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被动学习、参与度不高、认为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现代教学中,迫切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应用能力。司法鉴定课程教学是现代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取决于实践实训教学水平的高低。目前司法鉴定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传统的教学模 式,教师演示后学生模仿实验操作,虽然学生对实验环节感兴趣,但是往往无从下手。本文通过对 《 司法鉴定实训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讨论,发现对于实训教学模 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将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司法鉴定实训教学中,吸收微视 频与混合式案例教学的优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动手操 作能力提高, 有助于提升实训课教学效果, 值得推广。
关键词:司法鉴定,实训课,教学模式,微视频,混合式,案例教学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 据。证据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应引起法律工作者 的重视,司法鉴定意见是证据种类之一。司法鉴定 学是司法鉴定和诉讼法学相结合的为司法服务的 一门学科。通过司法鉴定实训课要求学生掌握司 法鉴定基础理论内容、司法鉴定程序规范、鉴定意 见的审查与质证等。然而,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受 实验场地、设备试剂耗材、实验学时及经费等因素 的制约,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模 式,学生动手操作性不强,实验过程中大多学生处 于观望状态,教学效果一般。司法鉴定实训课教学 中,迫切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法学人才。
一、《 司法鉴定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司法鉴定课程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 和综合性,可培养学生对于证据的鉴识和审查判断 能力,其在法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目 前我国医学院校法医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 有《法医物证学》《法医病理学》《法医人类学 》 《 法医临床学 》等,涵盖了法医学的全部内容,学 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法医技术鉴定工作。[2] 法学院 校法学专业多数仅开设一门《 司法鉴定实训》课程,通常仅设置 32 学时 /2 学分,但教学内容却涵 盖法医学、文件检验、痕迹检验、声像资料鉴定、 电子数据鉴定、环境损害鉴定等,[3] 由于受学时 限制,每一章节内容很难展开详细讲解。但是,也 有部分高校设置的相关课程较为丰富,例如 S 政 法学院的司法鉴定实训教学,由于依托省级证据 鉴识重点实验室和司法鉴定中心,课程门类较为 丰富, 目前开设的有《 司法鉴定的奥秘》《法医 物证学》《法医毒物鉴定》《 笔迹鉴定》《 指印 鉴定》《 痕迹鉴定》《 文件检验鉴定》《 物证提 取技术 》等,每门 32 学时 /2 学分,均为选修课。 另外也开设一些小学分实训课,如《 人体损伤程 度鉴定》《人体损伤伤残等级鉴定》《 亲子鉴定 》 《 人体骨骼检验》《 汗渍指纹显现提取》《 书写字 迹压痕显现 》等,每门 8 学时 /0.5 学分。
当前国内司法鉴定实训课主要采用传统的边 讲授边示范方式。课上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原理、 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果观察与解读,然后 实验环节,先教师示教,后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学生书写实验报告。针对法学专业特点和现有的 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目前开设的《 司法鉴定实训》 课程门类多,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实用。但由于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 题亟需解决。尽管教师会把课件、案例、实验手 册等实验课程资源提前提供给学生,由于文字资 料颇多,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抓不住重点,课 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另外,即使小班教学 (30 人 / 班次 ), 坐在后面的同学,观看教师演示时由于 看不清,实验操作时不知所措。从学生的反馈来 看,学生普遍对司法鉴定的实验部分更感兴趣, 希望课上能够多动手操作。但由于受实验课时限 制,课上学生实验操作时间并不多,学生匆忙依 照实验流程操作,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活学活 用,教学内容也比较肤浅。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 使得学生尽管对于司法鉴定课程实训部分很感兴 趣,但是学习效果一般。由此可见,转变教学模 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获取知识的能 力,成为当前法学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随着教 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把传统授课和网络学习的 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逐渐应用到教 学中。[4] 王丽婷等 [1] 把基于微视频的小组学习模 式应用到《 司法鉴定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在《 司法鉴定实训 》课程中的应用
( 一 ) 微视频与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结合的优势
微视频资源,针对性强,短小精悍,便于传输,学生学习播放方便,不受上课时间地点的限 制。[5] 将微视频作为混合式案例教学的线上资源, 内容丰富、生动,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易于理 解、加深记忆,且交互性强,学生观看学习的同 时,对于难点问题可随时在教学平台提问留言互 动,或者在线下教学中求助教师。在混合式案例教 学模式下,通过线上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学生的积 极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也能更好 地引导、答疑解惑、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6]
微视频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案例、 演示实验操作、重难点等内容制作成内容精炼 、 便于传输的精短视频。[1]具体录制内容可结合不 同章节知识点需要,灵活选择。既能发挥微视频短 小、生动、便于记忆的优势,也能充分利用混合式 案例教学模式积极参与的优点,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效果,优化司法鉴定实 验教学资源,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室内容纳学生 人数限制的问题。将微视频教学资源与混合式案例 教学模式相结合,可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改变以 往课堂教学只局限于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走马观 花的观看模式。
