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0 11:29: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是现代电 力企业工作和生产过程有效遏制和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 依托于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以下简称双重 预防机制)数据管理平台在电力企业中的建设与应用,能 够有效通过平台的智能化和大数据分析的系统化,对电力 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控进行全面升级优化,从而有效保 障电力企业日常工作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信息化;双重预防机制;电力企业;风险管控

      通过创新安全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控在 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引入大数据、互联网 +等新兴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 平。而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 台是更安全高效的保障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 及生产活动安全的重要手段。

\

一、电力企业安全信息化现状及风险管控需求

1.电力企业安全信息化现状

      从全局来看,我国各大电力集团尚未建立起一整套 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管控系统,业务管控手段仍较为粗 放、企业间信息缺乏共享,无法发挥集团型企业信息整 合、集中管控优势;从局部看,各生产经营企业业务管 理模块分散、模块间基本缺少相互联系,或耦合不紧 密,数据标准化程度低,其主要表现为:
 
( 1 )信息化建设缺少统筹规划,安全监管与生产 业务间缺乏信息融合。各电力集团层面,尚未形成安全 生产信息化技术管控一体化平台,基层安全监管信息传 递仍沿用 OA 公文、电子邮件和微信群文件等方式,安 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缺乏体系规划;企业层面,手工建 账、纸质业务单据等初级粗放型管理方式仍是常态,仅 有少数企业的部分业务实现了信息化,但系统小而散, 开放性、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均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2)信息化建设覆盖范围不全面,标准规范建设 滞后,互联互通困难。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 齐,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处空白阶段,各级企业间 信息通道未打通,信息流转仅限于企业局域网,大量安 全监管数据依赖人工统计;企业间安全监管数据采集与 交换指标无法实现标准化,信息分类、信息格式以及统 计口径不统一,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

( 3 )安全监管数据自动采集度不高,信息资源开 发和利用能力亟待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数据采集的 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在人工搬运过程中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都得不到有效保证;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仍停留在简单统计和查询层面,缺乏数据挖掘,安全生产数 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2.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需求

      由于电力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薄弱,导致其对于 尽快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较为迫切。而其中安全风险 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管控信息 化则是最为需要实现的板块。电力企业通过研究并实践 适用于电力行业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 理“双重预防”机制,理清风险与隐患的对应关系,可 促使事故预防关口前移及强化运用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 生的全链条,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 提升企业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因此,研究并应用电力行 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控平台,能快速掌握企业安全 隐患信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二、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的模块结构和应用

1.电力企业危险源辨识

      结合近5年来对国内火电企业各类危险源辨识以及 安全现状评价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依据目前国家颁布 的《火电厂安全评价》的规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 术》(GB/T279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与代码》(GB/T13861)的标准要求,归纳总结出目前 电力企业中较为重大的危险源(表1)。从表1中可以准 确地评估出较大多数危险源均由于安全监控措施和安全 管理不到位造成。
\

2.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的模块结构和应用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从四大方向着手,以期构建 以互联网、局域网和移动终端APP为工具,以管理软件网 架为支撑,实现风险管理、隐患管理、应急管理的“防、 管、控”三大业务功能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体系。

(1)风险管理

①风险管控与巡查。按层级、岗位及其权限实现风 险动态管控。借助行业经验,根据企业情况,量身定制 风险管控层级及权限,实时按岗位落实管控措施,措施 到岗、责任到人。

②风险辨识与评估。通过《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 术》(GB/T27921) 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 类与代码》(GB/T13861)  的要求,  线上全流程、实 时动态风险辨识、风险等级LEC法评估,建立风险数 据库和风险点二维码及离线数据导入、综合查询统计 等功能,并结合线下移动终端根据风险点二维码信息 进行隐患排查,实时将隐患信息录入,纳入体系闭环管理。

③风险分级信息管理。通过充分利用安全检查表 (SCL)、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定量安全风险分析方 法,或多种方法的组合,开展过程危害分析,确定安全 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

④风险信息管控管理。平台根据安全风险分级评估 的结果,提供安全风险有效管控措施,对重点关注的重 大风险、较大风险发生变化后的状况,实施动态评估、 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各类风险始终处于受控 状态。风险管控措施包括:

a.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b.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完善、落实事故应急 预案;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等;
c.安全教育措施,  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 意识;
d.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e.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⑤风险四色图及预警信息管理。平台根据风险分级 管理的结果,结合GIS地图,使用红、橙、黄、蓝四种 颜色,自动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 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上,实现电力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区分布“一张图”可视化展示。平 台对风险点进行动态管控,对于风险分布密集度区域实 行分级管理。

(2)隐患管理

①实时多终端隐患录入。平台通过分区域、按网 格、逐点落实隐患排查责任与人员,以日常巡查、专项 检查、专业监督为手段,以风险点二维码信息为技术支 撑,实时在移动终端进行隐患排查录入,隐患录入方式 多样化,可文字描述、语音描述、图片说明。

②隐患排查治理智能化管理方案。平台通过量身定 制任务流程,实现隐患自查自报、整改时限提醒、闭环 管理、隐患分析、隐患查询等智能化、信息化功能。

(3)应急管理

对应流程,在事故发生时,可通过手机一键报警,快速 通知应急指挥负责人按照事故情况发布应急预案,并通 过软件中的应急物资管理,查看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

(4)大数据应用

平台在基于企业风险和隐患数据的数据统计分析图 表的分析基础上,进行风险作业类别统计、区域风险统 计、风险等级占比统计、巡检完成率统计,隐患统计则 包括隐患类型统计、隐患整改统计、区域隐患占比统 计、隐患发生率统计。各数据统计分析图表可根据年 月、区域进行筛选。平台在进行风险与隐患的数据库关 联后,可具备强大、高效的数据统计分,为精准决策提 供依据。

三、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价值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也 丰富了其构建的基础设施,运用5G和互联网+技术,可 以系统的解决风险辨识、风险分级、制定风险分级管控 措施、隐患排查等新老安全风险管控问题。同时,平台 的应用可以解决基层员工“怎么干”、管理部门“怎么 管”、公司领导“怎么治”的问题。在任何场景均可以 通过移动端及电脑,对公司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智慧化安全风险管控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 方向,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的发展是信息时代下 的必然产物,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 据的结合,有效地将传统的安全风险管控手段转变为 全面多元系统的融合管控。从而达到更加方便地传输 信息、共享信息,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来了极 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     魏东.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3):139-140.
[2]     汪志红.论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4(8):22.
[3]    付东,高强,田野,等.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20(7):5-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guanlilunwen/341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