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强本固基,厚积薄发 ——浅谈如何做好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复习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16 14:05: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扎实地夯实基础,要对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等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再利用“忆”“梳”“析”“思”“练”“做”“括”“评”“理”等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强本固基,以便在考试中厚积薄发。

关键词:基础知识;数学总复习;查漏补缺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像房屋的地基,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学好数学的根基和必要条件,是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题目设计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数学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会点设计试题,使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毕业总复习是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以及教师和学生对前期教学与学习的一个补充,以及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温故”重在查缺补漏;“知新”是将旧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升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毕业试题一般按7:2:1的比例设计,整份试卷用于评价学生的基础分值,均在60-70分间,若把中等难度和压轴题中的基础知识分计入,占分更多。因此,数学复习必须扎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数学知识都能达到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灵活“应用”的要求。鉴于以上分析,在总复习中要解决好复习哪些基础知识和怎样做好基础知识复习两项工作。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一、基本概念复习

小学阶段学习的概念、定理、公式都是前人经过大量的验证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处处需要,因此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应用程度,决定着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复习当中要针对各部分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和梳理,把最基础的概念定义等从书本中提取出来,比较简单的内容无须重复,对重点、难点及考点的概念,教师要带领学生重视重忆重要概念和定理的引入、推理方法,尤其要注意那些在思路、方法、技巧方面有典型意义的定理、公式的推导,例如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应用等,对有疑虑的地方,不妨再试试看究竟是怎样推导应用的,通过自己验证排疑解惑,记忆和应用就会更加准确了。

\

 
二、基础计算复习

口算、笔算、简便运算、列式计算等基础的计算是进行分析、抽象、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的基石,没有计算的支撑,数学活动便成了空穴来风,无本之木。从量上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的比重,毕业考试卷中的纯计算类题目大约会设计30分左右,加上其他题目中的计算部分,分值很大。计算出错、失分是教师们比较头疼的问题,出错的原因很多,有的学生对部分知识学得不清不楚,不理解,在计算时意识不到是错的;有的学生基本口算不过关,不熟练造成失误;有的学生由于练习题目太多,造成定式思维,不看题目就写答案而出错;有的学生由于计算习惯不好,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等造成错误。因此要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口算、笔算、估算、简算齐头并进,齐抓共管,提高计算能力也是基础复习的重中之重。

三、基本操作复习

实际操作是对数学课程的补充和拓展,主要考查的题型是根据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绘制图形,进行相关的分析、计算、说明。在操作活动类题目的复习中,要让学生明白“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让学生重新把模糊的、害怕面对的活动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对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将旧知识变成新技能。在遇到典型题目,例如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旋转等知识的细节时,教师应该示范回顾,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加深学生印象。

四、基本应用复习

吃透教材领会其编写意图,是设计好解决问题复习课的重要前提。在进行了基本计算的复习后,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问题,解答时均是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去求它们的和、差、积、商。即解答简单问题的关键是结合具体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列式解答。应用题目的复习,还要重视学生的分析、审题能力,很多应用题目解决问题本身不难,学生在条件分析、问题细节方面被难住了,教师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下功夫,过程做到位了,结果会一气呵成。为做好以上所说的几种基础知识复习,现整理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忆”——利用记忆方法,再忆知识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时,可先粗后细,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或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回忆。回顾知识是复习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大量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可以使用重复记忆法、特征记忆法、回忆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讨论记忆法、口诀记忆法、骨架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加强记忆。例如,对于比、分数、除法等的顺序,许多学生一变化形式就出错,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口诀“前对上,后对下,一一对应不会错”,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做题。这些顺口溜既有各知识点的方法提示,又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运用时也就能得心应手。

二、“梳”——梳理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理清知识主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分项、分步进行整理。课本是基础知识复习的基本保障,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经过改造的,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和梳理,把最基础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从书本中提取出来,利用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力求掌握所有的基础部分。

三、“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复习中对知识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疑难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从而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的复习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内容较多时,可以以某一标准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通过辨析、分析来澄清混淆,明确内涵、外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分子和分母的和是140,约分后是多少?原分数是多少?思考本题,可以从分数的基本性质出发逆推得到原分数,也可以利用和比问题的解法解决此题,总之是要灵活应用知识。

四、“思”——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经过教师引领和自己整理的复习过程,基本上会达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的掌握。每个中等难度以上的数学试题通常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或者在知识交会点上巧妙设计试题。这时要启发学生反思、思考,“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对应用问题要进行正确的思考,从而顺利解决。

\

 
五、“练”——精练重点题目,提升解题能力

练习要分层进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做难题就是浪费时间,还会干扰其复习,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要设计最基础的题目,变换形式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而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可以选择中档题目进行训练,提高其学习能力,使其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习练习的好习惯: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好习惯。2.培养审题分析的习惯。3.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及时纠错的习惯。4.以课本习题为根本反复进行练习和思考。

六、“做”——动思结合,实操实练

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动和说结合起来,发展学生内部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在实践应用中、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回忆与整理,并在多种不同的“做”中感受知识间的实际性联系。

七、“括”——总结归纳,事半功倍

总复习中的基础题目千变万化,面对海量的、不同类型的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面对问题不要惧怕,在不断的练习中归纳总结基本方法,揭示解题规律,强化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的题型掌握不同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可以对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做“形异质同”“一题同释”“一题多解”等的总结,也可以建议学生使用举例子的方法、画图帮助理解题意的方法、逆推法、试值法、代入法、实践操作法等解题。

八、“评”——检测评定,主抓薄弱

首先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会了哪些,哪些还不会,取长补短。也可以两人互评,找出不足。二是教师对每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测试、评价。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难题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冲淡学习的性质,可以做最常见的基础题,反复做,达到熟练为止。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存在的问题,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然后设计针对性的题目进行专门的训练,让学生在练中自己讲解,总结方法,注意要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固基础知识,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理”——整理错题,查漏补缺

让学生把在复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整理出来,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学生自己基础知识漏洞的集合,便于翻看、反思、梳理,在错题中寻找错因,反思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还学得不扎实,应用得不熟练,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吃一堑,长一智,从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

总之,六年级的基础知识总复习内容繁多,题目多样,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思考为主线,教师加以引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从而达到巩固提高、融会贯通的目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这样把基础知识复习转化为数学能力,总复习做到强本固基,才会在考试中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李健.如何搞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总复习[J].吉林教育,2009(3).
[2]朱誉为.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0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