鉴定案例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的微视频教学资源,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 于加深记忆、拓展思维。微视频教学资源时长短 (一般不超过十分钟)、 针对性强,改变以往教学 中枯燥乏味的大幅文字介绍,更容易调动学习主 动性。将微视频教学资源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 可随时随地学习,可利用课外时间,自主预习、复 习、研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和演示实验的时间大大减少,有充分的课堂时间 师生互动,答疑解惑。
( 二 ) 该模式在《 司法鉴定实训 》课程中的 应用
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司法鉴 定实训教学的重要工作。结合法学专业的实际情 况,进行侧重性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司法鉴 定知识,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7] 基于微视频 的混合式案例教学,以司法鉴定程序的掌握和司 法鉴定技术的了解为教学目标,注重线上线下互 动,让学生掌握司法鉴定委托办理流程、程序、技 术要点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 司法鉴定实训》课程是一类涉及多学科知 识的综合性学科,其实训内容包括法医、物证、声 像资料及环境损害四个大类。建议教师以每一个 章节知识点为一个基本单元,制作一个微视频, 例如法医类中的法医物证学内容,分别制作亲子 鉴定、同胞关系鉴定、祖孙关系鉴定、个体识别、 DNA 数据库、血迹鉴定、精斑鉴定等微视频。这 样设计的好处是无论课程如何设置,学分如何分 配,只要所学课程涵盖相应知识点单元内容,制 作的微视频都可以供学生学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另外,由四大类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分别录制各 自专业视频,更加科学合理、得心应手。
该教学模式中的微视频,其录制内容主要为 典型案例,辅以实验环节的示范操作。要求典型案 例能涵盖学科前沿最新知识,与时俱进。实验演 示过程注重细节,特别是重难点问题及操作注意事 项。关于如何录制微视频教学资源,录制方式、 方法、场景、场所的选择,可结合不同大类章节内 容,灵活把握。并及时将高质量的微视频资源上 传至校内教学平台,向选课学生开放,学期内可 随时随地任意时间学习。
自 2020 年 9 月以来,基于微视频的线上线下 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 S 政法学院《 司法鉴 定的奥秘 》课程中,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 较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每个章节 均有一个案例微视频,视频时长 7 ~ 10 分钟,均 由相关专业教师参与录制。除了专业教师主讲的 微视频,也可以精选一些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视频,选取 3 ~ 5 分钟片段,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 理解掌握司法鉴定知识。例如亲子鉴定部分,给 学生播放 3 分钟“买卖婴儿背后亲子鉴定造假调 查 ”,帮助学生了解亲子鉴定的受理和取样程序、 要求、注意事项等。法医病理鉴定尸体解剖部分, 通过观看虚拟解剖鉴定应用案例法制节目“浴室 里的意外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虚拟解剖,虚拟 解剖的优势。
随着司法鉴定专业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发展变化,应对司法鉴定学科内容包括微视频进行定期审查修订、及时更新。但是,微视频只是课 程教学的一部分,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学生实训操作教学,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才能起到应有的 教学效果。
( 三 ) 该模式在《 司法鉴定实训 》课程中应用 的教学效果评价
近两年实训教学中,S 政法学院已将微视频 与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结合运用到司法鉴定实践教学。通过对2022年选修司法鉴定实训课的 2020 级法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能够了解学生对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案例教学的评价及改进建议 等。问卷调查围绕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态度、相关资源的设计分配、收获与建议等方面进行,获 得了该模式在《 司法鉴定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 用效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 300 份,回收 300 份, 有效问卷 300 份。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 1 。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
三 、结语
将微视频资源和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并分析解 决问题。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教学方式采用互动 式、研讨式教学,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学习。让学 生改变被动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主 动性,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 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丽婷.基于微视频的小组学习模式在司法鉴定学中的应用研究[J].法治与社会,2020(7):207-208.
[2] 钟本土.法医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健康研究,2009.29(2):166-168.
[3] 何晓丹,沈敏.《司法鉴定能力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进展[J].中国司法鉴定,2018(2): 72-75.
[4] 黄智贞.基于 Unipus 数字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探析[J].教师,2019(29):48-49.
[5] 赵婷.关于大学师生对英语微课的看法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6] 田玉兰,赵亮,潘亚娣.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版),2019(1):36-37.
[7] 袁丽.法学专业法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公安学刊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6): 104-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5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