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快,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呈现多样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而多元交互理论是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灵活的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本文阐述了多元交互理论的概念,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与学”信息化的重要性,旨在构建出“互联网+”时代多元交互理论下“教与学”信息化途径,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多元交互理论,信息化,线上线下
0引言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深化“互联网+”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在线教育体系,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数量较大。比如,中国网2024年1月26日发布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亿,浏览量超367亿次》的文章,文中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亿,浏览量超过367亿次、访客量达25亿人次,数字技术的叠加、倍增、溢出效应充分显现了出来,但是如何将信息化与传统教学进行融合,如何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怎样充分挖掘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实现有效教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多元交互理论概述
多元交互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是一种以师生互动为主,同时存在其他形式的交互。在多元交互理论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具有多样性,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辩论、讨论等,或者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等。在多元交互理论下,教学环境具备了开放性特征,它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教学环境能够进行沟通交流,教学环境能够进行信息交流。通过对多元交互理论进行研究可知,它主要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进而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1]。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与学”信息化的重要性
2.1实现多元交互需要信息化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将教学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多元化的交互。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手机等进行教学,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多元化的交互,让学生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学习。在实现多元化交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学习当中。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视频或者是录制语音等方式来进行学习,还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号和QQ群等方式来进行交流与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
2.2现代化教育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小觑。现代化教育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流程等。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进而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而且在进行“教与学”信息化过程中还可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2.3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信息化教学时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内容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图片、视频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音频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课程内容,还能够在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练习题目。
2.4提高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将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抽象的概念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书面知识进行吸收和转化,还能将二维内容通过三维模式进行展现,让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可以增强理解,培养思维逻辑,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3]。
3“互联网+”时代多元交互理论下“教与学”的信息化途径
3.1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元交互理论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当教育领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者是一些教育类的应用程序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通过这些平台,可以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优化教学的内容。比如,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学习习惯来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教学工具,如在线投票、实时问答等功能,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通过运用这些工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网络上有很多虚拟软件,教师还可以运用这些虚拟的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践,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这些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总之,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积极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地学习,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以及更为灵活、丰富的学习平台。比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创建一个虚拟实践室,再投放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践器材,让学生在虚拟实践室里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创建一个实践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的实践操作。最后,教师可以进行线上的评价与指导,在虚拟化数字背景下,直观地去发现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学习[4]。
3.3制订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并且促进“教与学”的发展,是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首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例如,教师可以将当前经济类课程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供学生在课下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将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中,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把学生学习情况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相互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注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3.4以多元交互理论为依据,实现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多元交互理论应用到“教与学”信息化中,实现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多元交互理论,在课前向学生、家长介绍多元交互理论的特点,将该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家校共育,与家长随时进行线上交流与沟通,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互动限制,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上传至网络平台,并在线上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这样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实现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为以后家长对学生的监管以及家庭教育提供依据,教师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促进家校互动。
3.5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其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因此,学校与家庭应该实现有机结合。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互动活动,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比如,学校可以开设家长课堂、开展主题班会、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家庭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等形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进学校参观、体验教学内容。最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家长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解决,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互动活动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
3.6创新线上线下模式,加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互动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如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讲、学生一人听的单一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将其制作成微视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与再创作。在教师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之后,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的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如开展模拟教学、线上讨论交流等活动,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最后,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利用PPT进行知识讲解、利用3D动画进行模拟教学等。同时可以让学生和教材之间进行互动,对于一些难点、重点的内容,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讨论,共同解决。
4总结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密切相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监控、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多项举措不断优化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武铂皓.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发展战略[J].数字通信世界,2024(1):194-196.
[2]李彬.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2023(10):362-363.
[3]张小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学信息化探讨[J].科幻画报,2023(5):230-231.
[4]李欣,张威.“多元交互”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框架及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10):101-107.
[5]牛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交互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31-35,6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8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