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育初探 ——以河池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13:20: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河池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育的开展为例,来探究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在实践教育中所碰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民族欠发达地区;实践基地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陆尚辉,等.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育初探——以河池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0):99-100,105.

一 引言

        自2014年提出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以来,各转型高校相继明确了转型对自身的重要意义并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转型道路。为向应用型转型和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关键点。而实习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的场所。但在实际中,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综合素质欠缺、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和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等挑战[1]。本文以河池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育的开展为例,来探究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在实践教育中所碰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二 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一)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主要以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和能服务地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会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河池学院位于广西宜州,是典型的“老”“少”“穷”地区。在实践基地建设上面,不仅要着眼和立足于地方,还应该积极拓展发达地区的实习基地。河池学院应用统计专业经过了多年的建设,在河池市内,先后与河池市统计局及其下属县区的各统计局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2]。在河池市外,先后与广西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广西盛路商务咨询公司、国家统计局平南调查队、深圳市维度咨询统计股份统计有限公司、经管之家等企事业建立实践基地。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增加了针对职业技能的学科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和岗前知识训练等课程,突出了实践基地的地方和作用。并紧紧围绕“岗位—任务—能力—知识—课程”来开展实践教育教学。沿着立足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设定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专业和实践能力,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定期反馈课程教学成果的培养思路去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3]。通过这一思路与实践,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各项综合素质有了较好的提高。

\

 
(二)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发展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人数不够、博士学位教师少、高职称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少和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少等问题。河池学院统计系通过与实践基地定期互派教师交流学习,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选派教师和学生到实践基地学习实践等手段和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统计系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增强了统计系教师的行业背景知识。除此之外,还积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实践基地
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借此,有效提高教师实际统计业务水平和加深教师对社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了解程度。教师从实践基地返岗后,有助于对实践教学、专业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有新的理解[4]。

(三)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探索对外合作的双赢模式

        与企业合作方面,在强调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选派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去实践,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了解实际的统计业务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企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快企业业务的进度和提高企业业务的质量。以和广西盛路商务咨询公司合作为例,在实践基地建立以后,学院多次选派教师到企业交流学习和参与公司运营和培训,同时企业也选派技术部门的职工到学校给学生和教师讲学和培训。通过该形式,教师的业务知识,专业认识均有了提高,企业也能有效利用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开展业务。

          在政府合作方面,我们定期和各级统计部门开展各类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强校政合作,还提高了双方员工的统计业务水平。以和宜州区统计局合作为例,每逢各类普查活动,我们都选派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教师、统计局员工、学生有效地建立了团队并顺利开展业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实践,地方统计局不仅在专业人员上得到了应有的补充,相关的普查活动也得以高质量的完成。此外,还选派教师到统计局定期挂职锻炼和定期授课,这使得教师得到了发展,也使得统计局员工学到了相应的统计知识。
在和实践基地相互合作和学习期间,教师综合素质、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使得教师返岗后,方便进行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也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可以较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业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 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育的探索

(一)积极开展实践基地建设


        河池学院作为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上经历了诸多困难才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刚开始不被认可、不愿建立合作关系,到现在受认可、企事业单位主动要求建立实践基地的转变是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实践基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并积极筹划实践基地建设。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实践基地建设。第二,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各企事业单位并积极开展合作对话,并在合适时机建立实践基地。第三,加强与实践基地联系,制定定期交流计划并付诸行动,避开实践基地建而不用和乱用。每个实践基地均选派教师负责联系。联系内容包括:商讨实践活动的各项安排,及时反馈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实践结束后及时反馈实践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在必要时安排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和横向项目商讨。第四,加强实践基地管理,激发实践基地活力。将实践基地纳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并对实践基地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保障。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使实践基地运行规范化、常态化。第五,充分发掘实践基地的交流作用,建立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实践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尝试开展人员交流培训、学术交流与合作和横向项目合作的交流活动。

(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实践教育

         河池学院作为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凸显优势、差别竞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上不照搬办学历史悠久、学术沉淀深厚、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向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坚持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并以此明确了实践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关键的一环[5]。因此,在思想上要求统计系教师要深刻认识实践教育是专业转型的关键点之一,并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实践。

四 结束语

         民族欠发达地区二本高校应用统计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特别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育教学环节。该环节能够合理、有效和科学地开展是应用统计学专业实现应用型转型和差异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在应用统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

 
参考文献

[1]侯宗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池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62-63.
[2]冯淑慧.地方高校统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河池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33):146-148.
[3]叶运华,陈燕明,古定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本科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45-47.
[4]陆尚辉.落后地区二本高校统计学教改初探——以河池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5(04):88-89.
[5]江建明.应用技术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42):397-3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