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5-04-14 14:03: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民生工程。但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具有复杂性强、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加强项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简要阐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面临的问题,重点探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策略,旨在保障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0引言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老旧小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基础设施薄弱、居民需求多样等因素,改造项目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加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面临的问题
 
  1.1资金来源单一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这导致改造资金筹措困难,限制了改造项目的规模和速度。当前的资金缺口问题凸显了多元化融资渠道的重要性,但这一问题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也是阻碍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老旧小区改造因投资回报周期长且收益不确定性大,降低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改造项目资金筹措的难度,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规模[1]。
 
  1.2统筹协调难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和小区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协调工作量大且复杂。在这一过程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协商与平衡,以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目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缺乏高效的协调与统一指挥机制,导致参与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工作协同性差。这种状况容易影响改造工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增加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缺乏统一指挥还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缓慢,影响改造进度和效果[2]。
 
  1.3后期管理难度大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公共设施老化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可能再次出现,导致改造效果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维护改造成果的挑战尤为突出,可能会削弱改造项目的长远效应。居民作为改造的关键主体,其参与渠道不顺畅,且思想观念比较传统,对聘请物业的积极性不高,这增加了后期管理的难度[3]。居民的参与度低不仅影响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导致改造后的维护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影响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
 
  1.4技术难度大与管理困难
 
  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通常较为复杂,使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难度增加。原有的管道网络、电气线路等设施可能较为陈旧,需要进行全面更新或升级。这些老旧设施的复杂性给改造工作带来了额外的技术挑战,增加了改造项目的难度。此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的管理工作更多,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管理难度较大。改造过程中需要协调多个参与方,如政府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居民等,以确保各个环节顺利进行。这种多方面的协调增加了项目的复杂性,使得项目管理变得更加困难[4]。
 
  2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内部控制策略
 
  2.1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策略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尤为重要,同时需要明确改造的目标和范围,确保项目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这一阶段应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论证,以确保改造目标的合理性。通过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和合作,保证其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这包括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审查,以确保其符合建筑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此基础上,需要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并及时建立项目评估机制,综合评价设计方案[5]。这一机制不仅要评估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还要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改造项目能够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2施工阶段的策略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阶段,内部控制的重点在于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这一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进度管理体系,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进行。项目团队通过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定期检查施工进度,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延误问题,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每一项施工活动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并通过定期的质量检验和第三方检测,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既定标准。这包括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以及对施工工艺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改造后的建筑能够达到安全、舒适和耐久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应该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在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范,对施工现场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为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提供条件。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项目团队可以在施工阶段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6]。
 
  2.3验收与交付阶段的策略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验收与交付阶段,建立完善的验收机制至关重要,以确保改造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为此,需要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程序,明确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和验收流程。通过严格的现场检查和资料审核,确保每一项改造内容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要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协调,确保改造工程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在验收过程中,应当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改造结果符合居民的实际要求。此外,还应开展专门的宣传活动,向居民详细介绍改造工程的具体内容、预期效果和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增强居民的参与感,提高居民的满意度[7]。
 
  验收与交付阶段还需要关注后期维护管理的准备工作。这包括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改造后的设施能够得到妥善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需要提前与物业管理公司沟通协调,确保交接工作顺利进行,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总之,建立完善的验收机制并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协调,可以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验收,并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3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
 
  3.1加强资金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首先,针对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需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项目。这意味着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如发行专项债券、鼓励社会资本自主投资等。这些举措不仅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还能吸引更多外部资源投入改造项目。
 
  其次,不断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这包括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于改造项目的必要支出,并且能够追踪到具体的用途。此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部门,负责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最后,为了确保资金有效使用,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这些专业机构可以根据项目进度和完成情况,定期报告资金使用情况,为项目提供专业的财务咨询服务。通过这种方式,项目团队不仅可以增强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还能确保资金真正用于老旧小区改造。
 
  总之,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解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3.2加强协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涉及规划、建设、环保、城管等多个部门,同时需要与供水、供电、通信等公共服务单位紧密合作。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高效、有序地实施,防范协调风险,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多维度、高效能的沟通平台,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无阻,及时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另外,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设立专项工作组等方式,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深度交流与合作,从而避免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问题。同时,明确的责任划分和高效的决策流程是协调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确保改造工程在遇到难题时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8]。

\
 
  除此之外,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生工程,需要居民参与其中。因此,加强居民参与机制建设同样重要。居民是小区的主体,他们对小区的环境、设施有着最为直接的发言权。让居民成为改造项目的参与者,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还能确保改造工程更加贴近民生,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如设立居民咨询委员会、开展社区调研、举办公开听证会等。这些举措不仅可以广泛收集民意,还能为改造工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居民的参与还能起到监督作用,确保改造工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老旧小区改造需要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高效协作,同时也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和居民参与机制将有助于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最终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3.3加强质量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首先,为了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可控并达到预期标准,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需要贯穿改造工程的始终,从设计、选材、施工到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实施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从而确保工程最终成果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行业规范。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程进行抽查与全面检查,对施工方法、材料使用、工艺标准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充分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施工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精密测量和评估,以保证每一个施工细节都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除了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直接监督,建立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也至关重要。这一机制能够快速收集、整理和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为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处理潜在风险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会议,各部门可以共同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机制[9]。
 
  最后,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能有效预防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总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反馈机制可全面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质量控制能力,确保工程质量不仅符合设计要求,还能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小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结束语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要积极探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策略,以保障项目成果达到预期。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为城市更新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旭,徐红梅.浅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引入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审计的必要性[J].居业,2023(1):116-118.
 
  [2]张春苗,周宪平,丛旭辉,等.PPP模式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绩效审计研究:基于项目可持续性视角[J].财会通讯,2018(13):91-94.
 
  [3]巫晓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计重点和方法[J].管理学家,2023(20):67-69.
 
  [4]由树和.审计视角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现状及应对策略[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67):155-157.
 
  [5]杨均华,付梦洋,吴银娟.“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跟踪审计分析[J].理论观察,2022(1):89-94.
 
  [6]石振武,张斯婷,刘洁.寒地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2023(4):40-48.
 
  [7]陈金书.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7):272-274.
 
  [8]周立超.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资金内部控制探究[J].经贸实践,2018(21):160.
 
  [9]程青.房屋征收系统加强内控管理的难点和建议[J].管理观察,2018(34):77-7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816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