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卓越医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经选读》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4 15:27: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从《内经选读》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着手,构建全新的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方法以卓越医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打破《内经选读》课程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结果在总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分析上,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成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卓越医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卓越医生;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赵印涛,等.基于卓越医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经选读》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5):217-218,230.

2015年,我校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卓越中医师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1]。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教学以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为导向,将卓越医师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基于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本项目在前期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对《内经选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为下一步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分组


以承德医学院2015级中医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针灸推拿专业1个班学生作为对照组(传
统教学法为主),选取中医学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多元化教学法),两组学生基本情况相似,生源结构和前期课程设置无显著性差异。

(二)教学内容和时数

《内经选读》课程内容,具体参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时数均为72学时。

(三)实施方法

《内经选读》是中医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医基础后期的临床提高课。本研究在《内经选读》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篇章的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为主,试验组将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法贯穿理论授课的始终。教师适当地运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首先进行字词校勘、注释、语译,接下来对原文进行解析。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内经》的概况、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和要求等[2],指导性地传授一些学习经典课程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是启发式教学的起点。教师讲课时可从中医四诊的奥妙、诊病原理等方面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将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相关学术问题的古今研究概况介绍给学生[3]。

3.问题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临床知识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现阶段教学的合理问题,通过随机提问、学生质疑、学生总结发言、教师解析等不同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4]。

4.自学辅导式。自学分为课内自学和课外自学。课内自学由教师引导、提问并及时答疑解惑;课外自学,每单元结束时由教师布置思考题,写出学习要求,介绍参考书目,回收并检查批改作业,提出相应反馈意见[5]。

5.案例分析式。选择性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把临床实例带入课堂,可实现理论与临床的无缝衔接。案例教学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古代或现代医案,同时兼顾多样性,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对医案进行讨论和知识拓展[6]。

6.多媒体教学法。播放《百家讲坛》和《文明之旅》等大型纪录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内经》博大精深的美感和所蕴含的巨大历史价值,深刻理解“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医学良训,激发他们学习中医的热情和责任感,使其坚定学好中医的信心。

(四)评定指标

1.教学满意度调查与评定: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前2周进行,问卷不记名。内容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平时考核方式的效果评价等。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统一考题和试卷评分标准,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五)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以t检验,教学满意度评定以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研究结果

(一)期末考试成绩评定


从考试成绩分布来看,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分段(80分以上),中医班占两班总人数的12%,其中针推班占6.67%;中分段(70~79分),中医班和针推班分别占总人数的30.67%和24%;低分段(70分以下),中医班和针推班分别占总人数的6.67%和20%,见表1。


\

 


通过对两班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两班考试成绩平均分有显著差异,实验班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可见,多元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式教学,见表2。


\

 

(二)教学满意度比较

实验班一致认为多元化教学方法很好,没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多元化教学法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很有帮助,见表3。


\

 


为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任务完成前两周,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对认可的教学方法进行评分,最高5分,最低1分。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持肯定态度,见表4。


\

 

三 讨论

卓越医师(中医)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旨在强化中医学生医德素养、中医辩证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中医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提高中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基于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内经》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文献的分析整理和病证的个案研究,与学术研究相比,教学研究不够系统且相对滞后。本研究选择中医教改中难度最大者,以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从多元化教学方法着手,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学生的医德素养、辩证思维、中医传统文化和经典理论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本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是成功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为其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我院“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金阿宁.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80-83.
[2]王玉芳.谈多元化教学法在《内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3):117-121.
[3]王世勋.中医诊断学多种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5(8):45.
[4]李永乐,杨巧芳,王滨.多种教学方法共促《内经选读》教学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7(207):119-121.
[5]王朝阳.多种教学法在《黄帝内经》教学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9,05(24):975-976.
[6]赵庆,唐瑛,王倩.中医导师制下《内经》案例式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J].农医,2012,12:131-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8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