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探索如何培养文化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15:02: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为我国传媒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近些年来,我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迅速,播音员主持人在一档节目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在过去,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当中更多的是充当“传话筒”的作用,而现如今,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除了要很好的把控节目展现节目风格,同时还要求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这才是一档节目能否存活下来的关键。而随着受众认知的发展与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对主持人相关方面能力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高校如何培养文化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做了简要的分析,用以为各高校未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播音员主持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魏莉.探索如何培养文化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J].教育现代化,2019,6(60):182-183.

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就是如何在全日制大学本科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逐渐培养成注重文化素养、拥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文化型播音员主持人。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文化型的播音主持人有什么样的优势,这也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校教师培养出文化性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指明了理论方向。首先,文化型播音员主持人在把控节目现场时拥有极强的代入感,能够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其次,对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会凸显出个人的独特风格。播音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鲜明的个性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文化型播音员主持人对实现节目的播放目标具有重大贡献。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播音主持人一定能够坚定不移的拥护我们的祖国、拥护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严格遵守传媒行业的党性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而灵活的组织语言,有效地将节目的特定目标与大的原则方向相结合,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一 播音员主持人文化素养偏低的原因

当然,文化型播音主持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优势,前文所提到的三点是比较显性的三个方面。那么我国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文化素养如何呢?根据相关的一些调查综合来看,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是偏低的,许多主持人因为发音、对各地风土人情等内容的误解、个别语句的措词等都出现过明显的失误,特别是一些地方电台的主持人其文化内涵明显不够,尤其是在与一些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对话时,更是纰漏百出。广播电视是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对广大受众具有引导和认知方面的作用,而随着受众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如果主持人的文化素质没有对等,就会贻笑大方,制约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而造成当下播音员主持人文化素养偏低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

 
(一)招生门槛低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艺术特长生,很多高校只对考生的播音主持专业方面进行严格审核,而对文化课程的掌握则不够重视。特别是随着高校逐年扩招,进入播音主持专业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很多报考本专业的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非对播音主持的热爱而选择的,这样招录进来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常识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

(二)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够准确

很多学生在高考专业规划时选择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在高二才完成的,所以这部分考生只经过了一段短暂时间的专业突击培训之后就考取到了相关专业,于是这就给学生一个误区,那就是:播音主持专业很好学。事实上虽然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艺术考试,但是专业内容里有很大一部分都和文化基础有关系,因为主持人所要主持的节目类型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所以就要求学生要主动去了解和涉猎各个领域的只是和内容[1]。对于这一点学生们没有足够的认识,于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就不能够引起充分的重视。

(三)师资力量不足

造成当下播音员主持人文化素养偏低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师资匮乏。有些高校甚至雇佣节目主持人做兼职教师,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们学习的内容系统性上就会偏弱,文化学习方面更是缺乏专业的老师给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剖析。很多老师只是流于表面上对理论内容宣读,这也让学生对文化的学习缺乏热情。

以上,我们简要阐述了文化型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以及现如今播音员主持人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我们再来探讨如何去培养在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成为优秀的文化型主持人就很容易了,很多培养的方法在上面的叙述中已经呼之欲出了。

二 播音员主持人文化素养培养方法

(一)严格把关,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识


高校在招生之初就应该严格把控好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为以后的培养提供便利。高校应该针对学生的文化内涵出题考察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可以有基础的笔试题目,还有实践型的互动对答题目。这样学生在报考之初就了解到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对文化的严格要求。有了文化知识基础,进入学校后深入学习各个领域的文化都更容易理解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调动可用资源,提高师资力量

现今高校都是综合型学校,专业开设齐全,在提升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方面,可以邀请校内的相关专业教师为学生们进行讲解,了解中国的文化,可以请中文系的教授来传授,使学生能够吸收到更加专业的知识,为自己的播音主持积蓄底蕴。除了校内资源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做知识分析和解读。这对提升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专业性上帮助很大。

(三)借助传统文化节目来培养

1.通过观看一档节目,来深入学习本领域的文化知识


学生们喜欢看这些带有娱乐性质的节目,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在课堂上以片段的形式进行播放,然后针对节目中提到的文化知识进行提问、讨论;教师还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观看某一档传统文化节目,然后找出某个问题,学生们在反复观看中加深了对文化知识的了解。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里面提到的那些诗词,可以让学生自行到网络上查找资料,将自己找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读出来,学生采用怎样的语调、停顿和情感,教师则需要辅助引导,既练习了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台风,也掌握了一首诗词的来龙去脉。教师在通过学生观看传统文化节目而介绍知识时,为了达到培养的目的也可以要求学生对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进行模拟演练,亲身体会主持人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也能加深学生对这堂课程内容的理解。

2.借助偶像的力量达到对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

当代的学生们有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偶像呢?他们记忆掌握学业知识困难重重,但是对偶像的点点滴滴却了然于胸。不管家长或教师怎样想,孩子们崇拜偶像是事实,既然无法强行改变,那么就顺势而为,将学生们崇拜偶像、对记忆偶像的一切充满热情为契机,将当红明星与文化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们对文化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目前央视的《国家宝藏》采取的正是这样的措施,邀请明星来讲述文化文物,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观看,学生们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在里面,就会认真地观看,同时对这些明星所叙述的内容掌握起来也更容易[2]。教师在授课时,讲到某些文化知识时可以以某些明星偶像做作为切入点,实践证明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3.实践主持传统文化节目

电视上传统文化节目不胜枚举,要真正培养出文化型的播音主持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节目的自主主持。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节目挑选一个来用自己的主持方式挑战,也可以自创一期传统文化类节目来主持。我们知道职业主持人一般宣读的是采编记者的稿件,因为文化的缺失会对记者所记录的内容出现误读的情况。我们培养文化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初衷也是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采编和走访来完成一期节目的主持,这样学生在实地的考察中对文化就会有自己的理解了,再主持时不仅沉稳还能够灵活机变。在专业内,进行这样的传统文化节目主持大赛,以小组为单位来评比并且把部分评价权转到学生手里,因为亲自实践了,所以对文化的领悟也就更深入了。

\

 
4.参与传统文化节目的录制

作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怎可少了对传统文化节目的参与呢?亲临现场感受每一位著名主持人的魅力对于每一位本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这需要校方多做努力,至少要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当地的传统文化节目的录制中去。在现场中的感受会与坐在电视机前完全不同,这种参与会让学生更加投入,也更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通过现场与主持人及后期制作团队的幕后交流,学生会了解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们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浸润,自然会使自己更有内涵。

总之,培养文化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文化更多的是润物细无声地领悟,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培养,才能让学生由内而外的散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参考文献

[1]齐小刚,朱晓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97-99.
[2]曾致,罗赛清,李燕湘.通识教育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01):66-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9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