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创新问题。近年来,随着啦啦操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一些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中也开设了啦啦操选项课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啦啦操选项课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还未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要推动啦啦操课程建设和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教育和引导方法,注重激励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促进课程建设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啦啦操选项课的教学的积极作用,分析啦啦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在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激励教学的有效路径,为高职院校的啦啦操课程教学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啦啦操;激励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王瑞芳.高职院校啦啦操选项课中激励教学方法与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3):254-255.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正在不断完善,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多,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啦啦操相对发展较晚,整体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配备等都有一定的不足,且啦啦操在学生中的普及率较低,学生对此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导致整体的啦啦操课程教学问题突出[1]。
一 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啦啦操以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形态席卷全国校园,以培养“四好”运动员(即品德好,学习好,气质好,技术好)为己任,以团队文化为核心,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啦啦操以迅猛的趋势在全国各类院校中展开,受到了数千万青少年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引起社会的热切关注[2]。
啦啦操的基本动作,有统一的动作规格,要求动作的速度及力度。基本动作包括基本步法、手型变换。基本步法又包括前进、后退、左右并步、开合跳、吸腿跳等;手型有拍手、高V字动作、倒V字动作、T字动作、断T字动作、冲举动作、正L动作、动作反L、左斜线动作、右斜线动作等;动作组合包括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及编排[3]。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气质明显变好,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开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让体育运动激发学生们的热情,锻炼协调能力,增加学生的美感、乐感,陶冶情操。同时,跳啦啦操能够让学生们身心放松,也在训练中学会做任何事都认真对待,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啦啦操不仅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力,也能增强他们的体质。
此外,啦啦操中有很多动作是由队员们互相配合完成的,每一个托举都需要队员之间的完全信任。刚开始练托举时,被托举的“尖子”怕摔,动作都不敢大,磨合一段时间后,队员们都非常有信心,知道即使摔倒也会有队友保护。在啦啦操开展中,还能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让他们日后走上社会也能从中受益。
二 啦啦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知晓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选项中,虽然有啦啦操课程作为选项,但是选择这一课程的学生并不多,调查发现,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啦啦操的认识还是比较少的,在他们的印象中,啦啦操似乎是一些运动比赛的赛前助战演出,是啦啦队的节目,啦啦操就是蹦蹦跳跳的一种助演活动,并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因为对于啦啦操缺乏有效的认识,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啦啦操作为选修课,导致这门选修课上课的人数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这门选修课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学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选择这门课程,并不知道这门课程学习的真正意义[4]。
(二)缺乏多样化的啦啦操活动和氛围营造,学生兴趣不高
啦啦操选项课课上学生积极性低,学习动力不足,这都是因为选项课程的针对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很多院校并没有专业的啦啦操实践教学队伍,组织和召开啦啦操文化活动、竞赛事项等方面能力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的比赛或者文娱活动,学生没有途径感受啦啦操的魅力,导致学生对啦啦操选项课程整体兴趣度不高。
(三)缺乏有效激励,学生动力不足
在开展啦啦操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教学方法应用,学生可能起初对于课程存在一定的兴趣,但是久而久之,也就比较淡化了,甚至在后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整体的课程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半途而废,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课程教学效果[5]。
(四)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针对啦啦操课程开设,相关高职院校自身的条件有限,加上因为是新课程,所以,啦啦啦操选项课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高校并不具备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啦啦操教学上,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也不够高,部分教师都是代课教师,而非选项课的专业教师,最终导致整体课程教学质量不高。
三 高职啦啦操课程教学中激励方法的有效应用
(一)建设啦啦操兴趣社团,做好啦啦操宣传引导
最好的激励手段是兴趣,培养学生对于啦啦操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健美操、啦啦操是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相关院校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建设,组建包括健美操在内的多种社团,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健美操队员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刻苦训练,一丝不苟,他们从零开始,敢创敢拼,不畏艰难,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才之路。指导学生在赛场上,完美展现托举、跳跃、踢腿、侧翻等技术动作,用饱满的精神,整齐的动作,优美的舞姿,富有张力的表演,展示青春的美好和活力,促进学生整体运动兴趣激发。
(二)开展多样化啦啦操竞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为激励学生的啦啦操学习参与,学校还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运动健身的氛围,在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要考虑一定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啦啦操来提升韵律感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展示创造才能的空间,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借助极富动感的音乐响起,啦啦操队的队员们手捧色彩斑斓的彩球,以灵动的身姿、优美的步伐谱写出一首青春的赞歌。绚丽的舞台上,队员们每一次跃起,每一次振臂都展现着学子们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通过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健美健身比赛,让学生有机会用专业的能力和良好风貌,展现健康力量的美,让大家感受青春、时尚、阳光、热情的比赛理念和氛围,用实际的表演获得认可。
通过开展大型啦啦操赛事,也为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外界的体育文化交流提供展示平台,不但可以将本校原有的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展现给外界,还可以吸收先进的体育管理理念和体育文化特色,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理念,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不仅如此,还可以提高师生和校外周边地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树立典型故事,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针对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发挥,让学生得到激励,可以通过选取每周一星的方式选取每周的啦啦操运动之星,让学生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也可以借助一些典型学生的奠定故事来进行案例教学,用励志的人物和故事激励学生对于啦啦操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彰显教师魅力
各高职院校操类专项教师之间搭建起学习和互动的平台,提高教师及教练对比赛专项技术、比赛规则及动作的掌握能力,明晰比赛目标,增强带队热情,推动体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啦啦操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相关院校要围绕高职院校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及健身操舞教学等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研讨,积极献言献策。要明确师资力量的打造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啦啦操课程教学的基础,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也是吸引更多学生进行啦啦操学习的关键,对此,相关高职院校通过进一步加强各高职院校操类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专业委员会携手推进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及校园健身操舞的重要举措,为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及校园健身操舞在高职院校快速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强有力的支撑。
四 结语
啦啦操是一项有益的健身体育项目,对于培养学生气质、提升身体素质、提高团队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完善啦啦操课程教学实践,注重激励教学方法的应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促进学生下定运动坚持的决心,提升师资水平,促进啦啦操在高职院校的有效开展,推动素质教育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宏亮.普通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4):174.
[2]张嵘.啦啦操对幼儿情绪商数发展的影响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9,8(02):94-96.
[3]孟桐宇.高职院校啦啦操选项课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运动,2015(21):131-132+94.
[4]杨鸢.德西效应对少儿舞蹈啦啦操训练兴趣影响的研究[J].运动,2015(07):66-67+59.
[5]董春杉.体育院校啦啦操教学环境的现状分析与调控优化——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02):4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