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实践及完善建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26 10:11: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欧美国家就开始反省一个问题,传统的法律顾问制度无法有效 地解决企业相应的法律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欧美国家便把与法律相关的问题融合到管理的范畴 来看待。我国首次提出法律风险管理始于 21 世纪初。关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课题已不再是新命 题。法律风险是每个企业都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问题,法律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或信 誉损害,因此为使法律风险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生产经营管理秩序造成不利影响或不利后 果,笔者结合自身十余年的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实践,拟对企业法律风险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法律; 风险; 管理

  一、什么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GB/T27914-2011) 中对企业法律风险是这样描述的:“ 企业法律风险 指基于法律规定、监管要求或者合同约定,由于企 业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或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 作为或不作为,对企业目标产生的影响。”但对企 业法律风险管理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从该指 南提出的首条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原则“ 以企业战 略目标为导向的原则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目的在 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可以看出,企业法 律风险管理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基 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 文曾对法律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即企业 紧紧围绕战略发展目标,并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 特点、内外部环境等,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减少或 避免因法律行为不规范而引起的法律风险问题。[1] 王思鲁律师(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在做“ 中 国企业需要怎样的法律风险管理服务 ”演讲时也 提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就是从管理的视角,帮助 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支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2]笔 者认为,当代企业所需要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必 须紧紧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用最小的成本 实现企业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当然如果法律 风险管理脱离企业战略目标,比如:“ 你今天告诉 你的老板说,这个违法不能做,明天告诉老板说, 那个有风险也不能做,可想而知,企业法律风险管 理不就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了吗?风险管 理不能把业务逼上梁山。”[3] 因此法律风险需要用 管理的视角来经营,我们要尽可能避免法律风险 给企业造成最坏的结果,而不是“ 因噎废食 ”。

\

  二、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 一 )法律风险意识欠缺

  意识决定态度,意识决定执行力。增强法律风 险意识是法律风险有效管理的保障,没有法律风 险意识,法律风险管理就不可能有效。

  法律风险意识淡薄的根源在于不知法、不懂法,不知什么是风险,即便风险已在眼前也看不 见,或者风险未造成不利后果前,就对风险的存在 视而不见。法律风险时时刻刻都存在,法律风险所 造成的结果需要诱因,而且内因往往是起决定性 作用的。一旦法律风险被诱因所激发,那么错误的 法律风险意识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 甚至是毁灭性的,同时也会给公司造成处置法律 风险的极大被动。

  (二)获取法律风险信息渠道不畅

  法律风险管理首先要获悉并识别法律风险, 否则法律风险之管理无从谈起。法律风险存在于 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说,法律 风险存在于具体的岗位之中。目前大部分企业没 有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或者说即便成立了专门 的法律事务机构,也只有寥寥数人,和法律风险 管理完全不匹配。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根本无 法提前全面获悉公司各部门在日常业务处置过程 中的法律风险。实践中,只能一方面靠“想象 ” 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通过提示来告知,另一 方面通过业务部门已发生的法律风险事件,查找 存在的管理漏洞,进而堵塞漏洞防范法律风险, 再就是通过日常工作检查对存在的法律风险点予 以警示提示并要求整改。可以说法律风险是在极 其被动的情况下获悉,部门不向你反馈,你就不可能及时知道法律风险情况。即便是获悉法律风 险也只是表面化的,深层次的风险往往被隐瞒或 具体岗位的人员根本不知是风险。再就是受错误 意识的影响,法律风险常常不被重视,只是应付 了事,当问题发生被提交到法务部门时,损失已 不可避免,甚至法律风险已造成损失,而企业却 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制定措施方案最大程度减 少公司损失。

  (三 )法律风险管理的“错位 ”

  以往的法律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企业法务部 门做单一的“合规 ”审查,比如合同条款和内容 是不是合法合规、公司相关制度规定是否合规合 法等等,不合法不合规就不能做。合规审查可以说 是法律风险管理的唯一的职能,当前如果只做合 规审查式的管理,在某些特定业务方面可能会阻 碍企业的发展。

