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患者应用二维彩超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通过CT血管成像确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2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对其应用二维彩超方式检查诊断,通过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并归纳二维彩超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二维彩超检查确认了动脉的硬化/闭塞情况,符合率达到100%;对二维彩超诊断方式数据用ROC曲线分析,提示各项指标检测所得准确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用二维彩超检查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其病变血管的状态,同时还能够更全面地将病灶的范围和侵袭程度表达出来,对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引导价值,具有无创优势,可反复检查,确保整体的准确性。
关键词:二维彩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CT血管成像;诊断意义
本文引用格式:张金山,曹红彦,黄敏,等.二维彩超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141-142.
引言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也称为闭塞性动脉内膜炎,为临床相对常见的动脉/静脉闭塞性疾病,呈现出慢性以及周期性恶化的特点[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变侵袭位置包括存在于四肢当中的静脉血管、中小动脉,又以下肢当中的中小动脉非感染性炎症所占比例相对最高,也属于因为管腔当中形成血栓而诱发的进行性狭窄而引发的相关临床症状,在青壮年男性群体中更为常见[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特点为患侧的肢体疼痛、缺血、间歇性跛行,受到侵袭的动脉搏动会显著减弱甚至消失,部分合并有游走性的浅表性静脉炎,随着病情不断恶化甚至会演变为肢体末端溃疡/坏死[3]。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创诊断的需求和呼声不断提高,而该技术手段也完全成熟,二维彩超逐渐成为对此类疾病诊断的首要选择。为更深入了解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患者应用二维彩超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通过CT血管成像确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2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患者中男性129例,女性91例;年龄在22~57岁,平均为(35.1±1.4)岁。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具体如下:61条为尺桡动脉,89条足背动脉,70条为其他动脉。
1.2检测方法
二维彩超检测所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彩超ACUSNS-S2000,探头频率参数设置为7.5MHz。嘱咐患者受检过程中保持平卧体位,通过平扫方式对患者的前臂尺桡动脉、踝部足背动脉进行检查,对于反馈回来的血管内径、血管管壁回声数据进行重点分析,同时观察分析患者血管当中的血栓所在位置、大小等情况。得到频谱当中血流的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动脉阻力指数等数据,彩色速度参数设置为0.08m/s,增益选择窗内的噪声消失。同时对所有患者应用CT血管成像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二维彩超检查的诊断性、特异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血管CT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使用SPSS20.0做统计与分析,具体经t检验及卡方检验,由(±s)与(%)对检验结果做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二维彩超检查确认了动脉的硬化/闭塞情况,符合率达到100%。对二维彩超诊断方式数据用ROC曲线分析,提示各项指标检测所得准确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二维声像图变化:患者基本出现血管内-中膜增厚情况,管壁回声清晰度较差或者呈现增强趋势,管壁增厚幅度在1.2~1.5mm。血管内膜粗糙,管壁可发现有斑片样的血栓回声。又以尺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患者群体较为常见。
多普勒血流频谱变化:病变血管中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呈现增高。彩色血流相对纤细患者出现单向单峰血流频谱,血管阻力明显提升。
3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慢性、缺血性疾病类型,患者肢体周围血管的中小动脉受损并引发存在系列临床症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如下:血管壁出现节段性的炎症,同时部分形成血栓,管腔部位被堵塞的概率偏高,由于缺血状态患者的肢体会出现明显疼痛感[4]。当前阶段CT血管成像(血管造影)检查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诊断手段,但该检查属于侵袭操作,另一方面部分患者也存在造影剂过敏的情况,在临床的推广范围受到了限制[5]。影像学诊断手段不断进步,对血管病变应用二维彩超也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诊断指导价值,不但能够对血流动力学进行定量定性的检测,同时还能够帮助医生更加直观掌握血管病变的情况。在临床上探头频率设置为7.5MHz相对常见,在该频率下探测外周动脉血管,能够有突出的诊断价值,掌握内-中膜厚度情况,更好地评价患者血管状况[6]。另一方面二维彩超主要通过血管管壁厚度、血管内皮受损程度来对外周小动脉进行检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灶主要集中在中小动脉,这决定了其诊断价值[7]。
在正常的血管中,平滑血流束有减弱、消失的变化,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主要存在边缘不光整充盈缺损“蚕饰样”血流束,在对患者二维彩超检查中提示病变血管当中存在纤维血管束,这和受到侵袭的血管血栓所在位置、数量存在密切联系,且血管的狭窄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二维彩超可发现受侵袭血管有“闪烁样”的血流信号,可反映出患者的病变搏动性,患者存在的血管壁炎症性浸润、线位组织增生等因素,降低了血管弹性[8]。二维彩超对患者通过血流频谱判断病情,血流指数、血管炎症病变、纤维化程度等都有密切相关性,而患者血管病变之后血管壁弹性下降也对血管顺应性造成影响。
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用二维超声检查后提示血流信号出现中断,完全闭塞血流信号中断,血流速度降低,栓塞位置中断,如果完全闭塞则提示难以发现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用二维彩超检查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其病变血管状态,同时还能够更全面地将病灶的范围和侵袭程度表达出来,对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引导价值,具有无创优势,可反复检查,确保整体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徐晨婕,斯妍娜,史宏伟,等.超声定位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顽固性疼痛[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1):19-22.
[2]鲁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3):270-271.
[3]Zheng JF,Chen YM,Chen DY,et al.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in Taiwan:A Nationwide,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2002 to 2011[J].Clinics,2016,71(7):399-403.
[4]徐扬波.彩超检查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动脉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5):985-986.
[5]高松梅,任忠.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3):40-41.
[6]Shi ZF,Fang QB,Limu S,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ree SNPs and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in Xinjiang Uyghur Population[J].Genetic Testing&Molecular Biomarkers,2016,20(2):55.
[7]石君红.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82-83.
[8]罗成,郭轶.VCAM-1和E选择素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管壁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0):1347-13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514.html