用格式:彭湘衡.浅谈语言类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录制技术与技巧[J].教育现代化,2019,6(83):290-291.

近年来,由教育部组织开展国内视频公开课建设工程以来,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到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中,也带动起大量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讨论语言类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后期编辑与制作的一般流程,课程的录制技术与技巧。

一语言类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的特点

(一)音频录制质量是重点


音频信息在信息传递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教师授课过程中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声音媒介来传递的,而在实际的课程录制过程中,声音的处理往往比视频画面更容易出现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偶发性,出现问题的过程无规律,不好控制,我们尽量做到清除所有的影响源;二、复杂性,因为现场使用的录音设备多,容易产生干扰,出现电流杂音等,而且现场使用收音的麦也是各种各样,它们的收音质量和音量各不相同需要使用调音台统一调整。

与工科类高校实验课程较多,使用实验设备较多不同,作为外语语言类高校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解,与学生交流互动为主,不管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任务型教学法”等教改之后的方法,准确清晰的记录课堂师生的音频信息都是精品视频公开课录制的基础。老师的收音一般采用领夹麦,难度较低,难点是学生的收音,常用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使用吊麦,这种方案需要前期的硬件投入;第二种方案是使用多只移动麦。

(二)情景再现是亮点

虽然语言类精品视频公开课没有太多在实验室内操作仪器设备的场景需要拍摄,但是情景教学是语言类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更好地把情景再现是视频课程制作的亮点。我们在实际接触到的课程中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1.情景剧

学生在教室内演出的情景剧,围绕相关剧情,采用外语类对白,演绎一段故事。如模拟“面试”特定场景等,我们采取的拍摄方案是采用多机位拍摄,通过排练确定好人物的站位和机位的设置。

2.MG动画

有些情景不适合现场拍摄的,可以利用后期动画制作的方法完成。首先需根据老师的教学设计写好动画脚本,动画师根据设计好的脚本制作出相应的动画。

二 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一般流程

(一)参与教师的教学设计


要想把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成精品,制作视频的技术人员与策划人员必须首先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设计环节,可以说制作人员参与课程的深度决定视频质量的高度,制作人员需要主动的研究好老师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正式拍摄和后期制作时用专业的技术更好的把老师的教学目的呈现出来,比如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老师不知道该用什么画面形式表现,就算知道也没有能力制作出来,作为视频制作的专业人员需要根据知识点的特点,决定是采用实景拍摄,还是PPT呈现,或者使用MG动画的方式才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拍摄前的准备

拍摄前需与老师充分沟通好,由于平时老师很少面对镜头讲课,需让老师尽量消除紧张的心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提词器,让老师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老师还需注意着装得体,尽量穿较为正式的衣服上课,不要穿着细条纹的衣服,避免视频画面出现“摩尔纹”。另外教师还需保持教态自然,尽量减少口头禅。最后还要告知拍摄过程中走动的区域以及一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拍摄前还需与学生充分沟通好,如关闭通讯设备,保持课桌整洁,不要出现过多带商标的物品,注意上课仪态,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转笔”等,另外可以提前确定好回答课堂中提问的同学,让学生心中有数。

参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技术人员需检测好设备,确定好拍摄方案,如机位数的确定,机位的摆放,灯光的布置,机器参数的设置,如摄像机的光圈,白平衡的设置等,特别是PPT的呈现是个难点,常用的方案有三种,分别是摄像机拍摄,教师演示电脑录屏,还有就是后期编辑时插入,它们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采用摄像机拍摄和电脑录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把老师的肢体语言记录下来又可以让PPT的内容清晰的展现出来,后期编辑插入比较耗时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

 
(三)正式拍摄

只有前期的准备足够充分,正式录制精品课程时才会比较顺利,当然一些突发情况没有意料到也是可以临时NG的。正式拍摄时除了摄像师还可以安排一位导播,统一指挥各机位的拍摄,确定各机位的职责。摄像师拍摄时首先要注意镜头的“推拉摇移”必须顺滑,不能有突兀感,不能让观众感觉到镜头的晃动。另外一点就是景别的选择要合理,常用的景别有: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每种景别的功能和呈现给观众的感受各有不同,如课堂开始时可以选择全景交代教学环境,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讲到重点知识时,或者肢体语言比较丰富时可以使用近景或者特写,如果老师走动比较频繁,为防止老师出画可以使用中景拍摄,总之各景别的切换要合理及灵活,既不能让观众感觉枯燥也不能切换得太频繁让观众感觉太跳跃。

在语言类教学课堂,师生的交流较多,拍摄画面需要能跟上对话的场景,这时首先需要提前确定好交流的同学位置,并且使用双机位,一个机位拍老师,另一个机位拍学生,特别要注意这种对话场景的拍摄不能“越轴”,就是说两台摄像机要架设在老师与学生连线的同一侧,不能放置在连线的两侧,否则观众有跳跃感。

(四)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也是耗时比较多的环节,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制作动画特效

常用的后期动画制作软件有AdobeFlashCreativeCloud(CC)、motion、aftereffects等,可根据内容的需要,通过动画的形式来表现教学的内容,让课程形式丰富多彩。

2.抠像

采用绿屏或蓝屏抠像可快速更换教师讲授镜头的背景,起到美化的作用,形式美感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拍摄时应注意的事项有,首先采用合适的绿屏背景材质,常用的绿屏材质有纯棉布,涤棉混纺,刷专业漆,抠像纸等,我们需要确保绿屏背景干净,没有污点,没有皱褶,没有高光,光线设置需分布均匀,并且教师主体不要离背景太近,否则教师主体上容易感染背景的颜色,摄像机拍摄时可适当提高快门速度,减少运动模糊,更利于后期抠像。最后我们可以采用工业级抠像插件keylight对拍摄的素材抠像。

3.剪辑

常用的后期非编软件有adobepremiere、finalcutpro等。使用非编软件的多机位剪辑功能,对拍摄的视频素材按照教学设计和逻辑关系进行剪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进行多机位剪辑时首先需要根据各个视频素材的声音来对齐时间码。

4.调色

如果多机位拍摄时,摄像机品牌不同,可能拍出的素材画面色调不统一,可通过后期做统一的调色处理,让画面和谐统一,同时也可对画面进行适当的美化,如调整饱和度,亮度,对比度,让画面更清晰鲜艳。

5.输出

最后进行渲染输出操作时应注意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参数要求如分辨率、编码方式及码率设置输出,推荐的分辨率为1920*1080,编码方式为AVC/mpeg-4,码率2M/S以上。

\

 
三 结束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还需要老师、同学的共同配合。本文通过对语言类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一般流程进行阐述,供读者交流学习。由于设备技术、经验的限制各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提高和创新,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线上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陈永毅.精品课程中教学录像问题的解决对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教学研究二辑):108.
[2]李小刚,马德俊.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2(7):11-16.
[3]周新悦,祝倩莹.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师教学行为分析个案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8):359-364.
[4]张伟,丁彦,李忠,陈琳.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设计与制作[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02):153-157.
[5]邓守城,蒋华权.简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105-106.
[6]梁永.任课教师深入参与精品课程录像制作初探——以广外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语音》为例[J].科技信息,2010(36):506-508.
[7]唐飚.体育类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49):129-131+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