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酒后驾驶认定中血液乙醇样本的保存条件对准确性的影响。研究采用 30 名成年男性受试者 的血液样本,将其存储在不同容器 中,然后分析乙醇含量 的变化。结果显 示,在 -20℃冰箱冷藏条件下, EDTA-k2 管可稳定保存乙醇含量长达 49d,而其他容器不如此稳定。 乙醇含量在最初的 90d 内相对稳定,之后下降速度加快,因此最佳保存期限为 90d。低温环境有助 于减缓乙醇下降速度,增加样本稳定性。总之选择 EDTA-k2 管, -20℃冷藏,保存 90d 是确保血液 乙醇浓度测定准确性的最佳方式, 对酒后驾驶司法认定具有重要性。
关键词:酒驾; 血液; 检测时间; 乙醇
根据《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 、呼气酒精含量阈 值与检验标准》(GB19522-2010)的规定 ,酒后驾 车和醉驾被明确定义为血液中酒精浓度(BAC) 在 20mg/100ml 至 80mg/100ml 之间和超过 80mg/ 100ml 的状态。目前 ,中国主要依赖呼气式酒精检 测仪和顶空气相色谱法两种主要方法 ,来检测涉嫌 酒后驾驶或醉酒驾驶的人员。一般情况下 ,交通警 察会在现场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来初步检测被 怀疑醉酒驾驶的司机的呼气中的乙醇浓度(Breath Alcohol Concentration,BrAC)。对于经测试涉嫌醉 酒的人 ,随后会采集其血液样本并送往实验室 , 使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进一步的血液乙醇浓度 检测。
然而 ,问题在于这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往往 不一致。部分人的呼气酒精浓度较低,但血液检 测结果却较高 。而另一些人的呼气酒精浓度较 高,但血液检测结果可能低于 80mg/100ml 。因此 , 研究呼气值与血液检测值存在的差异对于涉嫌酒 后驾驶案件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实验使用无水乙醇和叔丁醇,都属于色谱纯 。 乙醇标准溶液包括不同浓度的乙醇(0.10 、0.20 、 0.50、0.80 、1.00、2.00 、3.00mg/mL),并在 4℃ 冷藏。从 99.5% 高纯度的叔丁醇中取适量,溶解于 100mL 容瓶中 ,加入蒸馏水并混匀 ,得到 5.0mg/mL的对照品标准储备液。将该储备液稀释 125 倍 ,制 得 40.0μg/mL 的内标工作液。
实验使用酒的酒精浓度为 45%,从超市购买 。 采血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 ,包括不同规格的 管 。空白血液源自未服药者 ,实验中使用重蒸馏 水作为实验水[1]。
( 二 )实验仪器
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和条件如下:首先,使用岛 津 GC-2010plus 色谱仪 ,搭配岛津 HS-20 顶空仪 进行分析。在色谱柱方面,采用两种毛细柱,分别 是 Rtx-BAC1 和 Rtx-BAC2,规格为 30×0.32 毛 细柱。为了维持恒定的温度 ,色谱柱设置在 40℃。 在进样过程中 ,进样口的温度保持在 150℃, 柱流 量为 5mL/min,吹扫流量为 3mL/min,而分流比则 为 6.4。血储容器包括枸橼酸钠 1 ∶9 管 、肝素钠管 、 EDTA-k2 管 、氟化钠 - 草酸钾管 、枸橼酸钠 1 ∶4 管。
采用两 个 FID 火焰离 子化检测 器检测 化合 物 ,检测时温度设定为 250 ℃。 在顶空进样条件 下 ,设置恒温炉 、样品流路和传输线的温度分 别为 65℃、 105℃、 110℃。样品瓶在恒温炉中导 入 时 间为 0.8min ,导 入 平衡 时 间 为 0.4min ,平 衡 10min ,加压时间为 0.3min ,加压平衡时间为 0.3min,进样时间为 0.5min[2]。
(三 )实验方法
首先 ,准备两个 20ml 容量的顶空样品瓶。接 着,在每个瓶子中,分别加入 1.00ml 浓度为 40.0µg/ml 的叔丁醇内标溶液 ,以及 0.20ml 待测血液样 品 。随后,密封瓶口并充分混匀,确保内标和待测 血液样品充分混合。
其次 ,将两个密封瓶放入 65 ℃的加热环境 中 ,进行加热处理 ,持续 5min 。之后 ,从每个瓶 子中提取 1.00ml 的液体上层气体,提取物将用于 进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采用 Duncan 氏新复 极差法来比较不同处理之间的显著差异性。这种方 法有助于确定各处理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 数据分析过程中,借助诸如 Excel 和 SPSS20.0 等 软件工具 ,进行数据整理 、图表绘制和统计分析 。 这包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 分析 ,以进一步探究数据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3]。
最后,在统计分析中,设定显著性水平(α), 通常取 0.05。这一水平用于确定结果是否具有统计 显著性。通常情况下,如果观察到的概率小于 0.05 , 即认为结果是显著的 ,即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 、结果与分析
( 一 )-20℃血液乙醇含量稳定性随时间产生 的变化
在 -20℃条件下,对三种真空抗凝管在 4 ~ 8℃ 冰箱冷藏下血液乙醇含量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 究。结果显示,实验初期(0d 和 3d)枸橼酸钠 1 ∶9 管 、肝素管 、EDTA-k2 管的血液乙醇含量分别为 108.08±0.21Aa 、107.57±0.4Aa,107.65±0.29 Aa 、107.26±0.25Aa,107.67±0.37Aa 、107.02 ±0.48Aa,三者相近。
