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之低段学生口语评价方式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13 15:39: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低段开展英语口语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检查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就某些交际性主题进行简单、正确的语言运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诊断和提高英语口语,以利于他们后继学习。对此,教师可就基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低段学生口语评价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口语评价

纵观历年来我国英语中、高考口语测评,我们发现当前的口语测评已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从强调书面语言转向口头语言;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等转变。2016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提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语言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首,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沟通交流的能力。多年以来,我国小学英语口语评价或因教师意识淡薄、或因考生基数大、考试资源不足等问题一直“按兵不动”,以致大部分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改变传统单一的试卷测评模式,增设和优化口语评价迫在眉睫。因此,我校英语学科组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英语课程标准”,针对深圳目前使用的“上海牛津版”英语教材,开展了低年段英语口语评价的案例研究。时至今日,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口语评价的模式。

一、低年段英语口语评价的目的

我校英语口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和习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彻底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为学生终身学习英语助力。

二、低年段英语口语评价体系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将低年段英语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10%)、口语评价(40%)以及终结性评价(50%)三部分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主要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态度、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以及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策略、思维能力、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等在内的学习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口语评价则从听说、演唱、认读和运用四个维度开展对语言技能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是沿用传统的包括听力和笔试组成的语言知识评价。

\

 
三、低年段英语口语评价形式

我校口语评价形式是以“师生面对面”开展测评。学生按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四人一组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自我介绍、小组表演以及学生之间开展的自由对话练习。测试时根据题型不同,学生可以选择独自展示、两人一组对话或四人小组齐演。而教师一次考察一组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不予打断和评价,只用激励性的言语和微笑鼓励学生进行测评,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四、低年段英语口语评价标准

具体内容见附表。



\



五、低年段英语口语评价校本教材

为了将新课程标准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地落地,也为了更客观、全面、有广度和深度地评价学生的口语水平,我们根据教材的五个板块:Self-Introduction./Let’s sing and chant./Let’s learn./Let’s talk./Let’s play./Let’s act分别对应编写了Self-Introduction./Let’s sing or chant./Let’s read(pictures,words,letters,sentences)/Let’s talk几种题型的口语测试校本教材。

(一)Self-Introduction

自我介绍看似简单,但其实是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锻炼。学生要在表达之前先对自身有所了解,即元认知能力,再分析、判断、选择该用哪些词语和句子来描述自己,这便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训练。同时,他们知道口语测试时要做自我介绍,会主动提前整理自己的思维和知识,这便是学习能力中的主动学习和认知策略了。

(二)Let's sing or chant

这一题是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独唱、两两合唱、四人齐唱,歌曲的选择也不限定,可以从书中选取,也可从课外选取,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一般都会配上表演。他们在唱的过程中如果选择同一首歌,会注重团队合作、团队展示的整齐性和表演性,团队合作的能力就会润物细无声地得到了锻炼。

(三)Let's read

这一题基本上将当册的书本知识全部涵盖了进去,旨在检测学生对图片、单词和句子的认知、回忆和再现的过程,它更多体现的是学生对所学过的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评时由教师在每个环节随意指3、4个单词或句子,学生立即作出反应。

最后一题是看图说话,是一道开放式的题目,完全由学生自由表达。我们将当册书本的内容融合进四幅图片,由学生现场抽取两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两两组合进行自由交谈。测试教材上没有任何关键词和句子提示,需要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思维模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英语思维、分析、整合、提取、交际与表达。

六、低年段口语评价实效

(一)改变学生:激发和促进


我校口语测试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发展。由于我们的测试是4人小组,首先,小组测评能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其次,测评时教师只鼓励,不做其他评价,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再次,根据测试的题型不同,测试时有的单独展示,有的两两合作,有的四人一起,让他们既有单独展示的机会,也有合作交流,做到形式多样化。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开口、培养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交往,并非选拔考试,因而学生都非常享受口语测试的过程。

(二)改变教师:诊断和改进

通过口语测评,教师能及时发现哪些教学目标没有实现,哪些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评价通过信息反馈就会亮起红灯,提醒教师和学生加以纠正和改进。比如,我们在测试二年级学生认读字母的时候,就发现有时是某一个班绝大多数学生的某一个字母,如Hh的发音有问题,这就可以判断极有可能是这个班的任课教师在这个字母发音上存在问题;若有时候大家发现只是个别学生在这个发音上有问题,那可能就是学生个人的发音问题了。每当测评出现各种问题,都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反思和提醒,我们会在测评结束后及时将各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就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改变课堂: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导向

评价方式的改变优化了我校英语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方向和目标。由于口语测评是通过小组开展的,这就促使我们教师在日常课堂中必须要将pair work和group work常规化,避免课堂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面,从而形成常态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七、结语

我校低年段英语口语评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等语言能力;体现了学生思考、辨析、推理、判断、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以及理性表达等思维品质;凸显了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等学习能力,比较全面而有广度和深度地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落实到了日常的英语教学和评价中。同时,它也填补和丰盈了小学阶段的英语口语评价模式,解决了中小学英语口语评价断层的问题,避免了学生学成“哑巴英语”,并较好地实现了新课标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商伟.关于小学英语口语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5).
[2]段晓静.小学英语口语评价案例详解[J].学周刊,201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37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