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开始呈现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新常态的轨道中也逐渐融入了高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实际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使高校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在新常态下的协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本文主要对基于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刘丽.基于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9):251-
253.
我国在时代的发展下逐渐提高了综合教育的水平,所以人们对大学生培养工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也开始关注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这样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进行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需要高校对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进行积极的探索,积极组织开展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活动,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不断的增强,也让大学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拥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一我国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的内容和形式
我国高校开展党建工作以来,一直都按照固有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只是将上级部分安排的工作做好,从而忽视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导致高校的党建工作不能与实际结合起来,也就不能进一步拓展工作,让整个党建教育的内容逐渐变得单一,且形式也相对比较死板,最终导致党员的组织能力不能提升,思想也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创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很难使用先进的观念进行教育工作。
(二)职责分工不明确
目前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流程主要是学院的党委通知党委组织部,然后再由党委组织部通知学院内的基层党组织,最后将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工作落实。但是高校内的基层党组织却不拥有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和使用经费的权利,所以造成了党政关系出现了矛盾的情况,在党组织中其职责分工不明确,也没有将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和工作范围协调好,往往会出现滥用权利和缺位的现象,当相关的工作一旦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可能就会相互推脱责任,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三)没有重视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工作
目前高校对待党建和思政工作的认识还不足,只是重视最终的教学成果从而忽视了党政工作的具体含义,导致高校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加上高校不能将党建和思政教育两者的关系协调好,所以进行的教育工作比较片面,并且还有一些高校在开相关的会议时,只是简单开一些行政会议,而很少开或者不开与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相关的会议,导致整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最终让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不能得到提高。
二 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切入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大学时期也是大学生面临人生重要转折的时期,所以在此过程中,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让其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高校的党组织是高校进行党建工作的核心,党组织能帮助高校学生学习相关的党知识,并且也能提供较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度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从而进一步进行思政教育的工作,在党建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思政教育能够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
高校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群体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立朋辈的党组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全部学生的思政教育,并且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加,还能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规模,让学生的思政教育得到不断的增强,也让思政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加强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建设,有效发挥出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思想,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党建活动的效率。
(三)党建和思政工作相互作用
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相同,思政教育的规范中明确指出,不断提高高校中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将分清事物本质的能力提高,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2)党建工作的内容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存在一致性,它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政建设,从而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3)进行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一致。在高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当中,都主要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并有效将高校实际的发展情况与学生的特点积极结合起来,让制定出的方法更加科学和合理,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在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一)不断更新教育的观念
高校在进行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创新,树立协同创新的教育观念,让其能够知道各项教育组织活动的实施,进一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帮助培养大学生工作系统进行革新。所以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为基础,适当调整各项工作,让思政教育工作综合发展的成果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开展相关的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活动,并结合社会发展下对人才的要求制定出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教育的思想,让思政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让大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指引下成长,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要树立先进、开放的协同教育的观念,让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协调性得到增强,并且还要有效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的群体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让其在协调教育的理念下将思想障碍消除,从而让大学生能够得到共同的成长和学习;最后要积极尝试将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入思政教育工作中,将其作为指导,让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活动进一步推进,让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通过不断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模式,让大学生群体能够对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拥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不断创新教育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在新常态下不仅需要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加强合作,还需要其不断完善相关的教育机制,才能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革新,从而将高校内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全面提高。
1.构建校内协同创新教育机制
要想促进校内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首先就需要将校内协同创新教育机制完善,让其能够帮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将其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要研究高校党建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思政教育的模式,在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要将高校实际的发展情况结合起来,让整个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得到发展,也让构建出的协同创新的教育机制能够科学、合理,保证高校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2.构建城市内协同创新的教育机制
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并不只是影响学校内的教育组织工作,也影响着城市内部地区教育资源和教育体制的挖掘和构建,积极在高校内和社会中构建协同创新的教育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社会之间的协同发展,让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校、社会的信息和资源能够共享,从而全面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积极引导大学生走上成功发展的道路。比如高校可以与社会企业相结合,设置与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相关的社会实践的项目,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情况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思政知识,也让大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生活。
(三)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
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和革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就业的方向,所以在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使其能够为高校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奠定发展基础。首先,要对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并结合高校实际的情况建立完善,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相关工作的有效沟通。不断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工作优化,同时将党建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果凸显出来。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使用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让教师的教育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帮助高校的学生学习到更加先进的知识,同时能够有效理解我国党的方针政策,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最后高校要在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创建科研的平台,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从而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这样几样让高校内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变得更加完善,让大学生思想中政治水平的提高拥有良好的条件。
(四)积极组织建设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团队
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团队也积极影响着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所以高校要组织思政教育教师定期进行学习,及时了解我国目前党的方针政策,让其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并且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教师能够共同进步,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 结束语
在新常态下高校进行党建和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其得到全面的发展,更能不断壮大我国党组织的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高校要认识到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并有效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发展,培养更多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靳来,陈高朋.新常态下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探讨[J].智库时代,2018(45):29+32.
[2]崔士祥.基于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0):1-2.
[3]肖婷,吴敏.探究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38):284-285.
[4]韦家旭,仇萍.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创新路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7(16):47-48+50.
[5]胡海军,吴亚男,刘焱,张翼,高智席,赵君.党建“进”课堂·成长在课堂——浅析“课改”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2):63-64.
[6]陈金辉,林蔚,刘芳.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动力的探究——以“武”动我心工作法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03):66-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