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高校实验教学形式单一、考核不全面等问题,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为依托,提出“一集中(课堂集中)、两分散(分散实践)”的无课堂自主学习新模式,在该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得到指标权重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的方式得到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数和等级,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科学决策。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层次分析法;一集中两分散
本文引用格式:敬小非,等.高校实验教学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1):60-62.
一 引言
实验教学是各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1,2]。目前我国实验教学模式大多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课程教学相结合,教学形式单一[3,4]。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事故统计调查与分析、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基础课程。安全工程实验课程主要有:安全职业技能实践、非矿山安全与职业危害检测实训等实践课程。安全工程理论已经趋于成熟,而实验教学课程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一个好平台,也是实践能力提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对安全工程研究生实验教学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与考核为例,传统的实验教学采用教师课堂理论讲授→设备演示→学生操作→编制实验报告的模式,具有教学形式单一、考核简单的缺点,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由于实验设备数量短缺、学时限制、学生人数较多等缺陷,教师常常忙于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较少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则较少地反思实践的过程与方法,不利于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安全实验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教”与“学”局限于课堂中完成,有限的学时,使得“教”不够明了、透彻;“学”不够深入、广博。虽然部分同学得到了一定的动手锻炼,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对学生在实验原理理解、设备功能掌握以及实验设计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有限。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结合安全生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以提升研究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开展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的“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而充分调动研究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解决目前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 无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建立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考核简单的弊端,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指挥棒,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结合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内实验》实验课程特性,充分发挥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建立研究生实验教学的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此模式主要包括“一集中(课堂集中)、两分散(分散实践)”,一集中(课堂集中)包括在研究生实验课程规定的学时内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师集中授课并演示(对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实验原理、样品制备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和安全有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两分散(分散实践)包括分散自主学习和分散考核,在课外,学生可以自学实验设备视频,掌握熟练实验过程,学生还可以自由组成实验团队,提高同学之间交流与互助,并通过错峰进驻实验室,让实验设备充分发挥教学作用,随时联系实验中心老师进驻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的学习和操作。该模式体系详见图1和表1所示。
三 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一)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5]。本文通过设计无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权重确定问卷调查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相互间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发放问卷至相关实验教学老师与专家进行打分评价,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体系指标的权重。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此前建立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可以得到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和表1所示。
2.构造成对判断矩阵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对某一准则其下的各方案进行两两对比,并按其重要性程度评定等级,按两两比较结果构成的矩阵称作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具有如下式(1)的性质:
评价比例标度表如表 2 所示。
3.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计算各层次对于系统的总排序权重,并进行排序。最后,得到各方案对于总目标的总排序。
(二)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有效问卷共 13 份,基于上述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并进行计算,得到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后续体系满意度评价做好前期工作,得到的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值见表 3 所示。
由此权重表可看出,分散自主学习(C3)对实验设备操作(D2)的影响更大,操作演示(C2)对于一集中(课堂集中)(B1)的影响更大,而分散考核(C4)对于两分散(分散实践)(B2)的影响更大,两分散(分散实践)对于无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A) 的影响更大。
四 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满意度评价
(一) 体系满意度评价模型的确定
为确定无课堂自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满意度, 针对老师和学生做满意度调查,设计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满意度语言对应的评价分数如表 4 所示。
根据前期得到的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满意度评价数学模型,如式(2)所示。依据得到的调查数据,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计算,最终得到评价体系满意度分值。
式中:X 为加权平均值,即为待评价体系目标层满意度分数;n 为有效问卷数;ωi 为第 i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aij 为第 i 个二级指标中第 j 个三级指标的权重;bijk 第 i 个二级指标中第 j 个三级指标对应的第 k 个四级指标的权重,xijk 为被调查人员对各个分级指标打出的满意度分数。评分等级分为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5 个等级 , 其数值区间分别为优秀[0,60)、[60,70)、[70,80)、[80,90)、[90,100)。
(二)评价体系满意度确定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有效问卷共20份,运用体系满意度评价模型进行评价体系满意度的计算,最后得到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满意度分值为85.02分,处于比较满意等级。说明广大师生对该创新教学模式比较满意,可以进行该模式教学推广与应用工作,积极做好研究生实验课程的教授与考核实践等,为后期做好该模式的考核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
五 结论
本文主要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已计算得到的评价体系权重表,构造出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满意度分值为85.02分,为比较满意等级,此项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体系对该体系的实际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厉旭云,梅汝焕,叶治国,等.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1-135.
[2]苗博,程海娜,申丽,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8,15(09):234-235.
[3]周秀杰,魏淑英,王馨,等.浅谈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4):87-90.
[4]曾利霞,华雪侠,梅策香,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6):96-99.
[5]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48-153.
[6]蔚婧,李道江.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9):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