  ( 四 )管理制度执行力亟待提高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管理手段。制 度是法律在企业的延伸,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 准则,体现的是公司的整体意志,是保障公司战略 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只有人们的行为符合法律 规定,符合制度要求,法律风险才有可能得到有效 控制。

  但当前企业制度的执行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一定范围内流于形式的现象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为:1.部分领导未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2.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大棒 ”被当成了惩罚 的工具,制度缺失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作用。

  ( 五 )法律人才短缺

  因法律风险管理不被重视,目前企业法律人 才流失严重,而且在现有人员配置上也仅仅能满 足“事后补救 ”的需要。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的不 断推进,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呈日益复杂 化,而且前面已谈到当下要用管理的视角来解决 法律风险问题,帮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支出,实现 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迫切需要既熟悉法律又 懂管理和经济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企业法律人才 与社会律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企业法律人才能站在 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角度去考虑、分析问题,这是企 业法律人才的优势所在。法律人才不应再是单单 为企业处理纠纷、审查合同,而是要参与到企业的 经营决策中去,要用更多的精力去管理、经营法律 风险。这也是当前全面依法治企的必然要求。在一 定程度上,企业对法律人才尤其是高端法律人才 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如何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首先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管理是盲 目的。前面已谈到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就是要用 管理的视角,帮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支出,实现 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利益来源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才能实现利益的最 大化,因此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要服从于企业战略目标,要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否则企业法律 风险管理就没有意义。

\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也不是盲目地服从企业战 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要在尊重法律 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一定会 受到惩罚。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也不是孤立的。企业法律 风险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可 能与其他风险交织在一起。只有充分融入企业的 生产经营管理中,我们才能准确找出风险点、进而 对其进行评估、制定措施,予以改进,以避免给企 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也不是靠哪一个部门或几 个人就能完成的,毕竟个体的力量是弱小的,精 力是有限的,智慧是单薄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 个系统工程,只有全员参与,多部门协同,构建全 方位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法律风险管理才 是最有效的,否则有效的法律风险管理很难推进 实施。

  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要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 平相匹配。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 分,脱离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 态度,是“海市蜃楼”。 每个企业都要走适合自己 的道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要对症下药方得始终。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提出:“ 管理是 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这才是 卓有成效的管理。

  四、建议

  通过前面笔者对实务中法律风险管理现状的 简要梳理,笔者认为当前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应 从以下六方面予以改进。

  ( 一)提升法律风险意识

  法律风险意识是法律风险管理的基础,没有 法律风险意识势必会影响法律风险管理的有效开 展,法律风险管理也就可能流于形式,发生法律 风险的可能性就会相对较高。“ 畏危者安,畏亡者 存 ”,法律风险管理需要全员都具有强烈的风险意 识,才能更好地做好法律风险工作。全员法律风险 意识的形成,首先要求企业高层、中层领导要有法 律风险意识,真正看到法律风险时刻伴随着企业 的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认识到法律风险可能 会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后果。其次,企业高层、中层 领导要带动全体职工重视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意识的提升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法律 知识,通过不断的培训、宣贯法律风险对企业生产 经营的影响,让每名干部和职工都能明白法律风 险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在岗 位中发现风险、识别风险的能力,进而把全体职工培养成具有准法律素养的人。同时应将法律风险 纳入企业的文化中去,通过企业文化来熔铸每个 职工的法律风险意识。

  (二)从源头抓好法律风险的控制

  法律风险管理是从发现、识别到分析、控制、 评价、改进的过程,最终我们要对法律风险管理效 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要适时调整法律风险管理 的措施,最终要实现通过最小的成本,实现利益最 大化。然而法律风险需要从源头 ——岗位抓起, 让每个职工拥有与其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准法律专 业素养,同时让每一个职工监控数量适中的法律 风险,才有可能真正在源头上控制法律风险。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到?我们首先要搞 清楚法律风险在岗位上的分布情况,可以由法律 专业人员指导,对具体岗位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进行梳理,明确在工作任务、工作标准中,让每个 职工都能明白自己岗位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点,然 后通过流程优化,协同到位,由法律专业人员提出 具体的管控措施,让每位职工只要牢牢记住那几 件事不能做,哪几件事必须做,遇到法律风险如何 做、如何与法务部门有效协同,就可以基本上控制 住企业的主要法律风险。同时这也是全员法律风 险管理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合同信息化管理

