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快乐阅读,照亮心灵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16 13:25: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是培养学生基础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就能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可以为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阅读能力;快乐阅读;海量阅读

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总体要求,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阅读。为避免学生的阅读太过单一,教师还应该鼓舞学生海量阅读,快乐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使学生轻松快乐地阅读,逐步实现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家庭教育的综合,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将“快乐阅读”和“语文教材”相结合,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首先,快乐阅读就是指学生愉悦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或者说是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运用快乐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关于“快乐阅读”,国内在很早之前就做过研究。2004年深圳市后海小学就开展过“快乐阅读”的探索和实践。探索者通过多层次的立体阅读,将快乐阅读和小学生语文教材进行了无缝对接,让学生在愉悦阅读时还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的教材。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我们应该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学习新的教育方法,这就使“快乐阅读”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将快乐阅读和语文教材结合的方法之一就是从语文教材中挑选学生喜欢阅读的素材,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文本,继而从中获取快乐。同时,在阅读之后让学生进行阅读感受分享,达到学生阅读效率提升的目的。当学生阅读效率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就更加透彻,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了提高;教师可以从语文课本中把一些学生特别喜爱阅读的文段挑选出来,制作成专门用于快乐阅读的小册子。学校管理者也应该向全校学生收集他们比较喜欢阅读的素材,包括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和课外阅读资料,并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快乐阅读”与“语文教材”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阅读,做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除了课堂上开展“快乐阅读”,课外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比如“读书周”“阅读知识竞赛”“阅读量比拼”等与阅读有关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指导他们多去阅读书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活动可以设置一系列奖励来鼓舞学生参加,让学生有参加活动的动力,他们就会自觉地大量阅读书籍来准备比赛,进而主动地去阅读,其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升。我们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阅读角”,就是每个教室里都设有书柜,班级可以自费买一些书籍,或者由学校图书馆提供书籍,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喜爱的、有趣的书籍放在“阅读角”,供学生们阅读。还可以在班上开展“漫游书香百草园”图书漂流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品读经典书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之火。该活动可以设在开学初,教师在班级挑选1-2名阅读能力强且爱护书籍的同学管理图书,之后规定借阅书籍的要求和规则;接着带领本班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到图书室挑选书籍,指导本班图书管理员将所借的书进行登记,之后按“同桌漂流—小组漂流—大组漂流”的漂流方式传阅图书;同时在班上开展“献一本书看百书”的好书交换活动,极大地提高图书利用率,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实现海量阅读的目的。这样,就能实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目的,即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天让学生花一定时间阅读,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的经典作品,引导他们向上、向善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带来的快乐延续到生活中,使他们更具快乐的能力,实现真正的快乐阅读。在以识字为目的的阅读阶段,可以对书的种类不加限制。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量的增加,所读的书必须有所选择。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各种夺人眼目的快餐书籍、漫画书等充斥着童书市场,网络游戏、视频和直播网站等也在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学生的头脑一旦被这些营养低下的符号占据,会直接导致他们精神的空虚,由此带来的后果会相当严重。唯有健康的、有效的阅读可以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有责任精选一些精彩且有积极意义的经典童书介绍给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使他们摒弃快餐式的阅读方式,真正感受阅读的魅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这些经典好书的引导下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才是快乐阅读的意义所在。

比如,《绿山墙的安妮》就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充满个性的安妮不断努力成长的故事可以让很多处于迷茫中的学生获得力量;安妮和戴安娜之间的友谊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去结交和珍惜朋友;绿山墙优美的景色又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生活场景,带来美的享受。再如《海蒂》一书,描写了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景色及海蒂和爷爷生活的场景。在冬天,他们乘坐雪橇,“像鸟一样飞下山去”,这是何等令人向往!海蒂的乐观、坚强、善良极具感染力。学生沉浸在海蒂的故事里,感动、向往、敬佩之情会令他们的心更加丰盈。

四、在快乐阅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而“阅读方法”则可能是呆板、枯燥乏味的。唯有掌握了阅读方法,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单纯地讲阅读方法,无疑会让学生难以提起兴趣,甚至会冲淡他们阅读的热情。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快乐的同时习得阅读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多花一些心思。

以《绿山墙的安妮》为例,书中的两位主人公安妮和戴安娜是性格截然相反的好朋友。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安妮还是戴安娜?为什么?”这样就引导学生去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把握了人物特点,也就把握了整本书的精华。教师还可以提问:“你觉得自己更像安妮还是戴安娜呢?”这个问题不仅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教师最后再告诉学生们:“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你们每一个人在老师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以此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和他人,从而拥有快乐的心境。这无疑是这本书对学生最重要的意义。至于阅读方法,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有归纳总结、有对比、有思考、有感受,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方法。

五、鼓励学生分享好书,把阅读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除了教师推荐经典好书之外,还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其阅读成果、分享其阅读收获,这也应该是快乐阅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一个活动非常好,叫“一人一本课外书”,就是每个学生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本课外书。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每天利用语文课前的一点时间,让学生轮流分享。可以是对故事的介绍、可以是对书中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书中精彩片段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享不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生出责任感——介绍给同学的必须是好书。长期坚持下来,越来越多的好书会成为班级共同阅读的目标,每个学生的阅读量都会大大增加。

六、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以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增加阅读的乐趣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奖励和各种“星”的称号具有很重的分量。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以鼓励为主的阶段性评价。比如分别以周、月、学期为周期,通过“星级制”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每次评选2-5名“阅读之星”,评选标准可以是读了多少书、背了多少诗歌、摘抄了多少好词好句,等等。评选过程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以彰显其公平性。同时,还可以定期举行与阅读相关的比赛,比如讲故事大赛、戏剧大赛、模仿大赛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由阅读延伸出的各种精彩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其对阅读成果进行转化的能力。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才是最主要的,“快乐阅读”才是我们追求的真谛;既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在阅读的结果上;既是阅读形式上的要求,也是阅读内容上的要求;既要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又要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既要和德智教育相结合,又要和体智教育相结合。从古至今,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其他东西无可比拟的。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在现实教育当中,教师应该摒弃旧的教育方式,运用新的教育方法,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给学生一个快乐,无压力的阅读环境,让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以便于之后更深层次的学习。

\

 
参考文献:

[1]叶韵.探究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8(36).
[2]博宇,周振华.海量阅读促成长--浅谈推进小学生海量阅读的几点做法[J].小学教育研究,2019(1).
[3]邱彬.基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课外语文(下),2016(15).
[4]孙逊.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设计[J].课外语文(下),2018(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0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