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痰培养与药敏试验,并观察其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痰培养共分离出85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比64.7%,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20.0%,真菌占比15.3%;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于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性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沙星耐药性较高。结论在对肺部感染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根据痰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意见,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发生。
关键词:肺部感染;痰培养;药敏试验
本文引用格式:冯兴丽.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8):156,158.
0引言
肺部感染病症在临床中尤为常见,它是指终末气道、肺间质与肺泡腔在内的肺实质炎症[1],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咳嗽、体温变化、痰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临床中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泛滥,且多重耐药菌愈加常见,这使得感染患者逐渐增多,其临床治疗难度加大。对这一现状,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情况作出讨论,从而为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工作给予指导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30~65岁,平均(42.5±12.5)岁,患者均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啰音,经X线或CT检查显示有炎性病灶;对所有患者均行痰培养与药敏试验。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与家属皆知情同意,且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痰培养与药敏试验;首先叮嘱患者在清晨用生理盐水漱口后用力咳嗽,取气道深部痰液置于无菌容器,若患者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则需采用无菌取痰器从患者气管深部吸取痰液,并在30min内送检。将痰液标本送检涂片,当上皮细胞或镜检白细胞>2.5则为合格痰液[3],然后将合格痰液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与血琼脂平板,置于35℃环境中培养18~24h,对培养阳性的优势菌行分离与生化鉴定[4]。
1.3判定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经痰培养与药敏试验后的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对比分析本次研究讨论数据,将其均纳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痰培养细菌检测情况
所有患者经痰培养共分离出85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5株,占比64.7%;革兰氏阳性球菌17株,占比20.0%;真菌13株,占比15.3%;详见表1。
2.2所有患者药敏试验结果
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于6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左氧沙星、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高于60.0%,其中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于80.0%,但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左氧沙星及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高于60.0%。
在革兰氏阳性球菌中,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高于60.0%,对青霉素耐药率高于90.0%,但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均耐药率高于60.0%,且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100.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高于60.0%;且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0%;详见表2、3。
3讨论
肺部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合并基础性疾病、长期住院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多种因素相关[5],尤其是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病原菌肿瘤与耐药性发生较大变化,感染发生率逐渐增高,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作为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6],在本次的研究观察中其总占比达64.7%;而以葡萄球菌为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为20.0%,真菌占比为15.3%。为进一步明确肺部感染的发生与临床治疗方案。通过本次研究中应用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其对于氨苄西林、左氧沙星、头孢西丁及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高,尤其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100.0%;但大肠埃希菌对于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在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其对于左氧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性高,但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根据这一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患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做好临床病原学检验,对临床分离病原菌认真鉴定,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定[7-8],并根据其痰培养与耐药结果为患者设计用药方案。另一方面,针对药剂科在负责药品供应的同时要定期公布病原菌种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根据痰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可确保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效减少抗生素诱导耐药性情况的发生,并达到降低感染发生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平.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痰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J].医疗装备,2017,30(6):31-32.
[2]顾万娟,杜希林.食道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89-290.
[3]王红梅,王磊.老年肺癌伴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7,52(9):53-55.
[4]Ko Y,Shin JH,Lee HK,et al.Dura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fectiousness under Adequate Therapy,as Assessed Using Induced Sputum Samples[J].Tuberculosis&Respiratory Diseases,2017,80(1):27-34.
[5]左朝宇,何成松.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3326-3328.
[6]Yan L,Zhang Q,Xiao H.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sputum-scarce pulmonary tuberculosis[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7,17(1):545.
[7]杨增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5):405-408.
[8]屈永生,蔡瑞珍,张静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多药耐药菌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9):1967-1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