  互联网 + 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 靠的是信息化。信息化管理是当前有效管理、高效 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法律风险管理而言,信息化 的管理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识别法律 风险,进而采取措施予以控制,避免法律风险的发 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构建从上至下,从 一个部门到多个部门互相监管的全方位法律风险 管理体系,同时还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将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中去。

  每个企业都离不开合同,而合同风险则是法 律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风险源,做好合同风险管 理,可以说就做好了企业一多半的法律风险管 理。合同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履行过程的风险管 理。合同履行是合同目的实现的过程,只有控制过 程才能把握结果。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同变更、授 权代理人的变更、交货、付款、提货、收款等基本 的合同履行情况信息,都是法律风险易发点,准确 掌握每个合同履行过程节点,有利于合同风险的 管理和控制。

  ( 四)转变法律风险管理观念

  管理就是管人理事,管人就离不开授权,有效 的管理要精于授权。只有授权才能让一个人的能 力和精力得到延伸。其实每个岗位就是授权,授 权的基础是信任、尊重,只有在此基础上管理者 和被管理者才能建立良好沟通机制,有问题及时 沟通及时解决。虽然给授权但不给信任,处处设防,被授权人的主动性就会受到打击,同时也会 对公司法律风险管理产生抵触情绪,越管越管不 住。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善于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 性,为共同的法律风险管理目标而共同努力。法 律风险管理不能遏制职工的活力,只有有效激发 职工主观能动性,企业才有活力,企业才能一步 步走向成功,法律风险管理才能有效,“ 防 ”不如 “放 ”。

  ( 五)增强制度执行力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遵章 办事,制度才有生命力,制度才能真正成为企业规 范高效运行的保障,才能保障法律风险管理的有 效性。如何使制度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准则,首先 制度的执行必须依靠公司高层和中层领导的带头 示范,从而影响每个部门、每个职工,使制度真正 贯彻执行到位。其次制度要时时保持制度的适时 性,通过对制度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使每个职工都 具有认同感。最后需要将制度意识植根于全体职 工的心中,形成行为习惯,只有养成无需提醒的自 觉的行为习惯,制度的执行才能有效。行为习惯的 养成,不仅仅要靠惩罚的“大棒 ”,更要靠不断学 习、宣贯的氛围,让制度在具体工作中时时刻刻指 导、规范我们的行为,并转化为自觉的有章必依, 形成思想、身体、意识一体化。有了这种境界,企 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效能。

  ( 六)建设业务过硬的法律队伍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 环境,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建立好人才 梯队积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薪晋职等有 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同时还要把法律专业人 员培养成既懂法律又懂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复合 高端法律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建设一支业 务过硬的企业法律队伍,才能真正长效地夯实企 业法律风险管理,用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 大化。

  任凭波浪翻天起,自有中流稳渡舟。笔者通过 自己十余年的工作实践,针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思考,希望可以和大家交流共享。

  参考文献

  [1] 郑勇.基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探究[J].法治与社会,2015(15):207-208.

  [2] 王思鲁律师.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法律风险管理服务演讲稿[EB/OL].(2015-03-28)[2021-09- 18]. https://www.docin.com/p-1109684145.html.

  [3] 任正非.在伦敦 FRCC 听取贸易合规和金融合规汇报的讲话[EB/OL].(2017- 11-02)[2021-09- 18]. https://www.sohu.com/a/201911165_1208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falvlunwen/36025.html
本文标签: 企业法律 , 风险 , 管理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