随时间推移 ,35d 内各管血液乙醇含量保持 相似,枸橼酸钠 1 ∶9 管为 107.06±0.31Aa,肝素管 为 106.24±0.19Ba,EDTA-k2 管为 106.41±0.44 Aa,且无显著差异。然而 ,42d 时枸橼酸钠 1 ∶9 管 和肝素管的含量急剧下降至 80.77±0.40Ba 和 69.27±0.46Cb,而 EDTA-k2 管的含量仍保持相对 稳定(106.23±0.52Ac)。49d 时 ,枸橼酸钠 1 ∶9 管和肝素管的含量进一步下降至 80.24±1.42Ba 和 69.29±0.34Cb,而 EDTA-k2 管的含量为 106.88 ±0.36Ac。
随时间推移,枸橼酸钠 1 ∶9 管和肝素管的血 液乙醇含量显著下降 ,而 EDTA-k2 管性能相对稳 定 ,特别是在长达 49d 的储存期 。因此 ,在 -20℃ 冰箱冷藏条件下,确认 EDTA-k2 管为最佳血液乙 醇储存容器 ,如表 1 所示 。法律通常要求准确测 量血液乙醇含量 ,以便判断酒后驾驶或醉驾 。因 此,选择 EDTA-k2 管有助于确保法律程序的公正和司法公正[4]。
( 二)检测时间对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 ,血液乙醇含量呈逐渐下降 的趋势(见表 2)。在最初的 3d 内,乙醇含量相 对稳定,保持在约 106.32±0.78 的水平 。然而,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即 7d 后,乙醇含量开始显著 下降,降至约 106.02±0.73。这种下降趋势在随后 的时间段内继续,分别为 14d 、21d 、30d 、60d 和 90d ,乙醇含量逐渐减少,分别降至 105.79±0.91 、 105.47±0.88 、105.22±0.59 、104.92±0.63 和 104.68±0.71。
然而 ,在 90d 后观察到乙醇含量下降速度有 所减缓,且变得更为平稳。这表明在 90d 之内,血 液乙醇含量保持相对恒定 ,而超过 90d 后 ,乙醇 含量的下降趋势变得显著 。因此 ,根据这些观察 结果 ,可以得出结论,酒驾血液样本的最佳保存 期限为 90d。
此外 ,通过 Duncan 氏新复极差测验 ,表明 在 -20℃冰箱冷藏条件下,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变化 幅度最小。这表明在 -20℃的低温环境中冷藏血液 样本 ,可以有效减缓乙醇含量的下降速度 ,延长 其有效保存期限[5 - 6]。
采用回归分析探究乙醇含量与时间的关系 , 通过三次函数表示样本失效情况。从图 1 中可以 看出乙醇含量随时间增长逐渐下降,且这种下降 速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换言之 ,随 着时间推移 ,样本中的乙醇含量逐渐减少 ,且这 一减少趋势随样本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加显 著 。当保存时间超过 90d 时 ,测定血液乙醇含量 的结果将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明确指出 , 酒驾血液样本的最佳保存期限为 90d ,而在 -20℃ 的低温条件下冷藏可以延长样本的稳定性。这对 于司法和法医领域的血液乙醇含量测定具有重要 的实际意义。
三 、结论
首先,在 -20℃冰箱冷藏条件下 ,EDTA-k2 管 表现出最好的稳定性 ,而枸橼酸钠 1 ∶9 管和肝素 管的性能在储存时间延长时显著下降。这为司法 程序中的血液乙醇含量准确测量提供了重要的指 导 ,特别是在长时间的储存情况下选择 EDTA-k2 管作为血液乙醇储存容器更为可靠。
其次 ,乙醇含量在初始的 3 天内相对稳定,然后开始逐渐下降。然而,在 90d 内 ,乙醇含量变化 幅度有所减缓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因此 , 我们建议酒驾血液样本的最佳保存期限为 90d。此 外,在 -20℃的低温环境中冷藏可以有效延长样本 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最后 ,乙醇含量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 且在保存时间超过 90d 时 ,测定血液乙醇含量将 失去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莹,李永超.血液乙醇含量鉴定作为合法证据的呼细节研究[J].法制博览,2023(22):118-120 .
[2] 杨中元,崔震,周婧,等.人体血液、尿液、唾液及呼出气体中乙醇含量检测研究进展[J].化学分析计量,2023,32(1):97-100 .
[3] 孙莹.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的影响因素与质控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3):184-186,190 .
[4] 赵顺新.双柱双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 乙醇含量的方法验证[J].化工时刊,2022,36(2):12-16 .
[5] 宋增良,冯金淼,郭硕,等.血液中酒精含量检测方法及标准物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21,4919):29-30,48 .
[6] 夏炎,刘国军,黄敏怡,等.含乙醇免洗手消毒剂对血液乙醇检测(HS-GC)结果的影响[J].广州化 工,2021,49(15):138-140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7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